能量: 是宇宙的基礎。
意念: 是被一個存有變成為物質實相的精神能量。
意念建構: 是意念之轉形為物質實相。
空間: 是我們自己的意念建構不存在於物質宇宙裏的地方。
肉體: 是存有對自己之意念在物質屬性之下的物質建構。
個人: 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裏覺察到的存有或全我的那個部分。它是我們能在一個物質層面上透過意念建構來表達,或使之成為“真”的全我的那部分。
潛意識: 是一個意念浮出而進入個人有意識的心智之門戶。它連結了存有與個人。
人格: 是個人對所接收及建構的意念之整體反應。它代表在任何特定“時候”個人之意念與建構之情感性的染色。
情感: 是將意念推入建構的驅策力。
本能: 是為肉體存活所必要的最起碼的意念建構的能力。
學習: 是由現存的意念建構新意念複合物之潛力。
意念複合物:是幾組意念象積木般聚在一起,在物質實相裏形成更複雜的建構。
溝通(通訊):是在能量的非物質層面上存有間的意念交換。
行動: 是在動的意念。
感官: 是投射的管道,意念藉之向外投射以創造表像的世界。
環境: 是一個人用以包圍他自己的整體意念建構。
物質的時間:是物質宇宙裏,在一個意念出現與其被另一個意念取代之間的一段明顯間隔。
過去: 是對曾經是,但已經不再是物質建構的意念之記憶。
現在: 是任何意念浮現到物質實相裏的明顯之點。
未來: 是一個意念在物質實相裏消失及其被另一個取代之間的明顯間隔。
心理時間:是在意念之孕育間的明顯間隔。
衰老: 是組成建構的物質之屬性對一個意念建構之影響。
生長(成長):是一個意念建構遵循物質的屬性,朝向其最完美的可能的物質化。
睡眠: 是一個存有除了為肉身存活之最起碼需要外,暫時休息不從事意念之建構。
物質宇宙:是所有個體的意念建構之總和。
記憶: 是“過去的”意念建構之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