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在“人世間”篇中。“顏回曰:‘吾無以 進矣,敢問其方。’仲尼曰:‘齋,吾將語若 ,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皋天不 宜。’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 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 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 虛。虛者,心齋也。’” 第二段在“大宗師”篇中。“以聖人之道告聖 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 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 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 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 。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 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 櫻寧。櫻寧也者,櫻而後成者也。” 第三段也在“大宗師”篇中。“顏回曰:‘回益 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他日複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 :‘可矣,猶未也。’他日複見,曰:‘回益矣 。’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仲尼蹴 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 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靜坐修行的入門,很多人都講究從調身開始,然後調息,最後才是調心。 風君子說的“心法”確實很簡單。他要我每天睡覺前抽兩個小時時間既不能睡著,也不能思考。風君子告訴我:人一旦靜下心來 ,諸多雜念就會紛而起,想強壓下來是 不可能的。諸般心念可以有,但是不要去 想它,比如可能突然想到上課的事情,但不能去想老師在講什麼或者題目怎麼做, 或者會想到一個人,但是不能想這個人在做什麼或者你和這個人關係如何。可以有 諸般雜念,但意識不能隨心念而走。總之 如一杯渾水放置靜室,讓水去自然的沉澱 。 "止心隨息"心法,呼吸四象"止心隨息"心法, 呼吸四象你入手注意調整呼吸,這是對的,調整呼 吸的訓練,在氣功三調裏叫“調息”。氣功的呼吸方法不下幾百種,都是根據各種功法 ,各種訓練的目標而制定的相應的呼吸方 法。但初學入手,以自然呼吸為好。就是 要把自然呼吸調和,調和到息相上。古人 說“息調則心定,心定則氣凝”。調和呼吸的 方法即是一個初學的必修功法,也是一個什麼是息相呢?呼吸有四相,“呼吸有聲者 風也,守風則散,雖無聲而鼻中濇滯者喘 也,守喘則結,不聲不滯而往來有形者氣也,守氣則勞,不聲不滯出入綿綿,若存 若亡,神氣相依,是息相也”: 風相:耳朵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似呼呼 風聲,為風相。守息守此風相,則氣不能凝,使氣散無功。 喘相:雖然呼吸無聲,但鼻中似乎阻塞不 暢,或是刻意為不出聲而強制壓低呼吸, 使其無聲,這樣呼吸同樣憋悶不暢,或是 呼吸始終感覺上氣不接下氣,這都屬於喘相。守住喘相則使氣於結不暢,容易造成 憋悶氣喘。 氣相:雖然呼吸不喘不滯,往來也很順暢 ,耳中也聽不到聲音。但呼吸一來一往, 非常“清楚明顯”,這就是氣相,守此氣相, 使人不能真正放鬆,徒勞無功。 息相:呼吸無聲往來順暢,呼吸如遊絲一般,綿綿柔柔,似乎消失了,而又似乎存 在,非常微弱,心神與氣息亦是綿綿細長 ,神息綿綿相抱,這就是息相。 剛開始入手調息,一般人都是表現出的風 、喘、氣相中的其中一種。這都不是調息要調到的狀態。這時也不要急,也不能刻 意去控制成“息相”。這樣就違背了自然協調的原則。採用的方法,就是數息法與觀息 法。

 

數息,就是心中默數你呼吸的次數。這能 讓你注意呼吸,以一念代萬念,雜念就少 了。但你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數上,數的 過程中,要聽息、觀息。用耳朵聽自己的呼吸聲,剛開始能聽到,也不用刻意,訓 練一段時間,呼吸調好了,自然聽不到了 。觀息,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往來,剛開 始可能粗聲粗氣,喘滯不暢,但你只要注 意它,似有似無的守著它,它自然會慢慢的微弱,慢慢的柔和綿長,經過一段時間 順其自然的訓練,就會慢慢過度到息相上 ,這樣你的初步功夫也告成了。先跟你說 這麼多,認真開始訓練。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 。 “風君子,這是什麼意思?我好像沒看懂噯 風君子:“牝牡就是雌雄……這只是口訣。 其實功法很簡單,就是一句話‘安神守竅’, 說的通俗點你肯定也知道,就是意守丹田 。你已經學過靜坐、那麼下一步就在靜坐 中守竅吧。尚雲飛教過你息相,我就不再 多講了,只是呼吸的時候要注意一點,意守丹田講究的是腹式呼吸……” 風君子說的意守丹田果然簡單。腹式呼吸 與胸式呼吸不一樣,需要注意以小腹的起 伏帶動隔膜呼吸。風君子告訴我可以自己選擇守中丹田(胸 口)還是下丹田(臍下 ),但是息法不一樣。如果守中丹田,則 順式呼吸,就是吸氣時小腹隆起,呼氣時 小腹回收;如果守下丹田,則逆式呼吸, 小腹的動作相反。 “火候爐鼎”的功夫,講究在一陽生境界中, 引丹田真元匯入命門,命門中氣機自動沿督脈上行。古來“通督”有三關之說,這三關 指的是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這第一關尾閭好過,第三關玉枕(後腦)最難, 而我恰恰卡在了第二關夾脊關(兩肩胛骨 下沿中間正中的位置)。 長生酒”功夫據他說是煉形與采藥一體。口訣出自老子中的一句話“萬物負陰而抱陽, 沖氣以為和。”心法分為兩段。第一段是“玉 液周天”:閉目凝神,意念自舌下而起,自 覺口中生津。輕輕鼓漱,徐徐咽下。玉液周天的要訣就在於此,玉液下行的同時, 同時也引意念自重樓(氣管)而下,中宮 (胸前)自有一股精微真氣生起。此時有 形之津化為無形之玉液,可稱長生酒。 長生酒既成,自膻中下行,過臍、流向氣海。自氣海分成兩路,以意引之下到左右 大腿,從膝部到足三裏,再到腳背,繞過 腳指走到湧泉(腳心),再由腳跟沿腿而 上,行至尾閭關。此時兩路玉液真氣合二 為一,通過命門、夾脊,大椎,再分為兩路,穿過雙肩,外臂、肘、直至手背。自 手背繞過指尖轉入掌心,再返回手腕,手 內臂,行至雙鎖骨位置,然後上行繞過耳 後匯於玉枕(後腦)。此時又合二為一, 經百會(頭頂門)、印堂(眉心)、山根(鼻子)又回到舌根。此為一轉玉液周天 。玉液周天只有這一轉,每次行功行一周 天即可。 第二段是“吸、抵、撮、閉”:吸是指鼻中 吸氣,以接先天;抵是舌抵上齶,以承甘 露;撮是穀道中提(嘿嘿,就是提肛), 以通任督;閉指的是命門開闔,垂簾逆聽。此時要求的狀態是“極靜”,一切外物紛擾 皆不可聞,雙目垂簾內視中宮。修煉長生酒的道法。這門道法入靜時內視 中宮(膻中),意念卻在舌下。自然而然 舌下生津,待津液稍滿,口中盈潤之時, 輕輕漱口,徐徐咽下。長生酒的功夫最重 要的就是津液下重樓,在中宮位置化為玉液真氣,這一步不成功,只能是咽口水而 已。 津液引真氣下行,覺得胸前一片清涼舒爽 ,真有玉液隨行。內視中宮可見月毫流轉 。引此玉液光毫向下,經丹田到氣海,逆 行十二正經周天一遍(具體路線在第25回 中已經詳細介紹,在此不重複。),又回 到鵲橋(舌尖抵上齶,任督相交之處。) 什麼是混沌?混沌是無極,是生一之道。 這個無極,不是後來有個姓陳的導演拍的那個電影《無極》,而是沒有起點,沒有 終點。怎麼解釋呢?人是父母精血受孕而 生,那在精血受孕之前?人又是什麼狀態 呢?有人說那就沒有!回答正確,就是沒 有,先天之元神就在無極之中。無極的無就是無中生有的無。 混沌之中微現一竅,漸漸清晰,如玄珠凝 結。身不動而氣定,意不動而神定,自覺 玄珠漸成。此是丹成之相。 很難形容這靈丹是什麼,勉強的說它是一種有意識的能量。能量來自於元氣,意識 來自於先天返後天的元神。感覺它就是我 的一種存在,也能將定境中的意識固結到 它的載體上,這就叫身心相合。內丹是體 內自在的身心。修煉丹道,有丹與無丹的區別於哪里?這 是一條界線,分的非常明顯。比如說我不 必用靜坐去尋找神識,再用神識去施展神 通。靈丹與元神一體,只要心念到處,神 識就可以鎖定,行走坐臥常在。難怪自古以來丹成而出師,因為有丹才能隨心意施 展法術。任何道法的施展,都需要心念神 識來控制,而靈丹則是結合神氣的根源樞 紐,否則會很費事。別的門派我不知道, 反正我本人的感受如此。卯酉周天顧名思義是在卯(早上五點到七 點之間)酉(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之時 行功,正是一年四季日出日落的時分。靜 坐時面南背北,太陽從左側東邊升起,右 側西邊落下,渾天運行的路線與身體平行,是左升右降。這也是卯酉周天神氣運行 開始的路線。所以有人稱之為“渾天搬運”。渾天而行的不僅僅是太陽,日月星辰走的 也是這條路線,所以也有人稱為“鬥轉星移” 。 采內藥是元氣上沖與元神在泥丸宮相交, 路線是身體的正前與正後。卯酉周天的路 線與之成九十度夾角,是從左到右周天運 行。太陽不落山,不僅僅是氣行周天,也包括神行周天。 所謂氣行周天,指的是元氣發自臍腎,沿 身體左側而上,過胃腑,穿左胸,行左肩 ,過左耳,入左眼,匯於明堂之內。 這是 升,轉到右側,那就是降。左升右降,名子叫作進火。為什麼叫進火?風君子告訴 我因為心屬火,心在左邊。(徐公子注: 反正也沒必要說的那麼複雜,講給石野聽 ,勉強可以這麼解釋。)太陽不落山不僅 僅有進火,還有退符。退符的路線與進火相反,是右升左降。退符在進火之後。有 很多丹書寫的是進火三十六周,退符二十 四周,意思是周天三十六度,一日十二分 時之意,與數術相合。不過風君子沒這麼 教我。氣行周天之外,神行周天是什麼呢?這就 複雜了,簡單的說起來是感應天人,天人 相交,相合。身體之內有氣行周天,身體 之外日月星辰也行此渾天路數,天人一體 相合,這不是一種象徵,而是入靜後調心的一種境界。卯酉周天必須在這種心神境 界中運行。空淡空想都沒有什麼意義。 風君子告訴我卯時進火,酉時退符,是卯 酉分開的功夫。風君子說卯酉一體其實也 可以,但是我曾經修煉過子時火觀不淨、午時水觀不淨這種對時分度的法門,將卯 酉分開來煉對我來說更加“方便”。氣行周天他一說我就明白了,好歹我現在 也算內行了。“進火”時的神行周天我也能領悟,畢竟行氣行神與日月巡行一體。但是“ 退符”時的神行周天我沒有理解,因為此時內外小大周天相反,太陽從西邊落下去, 我的元氣卻要從右側升起來。勉強運功當 然可以,但是心念卻住不到那種天人一體 的境界。 這就是‘太陽不落山’這句話的含義。太陽升 起的時候,體內的一線生機也隨之出現, 這是天人感應之兆。太陽落山的時候,體內元氣卻與天地反轉,這是長生久視之道 。太陽落山我不落山!我早就跟你說過, 丹道是逆天而行,處處可見這種痕跡。只 有先逆天而後才能合天。”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靠!這算什麼丹道口訣?既然說這上帝和 高潮一樣,需要自己去體會,那我就體會 吧。 次日,卯時行進火,畢。到了下午酉時,我又來到了狀元橋的橋洞下,這是以前我 正午時打坐的地方。五點到七點正是放學 後的晚飯時間,顯然不能在宿舍裏靜坐, 還是這地方合適。 酉時行“退符”,元氣右升左降。此時正是 太陽落山時分,入坐中一念渾天,定住于“ 周天行止”。看似逆天而行,實則與天同行 。內外二藥接連出現,不靜不動中有一線生機,猶如混沌中開出一竅。眼前有一道 光芒閃過! 靜坐中眼中見光,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 但這種光不是大家平常所謂的那種虛光。 其實每個人在黑暗中閉上眼睛,都會覺得眼前有雜亂的光環亂飛。那是一種視覺神 經導致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真正的眼睛看 見了光。但是我此時見光卻不是如此,真 的是一道光芒,很清楚,很穩定,很純正 ,很清淨,很明亮,很醇和!這光芒一現,則大藥已收。周身神氣運行 不再是右升左降,也不是左升右降,而是 自臍腎至頂門,左右前後齊升,彙聚於泥 丸。這並不是意念引導的結果, 身 心相合只匯於一處,元氣與元神相抱凝結,漸漸清明,如夢退身醒,化為玄珠。玄 珠已成,則一陽不再生,海底也不再跳動 ,反倒覺得外陰稍藏,向腹內收縮。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有誤會,認為煉丹入 靜就是身心兩忘,其實不是如此。在這個“ 靈丹”境界中有身也有心,境界是身心相合 ,否則何處修爐鼎?玄珠從泥丸落下,穿喉而過收于中宮。此時遍體清舒,口中生 津,隨玄珠而下。這玄珠尚細,如黃芽微 吐。 我終於明白關於上帝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了,確實是看見了光!見光之後,我才真 正的進入了“靈丹”境界。丹道丹道,有丹才 能成道,今天是我內丹凝結的開始。我以 前認為的內丹,是體內自在的身心,從境界上來講也是對的,但是還差實證這一步 。內丹這東西,有虛也有實。只有修煉成 形,才知道東西如此!卯酉周天收內藥而 成丹,此丹不是南北,而是東西! 卯酉周天收內藥成丹,眼前有神光閃現。這光芒一現,則大藥已收。周身神氣運行 不再是右升左降,也不是左升右降,而是 自臍腎至頂門,左右前後齊升,彙聚於泥 丸。身心相合只匯於一處,元氣與元神相 抱凝結,漸漸清明,如夢退身醒,化為玄珠。玄珠已成,則一陽不再生,海底也不 再跳動,反倒覺得外陰稍緊,向內收縮。 功夫到此,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古人 雲“靈丹入鼎、長養聖胎”。如果何去養護靈 丹,丹道功夫至此又是一個迴圈。此時打 坐,居然與剛入門時的“心齋”類似。講究一 念不起,一意不散。一念不起自然好理解 ,心不隨外物而走。至於一意不散,則另 有講究。 眼前有神光出現,風君子以此教了我一個圓光鏡的法術。但圓光鏡終究是一種應用 的法術,不是精進的功夫。一意不散,講 究收攝眼前神光反照于中宮祖竅。此竅不 在上中下丹田任何一個位置,而是體內身 心自在之處。這時有一種心法十分特別,需要垂簾而逆。也就是說眼耳鼻舌觸五官 逆轉,都向中宮護持,這五官既來源於平 常之五官,又並非平常之五官,總之是身 心內攝。與風君子曾經教我的“安神守竅”看 上去類似,實則巧妙不同。 呼吸的角度,風君子教我第一門丹道的時候,曾經說過腹式呼吸,但是到第二門中 ,需要的是內息。“靈丹”的口訣很簡單,就是老子說的:“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什麼 時候功夫到了,內息自然會出現。我曾經問過風君子什麼時候功夫能到,風君子告 訴我上一層境界的口訣未完,等口訣完了 我就知道了。

樓主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這就 是上一層境界的口訣,風君子說了這麼個 不倫不類的東西。光我已經看見了,但這第二層意思我還沒有領略。如此,子時修 行打坐,一連七日,尚未得內息之法。今 天是第七天。 內丹可曾實有?應該不曾實有,否則有人 要說這是體內腫瘤了。內丹可是虛有?當然不是虛有,它有形有相。內丹可曾有色 ?若無色。無色可能相見?可相見。 是夜子時打坐,神光返照中宮,又入於極 靜之中。無視、無聽、無味、無觸。無視 怎能有光?中宮神光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自然而然存在的,或者說看見光的, 不是眼睛。此時口中津生,連綿而下,進 入了一種奇異的“存在”狀態。 我的身體成了身外之身,而我“自己”卻存 在於身體之內的某個位置。或者說我消失 了,而另一個我在身體之內的某一個地方 出現了。這個我沒有身體,卻有純淨的意 識,而且能夠獨立的感應到自己原來的身體。我到此才明白,這才是真正的元神出 現,以前我所以為的元神並非真正的元神 。 元神出現,則內外交感。本來是垂簾而逆 ,極靜中已斷絕外緣,此時突然能夠感應 到周身之外的一切。身體不再是障礙,五官也不再是依託,周身床座四面窗牆似乎 是觸手可及,變得生動清晰。此時神氣開 盍,內外交感。我已經忘記了呼吸,反而“ 靈丹”卻自己在呼吸,呼時神念開張,吸時 元氣相抱。所謂內息之法,原來是守中而 感應外物。 如果用一種平常人能聽得懂的語言來形容內息之法。那就是“呼”時意念向外發散,“ 吸”時天地之氣向內收攝。這一呼一吸隨意 升降,無需導引,綿綿若存。內息之法已得,則丹形漸成,漸圓。丹形圓轉,口中 玉液如九天懸河,忽覺天地飄舉順流而下 。不是天地飄走了,而是靈丹于中宮降入 下丹田。(徐公子注:這幾段文字太難寫 了,以我的筆力,只能描述到這個程度。再次強調,有讀者認為太玄了的話,這僅 僅是小說!) 我曾問過風君子,結丹之後,所謂下丹田 在何處?風君子笑著告訴我去看一本講生 理的書,就在女人子宮的位置。我又說我們是男人。風君子笑道他說的就是男人, 要是女丹功夫的話他反而不知道了。 “靈丹”境界已成,“內息之法”在靜坐中已然如常。四門十二重樓第二門中三重境界講 究一體相承,接下來就要修煉“還轉”的境界。丹道修行到了“還轉”的境界,就不僅僅是 靜坐的功夫,它有兩套分別的心法與口訣。 先說靜坐行功的心法。 前文說到四門十二 重樓每一門中的境界與前一門中類似而巧 妙不同。還轉功夫也講究運轉周天,而且 路線與我曾經修煉的“火候爐鼎小周天”。基 本一致。那麼不同在哪里呢? “火候爐鼎小周天”講究的是意守丹田,一 陽生發動,真氣自尾閭沿督而上。在這裏,是由人的意念來發動。也就是說“我”在靜 坐中以意守竅,煉精化氣。但是在“還轉”境 界中,並不存在一個“我”的意念。元神與元 氣相抱,就在“靈丹”中出現。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不需要你去意守丹田,因為識神退 去後出現的純淨的“我”,就於靈丹一體。如果說周天功夫剛開始的時候是意氣運行的 話,那麼到最後“還轉”的境界,所有的意識已經凝聚到身體之內,元神自在行周天。 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理解這種境界,用 語言也很難描述出來。勉強的說,就是我 已經離開了身體但又不是離開了身體,而 是退到了自己體內,我的身體就成了一個天地,有能量的意識按照周天路線在體內 運行。靈丹走到什麼位置,沒有意念引導 ,而是“我”就在這個位置。這門功夫中最困 難的地方叫“上天梯”。講究的是靈丹自脊柱 節節而上,升到顱內泥丸宮中,讓純淨的 神識回到它的發源之地。

 

上天梯”的功夫兇險異常,沒有同門或師 長護法很容易出問題,因為此時元神不能有散失。但幸運的是,我早在修煉火候爐 鼎時,雲飛教過我九節佛風,我無意中過 了上天梯這一關,雖然後來有了“耳邊雷”的 困擾,還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但總算因 禍得福。所以風君子才放心的把還轉的心 法告訴我,讓我自己去修煉。 說到這裏,我建議大家做個很有意思的實驗;閉上眼睛隨便思考一件事情,然後感 覺一下,自己的思維是從身體的哪個部位 發出來的?從解剖學上來講當然是大腦, 從體位感覺上來講你也會覺得自己的思維 活動出現在顱內泥丸宮中。很多人搞不清楚“上丹田”在什麼位置?閉上眼睛想一個事 情就知道了――你的身體哪個部位在想這個問題? 如果你發現你的思維活動、意識感受不是 出現在大腦中,而是在身體中某一條線路 上運轉,那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這種感 覺就是“還轉”時的體會。上天梯之後,元神 回歸泥丸宮,回到了意識的發源之地。此 時顯現的元神與靜坐中退位的識神相重合,最終還原出一個純淨狀態中的自我。“我” 又回到了“身體”,但此時的“我”經歷了一次 境界的昇華。 還轉的心法有兩套,一套是在日常一言一 行中,講究行走坐臥境界不失,另一套在 打坐行功時――元神元氣相抱為靈丹。靈丹走到什麼位置,沒有意念引導,而是“我”就在這個位置。 這門功夫中最困難的地方叫“上天梯”。講究 的是靈丹自脊柱節節而上,升到顱內泥丸 宮中,讓純淨的神識回到它的發源之地。這是後天反先天的過程,也是修煉丹道的 人追求“長生”最重要的步驟。 “上天梯”完成之後,就算進入到還轉的境 界。但是丹道不能一步登天,靜坐行功需要“還轉”多次,因此丹書上多用“金丹九轉” 來形容。簡而言之,這門功夫最重要的火 候是兩個字――退神。然而此時我卻覺得識神雖退而不安,元神雖現而不靜,心中 自有無邊喜樂,暖意融融不可自抑,一種 很舒服的感覺幾乎就要從全身流溢出來。 雖然很舒服,但我知道這不是什麼好現象 ,定坐中七情之一過於強烈都不是好兆頭。此時靈丹運轉清盈暢快了許多,一點也 沒有“上天梯”的深沉厚重,看似修為精進了不少,卻潛伏著躁動之意。我突生警覺, 調攝心神進入了一種更深的定境中,將這 種喜樂歡暢忘去。(徐公子注:差一點危 險了,不是此道中人恐怕不懂。) 忘記了此時元氣充沛,也不管此時元神輕盈,只是老老實實反復洗練,九上天梯。 此時我已經忘了我究竟要達到什麼境界為 止,然後突然的,梯子沒了! 什麼叫梯子沒了?就是天梯也不升,靈丹 也不轉,我出了還轉的境界。這一切都在刹那間發生的,在此之前我毫無預感,在 此之後豁然開朗。自古丹書難懂,你要我 寫成現代漢語文字我也寫不出來。我覺得 這種體會還是佛經上講的明白,佛家前後 用了兩個詞,分別是“善護念”與“到地步”。 善護念可以用來形容還轉,到地步可以用 來形容金湯。當然佛法與丹道根本不同, 我只是用這兩個詞用來形容境界的變化。 四門十二重樓丹道,第一門中分別是內視、煉形、大藥;第二門中分別是靈丹、還 轉、金湯;第三門中分別是胎動、嬰兒、 陽神。至於第四門中還有三重境界,風君 子沒有告訴我,我也想像不出來。

 

金湯為什麼要叫金湯?風君子在外人面前 說我學的丹道是金丹直指,並用“金丹大成” 這四個字來形容金湯境界。金丹是什麼丹 ?真是體內有一顆金色的內丹嗎?不是, 當然不是!所謂金丹,實際上是無丹。元 神元氣相抱而成靈丹,靈丹還轉,元神回到它的發源之地,漸漸洗煉,後天重返先 天。當最終境界大成的那一瞬間,丹道中 人苦苦修煉的那一顆“內丹”反而消失了。煉 丹煉丹,把丹給煉沒了,這又是怎麼回事 ? 很多人看一些介紹丹道的書籍,也常常喜 歡談一些名詞。最常見的莫過於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後人又附會了兩 句還虛合道、破碎虛空之類。這裏要問, 怎麼煉神就還虛了?這裏指的是元神最終 完全顯現出來,不需要再去洗煉。洗煉元 神的最終的目的是“識神化元為神識”。如果 說靈丹是體內自在的身心的話,那麼到了 金丹大成的境界,金丹就是我們自己平常的身心。 所謂金丹大成,也不能說是靈丹消失了, 而是我這個人本身就成了金丹,所謂金丹 ,指的就是我這個人。大家看古裝電影電 視,出家修行的道士,有人自稱道人,也有的自稱真人,那麼真人是什麼意思?真 人可不是隨便叫的,金丹大成可稱真人。 這個人你看上去還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 但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的元神與識神一體 ,身心與靈丹一體,元氣與真氣一體。這就是“金湯”的心法,風君子曾用四個字來概 括:“移爐換鼎”。 想當初風君子把“靈丹”、“還轉”、“金湯”這 三重境界的心法與口訣一次都交給了我。“ 金湯”的心法並不複雜,就是移爐換鼎。在 我以前的修煉中,以身體為爐鼎修煉內丹,在定境中收攝出自在的身心,這一身心 還轉洗煉,並且去感應外物。而最終,自 在身心要於平常的身心融合為一體,化爐 鼎為金丹。這一步看似簡單,也很好理解 ,但是境界不到終究成功不了。它的名子為什麼要叫金湯?因為境界到此 ,道基已然穩固,就算修為不前,也不會 退失。有個成語叫固若金湯,就是這個意 思。佛家修為也有類似的東西,他們的說 法叫作“轉報身”,據說報身已轉可證羅漢果 位。我不知道什麼叫羅漢,但我現在知道 什麼叫真人。風君子告訴我金湯的口訣,是引用《老子 》中的一句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 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這段話彎 子繞的可夠大的,確實是無執無失的一種 境界。所謂靈丹已經沒有了,境界自然不會退失,人卻發生了變化,變成先天具足 的真人。然而我覺得這段口訣雖然精妙, 但對於普通人還是過於晦澀,不如另一句 話。 這一句話就是我在菁蕪洞天的牌坊上看見 的那幅對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還 是山,水還是水。”金丹大成之時,我不是 我,而被我中之我所取代,但我還是我,這是我自己發自先天的身心。 五蘊空禪是次第入空的功夫,所謂次第其 實沒有次第,只是一花五葉而已,它是一 種禪定,具體的說分為異色、斷受、滅想 、止行、識空。……” 這法澄和尚毫無心機,也無門戶之見。他 一心認定我能找回法海,我說需要請教空 的修行,他一張口就把他師父教他的全告 訴我了。這五蘊空禪看起來似乎很簡單,都是來自《心經》中的法門,而真正的玄 妙之於在於如何做到,如何進入,如何證 得。 所謂異色,就是在定境中忘記一切世上物 質現象的存在,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以及 平常五官所感受到的一切。這是一種很深的定境,它的境界已經超越了寂靜,而是 一種無的狀態。 所謂斷受,與異色一體。一切物質現象不 存在之後,作為“我”的本身,就不會感受到 這一切,實際上消失的是“覺”的概念。

 

所謂滅想,不是我不會思考,也不是我忘 記了思考,而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異色 、斷受,就沒有必要思考,無所謂去苦苦 追究一切存在的意義以及方式。所謂止行,如果人類不思考,上帝也不會 發笑,如果上帝沉默了,存在就失去了意 志。當對外界的認知都停止後,停下來的 也是對外界的一切互動。 所謂識空,我說不出來,法澄也說不出來,你可以理解為剝離一切實有的存在之後 ,還剩下什麼存在?一個抽象的,概念上 的,有限無邊的“我”。在“空”中,我沒有了 ,但我並沒有消失,消失的是另一種東西,它接近于永恆。 我終於理解法海這六十年在幹什麼了?他 是在永恆之境中尋找“我”的存在!不僅是法 澄要找法海,法海也在找他自己。想到這 裏,我不禁有點慶倖,因為我最初遇到的 是風君子,學的是丹道而不是佛法。運甕之法,也稱真空練形。定觀鼻端白, 如煙暈,運轉而大,內散中空,白骨無。 這便是在白骨觀境界中運甕的心法。形象 的說,就象有那麼一口大甕,甕中是“空”, 甕外是“有”,而這甕就是你的定念。運甕之 法,從忘我之形發端,“甕”在運轉中越來越 大。 “空”也有大有小,搞笑的說,可以是針尖大,可以是雞蛋大,可以是水缸大,也可 以是蕪城大,甚至可以是天地大!最終無 所謂大。然而我卻不清楚我的“空”有多大, 只是知道我還沒有達到五蘊皆空的境界。 因為“我”雖然沒了,可是“甕”還在,甕外還有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如此行功,確實不 用擔心象法海那樣一坐幾十年渾然不知。 運甕之法我已習練多日,這真空之甕在定 境中越運越大,直到有一日,甕沒了!什 麼叫甕沒了?就是無所謂大,一片真空。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法澄所教五蘊空禪的境 界,但有一點,這確確實實就是真空。甕 ,是定念中空與有的邊界,當這個邊界到 達無以復加時,也就消失了。其實人的定 念是有限的,但可以無邊。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這是莊子所說的坐忘,坐忘中無我,我去 了哪里呢?“我”隨著“甕”的消失一起化入了真空之境。這便是丹道中真空煉形之法。 我是在準備出發去正一門的那天淩晨於定 境中求證真空的。當我走出綠雪茗間時, 覺得一切都有所不同。這樣的感覺我曾有 過兩次。第一次是我剛剛丹道入門領悟了“ 內照”境界,發現我們的眼睛不僅可以看見 外面的世界,靜坐中還可以反觀己身發生的一切。第二次是我初次求證“靈丹”境界, 走出家門時發現一切都變的生動起來,我可以用一隻看不見的手去觸摸。這是第三 次,我覺得天地突然變大了,萬物突然變 小了。當然不是真正的天地萬物在變,而 是我的感覺如此。一刹那間很多往事湧上 心頭,我突然覺得我很笨,很傻!這時一只飛鳥飛過天空,我笑了。 天地萬物從無中生有,那麼在萬物初生之 前,上帝就是無。我想第三門中地丹道, 就是從真空的‘我無’境界中出,一個新的‘我’ 無中生有。先有上帝后有光?是這樣嗎?我不知道! 看見了光,再回頭去找上帝,這便是丹道 的逆天而行。胎動地心法為什麼要在真空 之後,因為胎動這兩個字就是人之初始。 真空中沒有我,那我從哪里來?當然從胎動中來,今天,我教你的就是真空中結聖 胎的心法。……石野,口訣中地‘無名’與‘有 名’你是怎麼理解的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的境 界超出我的理解之外,我不敢妄議。我今 日心中所想的是我自己,我是石野。我想 知道在我是石野之前的那一個我是誰?” 風君子:“呵呵,那還是你。不過嘛,是另 一個你。不要糾纏了,有此心境就行了。定坐中,仍然是真空之境,從此入手。第 一步功夫是“碎甕”。本來運甕之法入真空之境,意識的邊界已經消失。無邊也無甕, 空中也無我。此時空境回轉。從無邊之處 收回,天地萬物重現。這一步心法其實就 是我“喚醒”法海的心法。如果不是風君子事 先安排了這一出,我入手會更難。我現在 懷疑他叫我去喚醒法海就有此用意。

 

空境迴旋,天地萬物重現,一直回到最細 微處的起點。天地萬物雖有,但仍然是 空境迴旋,天地萬物重現,一直回到最細 微處的起點。天地萬物雖有,但仍然是空!這又為何?因為“我”沒有!這就像我還沒 有出世之前的那個世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是這世上沒有石野。我哪去了?在 真空之境當中已經化去了,碎甕之後當然 也不存在。 證入碎甕的門徑,在定境中體會到一種奇 妙的“唯物”狀態。 胎動的心法從真空之境開始,第一步功夫 是“碎甕”。空境迴旋,空中天地萬物重現, 回到最細微處的起點。這個世界成了“唯物 無我”地存在。這便是碎甕的門徑,我上次 在菁蕪洞天中修行曾在一瞬間摸到了這個門徑,卻緊接著境界散失受到了擾動。當 時菁蕪洞天外天有異相生成,要起龍卷狂 風,恰恰又有於蒼梧這個高人經過。其實 就算沒有發生這個意外。這一點門徑也是 稍縱即逝,很難把握無法捕捉。但今天的感覺不一樣,我一入坐幾乎就立 刻進入了這種狀態,而且就停留在這種狀 態中。這是玄關之門嗎?我不可能知道! 為什麼修煉“胎動”需要一種特殊的心境?這 種心境就像屈原當年發出的《天問》之歌─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我是誰?在碎甕境界無我地狀態中,天地 萬物的最細微處卻出現了一個問號,極微 弱的問號。當這一點疑問出現後。一切都 停止了。 怎麼形容?可以用佛經當中的三個字:無所住!如果一定要我用語言形容出來,我 只能最勉強的說──關於時間地概念消失了 。這是無限過去的終點,也是無限未來的起點,這是一個什麼樣地點?這是萬物無 時無刻正存在的那個點。它就像一扇門, 穿過去,就能超越一種存在的狀態。 然後,突然的,一切就此重新開始,消失 的我又出現了。不要誤會出現的不是石野,本來也沒有石野。出現的是一點萌芽, 一點存在狀態的意識。它沒有身體四肢, 也尚未與外物感應映射,就是一種純粹的 存在,一種純粹地意識。胎動胎動,何為 胎動?這便是丹道中所謂的“聖胎”。 不要去想像,想像不出來,因為它不是假 設。可以嘗試著去體會。 為什麼這是四門十二重樓的第三門?它與第二門的“靈丹”境界相比又是一個迴圈。靈 丹出現指的是元氣與元神相合,內現自在之身心。那麼新出現的這個“聖胎”呢?它是 身心的起始,元神與元氣的發端。風君子傳我丹道,曾經講過只有逆天而行 才能入玄關之門。這條逆天而行的路是怎 麼走過來的?最開始的火候爐鼎逆行任督 元氣為小周天,逆行全身經脈為長生酒, 卯酉周天內外正逆雙行為轉山河。自在身心內現成靈丹,還轉洗練之後身心不二為 金湯大成。而今天,這一切都回溯到了所 有存在的源點,從無到有的那一線之機。 這便是玄關! 我在圖書館也看過不少古典的與現代的所謂丹書,所有丹書中都說不清玄關所在。 恐怕是文字表達上的困難,或者不願意直 接說出來。但還有更多的丹書丹訣,卻根 本就是錯的!有不少人居然將卯酉周天收 內藥成丹時眼前的那一輪虛光當作了玄關,並且引用“玄關在眼前”之類的丹訣。玄關 在那種境界從眼前找,永遠都找不到。所以有多少修仙人都曾感歎玄關難尋! 我沒有打坐入定,而是在一棵參天古木下 坐好,靜靜地感悟此地久遠而清晰的氣息 。我想起了風君子對我說地一段話,就是 那夜他傳我的“胎動”心法中的一段。“碎甕” 之後入“玄關”,那麼到了“玄關”門前又該如 何修行?僅在定坐中不可得,需要自己去 感悟,所謂“胎動”實際上就是在尋找真人自 我的源頭,並且超越這個源頭達到另一種 超然存在的狀態。在忘情宮下浮生穀中,得天月大師相助, 風君子借天時地利送我入玄關之門。但再 進一步的感悟就要靠我自己了。入玄關門 後,到聖胎凝結、瓜熟蒂落需要多長時間 ?心法裏說的是“十月懷胎”。那時間真的是 十個月嗎?風君子說不是,十月之說只是 一種虛指象徵。比如我在妄境中曾流連三天三夜,對風君子來說只是一彈指而已。 又比如法海在我看來定坐六十年,對於他 來說只是閉上眼睛再睜開。

 

從“胎動”的口訣心法來看。“碎甕”之後是“ 玄關”,“玄關”之後是“眼前”,自古丹書中 有口訣“玄關在眼前”。正一門的三十六洞天 丹道將這一境界分為四洞天地步驟次第修 行,而風君子傳我的四門十二重樓將這四 洞天只合為一重樓。“玄關在眼前”這句話到 底是什麼意思?先有“玄關”才有“眼前”,我 以前一直難以理解。但今夜在談仙嶺上突 然想通了! 我想起了譚仙人那句充滿禪意的詩──蓬萊此去無多路,只在譚生拄仗前。這個世界 是如此廣漠又是這樣渺小,我要追求的境 界是如此飄渺又這樣接近。所謂飄渺是因 為它伴隨我而我卻意識不到。所謂接近那 是它就在眼前!在哪里?就在你以手拄仗的地方。《金剛經》中提到“無所住”,然後 又講到“應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今時我 終於懂了,雖然沒有豁然開朗,卻也是一 種朦朧地頓悟。這就是“玄關的眼前”。修行 境界的突破不在定坐中得,而在此刻突然 間的體悟 玄關中出現的一點萌芽,一點存在狀態地意識,從永恆靜止的那個點開始蘇醒過來 ,一點一點的在生長。漸漸地開始與外界 溝通。如此細小的卻能與整個宇宙相呼應 ,我的心念之小可以退於無,心念之大也 可以歸於無所有。我領悟心念力之後自創的神宵天雷法術我今夜終於完整的理解了 它,它的威力並不完全在於我的法力,在 於它能激應天地間的多少力量。我是一個 境界的“引”,關鍵是我地精神世界能夠凝聚 多麼廣漠的內涵。 :“佛在心中莫浪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這是法 源和尚在講經時引用的,我當然記的一字 不差,可事後並未多想。靈山塔下修,修什麼呢?想也沒用,我還是老老實實繼續 我的丹道修行。殺付接見石帆蜃氣回憶此 詩,心中懵懂,似有一點萌芽欲破土而出 。 海上聽宇文樹無意間唱出魯智深圓寂時的 偈語,只覺面前海天一片,身心豁然開朗。昨夜我的“胎動”境界,堪破“玄關”到達“ 眼前”,那麼“眼前”是什麼呢?眼前是海天 一片!這便是“胎動”心法最後一步功成境界 ──俱足。從金丹大成之後的身心不二,到聖胎凝結之時的形容俱足,我的丹道修行 終於又突破了一重樓! 記得風君子傳我“胎動”地口訣與心法時。 說過只有心境到了才能傳授,他傳授我的 時候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我是誰?”,今 日忽聽有人唱偈“我是我!”終於恍然大悟。我之悟非魯智深之悟,而是丹道中“胎動”的 重樓境界。“玄關”中出現的那一點萌芽,在 “眼前”開始生長去感應天地萬物,終於到達 了“形容俱足”的狀態。就像一個人從沉睡中 蘇醒過來。發現睜開眼睛是另一種存在狀 態,這相對於沉睡又是一種超然。 四門十二重樓的丹道真是神奇!我記得在第二門中地“靈丹”修證的是體內自在的身心 ,金丹大成入真空之境後,身心不二唯物無我,靈丹消失了。再入第三門,“胎動”中 的一點萌芽又出現了,那已經是一個完整俱足、徹底全新的“我”。這與“靈丹”境界類 似但風景不同,我的修行又更見高深。 “胎動”境界的心法分為四步:碎甕、玄關 、眼前、俱足。其中玄關之門是一個轉折 點,它追溯到身心的起源,然後穿過去。 又是一種全新身心的孕育,就像在母體內的胞胎,所以稱之為“胎動”。其境界不可言 !所謂懷胎十月瓜熟蒂落確實是一種虛指,我萬里追殺付接到此刻突破胎動境界一 共只用了十天十夜!但這十天十夜,對於 很多人來說。恐怕一生都沒有經歷過。 什麼是對錯、是非、善惡?什麼是為與不 為?高僧法海曾經對我講過──知對而行就 是善,知錯仍為就是惡。這句話看似簡單 實則高深。因為他不是在講對錯的標準而 是在講心性!每一個完整的人格自我,都有自己所認知的對錯,可能標準是不一樣 地,但在每一種標準體系下都可以去談心 性的善惡。比如兩軍交戰,奮勇殺敵者是 英雄。叛國投敵者是敗類,不論是那一方 ,雖然雙方的立場完全相對。

 

行而下之,如何知對錯?這是萬年以來地 一個永恆拷問!這種拷問入手時異常簡單─ ─不願意別人對自己做的事,就不該對別人做。尤其是擁有超人的力量之後。這就是“ 已之不欲,勿施於人”,能夠自覺的進行這種拷問。那就是在修磨心性。那麼修行悟 道,“道”又在何處?穿鑿之後才能體會!再行而下之,如何去穿鑿?那就是落於實 地的“修行”了!對於普通人有這麼一種情況 ──為惡利己只要不被揪出來就做,可能被 揪出來就不做。比如自古官場,被查出來 地都是萬人唾棄的貪官污吏,沒查出來的 都是人人逢迎的顯要尊貴,天壤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修行就是要去掉這一線之隔, 做回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做給別人去看。 一切回溯而上。做回本心只是一個出發點 ,然後才能真正去拷問對錯,修磨心性, 感悟天道──其路修遠兮!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 據,攫鳥不搏。” 風君子:“這一句才是口訣。” 我有點疑惑的問道:“這段文字你教過我,接下來還有一句就是‘骨弱筋柔而握固。未 知牝牡之和而朘作,精之至也。’那不是我未入門前你教我的‘安神守竅一陽生’的口訣 嗎?” 風君子點頭:“不錯,後面就是‘一陽生’的 口訣。丹道修行轉了一大圈,你又回來了 是不是?此時地一陽生已非彼時的一陽生 ,而是神陽出現前的嬰兒。過玄關而胎成 ,再經歷換骨天劫,你已經求證了返回先天的一種存在。那‘毒蟲不螫,猛獸不據’的 意思就是這種存在已經是一種超越,它是發自純粹地內省;而另一個意思就是當你 重新以混沌之眼再看世間時,要小心護持 ,不要再入輪回迷失.所謂世間神通,無非是人平常五官知覺以及行為能力的延伸在 嬰兒境界中。等於全新自我地初生、成長 ,有全新的五官以及行為能力,它超越了 平常人的知覺範圍與能力,那就是有了種 種神通。此時如果心智失控,舉止失常,就會落入到舊的輪回中。這就是兇險所在 ,甚至不是他一個人的兇險,而是周圍很 多人的兇險。” “我明白了,所以師父往往教弟子種種術法,提前學會各種神通,而不等到嬰兒境界 中自發俱足。這樣不至於一時之間心智大 亂。” 風君子:“其實嬰兒境界地心法起手時也不 複雜,與一陽生時守丹田類似,只是境界 不同。講究以眼觀眼,以耳聽耳,以鼻調 鼻。以口緘口。外無聲色之牽,內無意我之累,自然方寸虛明,萬緣澄寂。而我本 來赤子安處其中漸漸成長俱足。……你聽明 白了嗎?” 我聽明白了,所謂“以眼觀眼”不是左眼看右眼。而是以嬰兒之眼觀我本來之眼,在 移換爐鼎後再移換神識,重歸純淨的狀態 ,像嬰兒那樣去成長,其意妙不可言。如 果說這一步有兇險的話。兇險之處就在於 這個孩子要好好護持,不能受傷害也不能學壞,當然這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我問 道:“突破嬰兒境界。到達苦海天劫,需要 多長時間?” 風君子:“劫數何時來臨誰也不知道,有可 能立刻就來,有可能最終方至。只有徹底經過了才算突破這層境界。古人有雲三年 哺乳,基本上到陽神出現最少要用三年。 這就叫‘含養胞胎需十月,育嬰哺乳要千朝。片晌功夫修便現,老成須是過三年。’你 老老實實修行便是了。” “嬰兒”的心法我已經修習過一些時日,可始 終還沒有摸到真正的門徑。從四門十二重 樓地第三門開始,風君子就一直強調傳法 時的心境,並說就算修為到了沒有心境也不能傳法,我有些體會卻並不是十分明白 。今天見到了昆山子,也就是當年那個小 辣椒,又多了幾分體會。說實話,以正常 修行人的觀念來看,我以為她是魔道中人 。然而見到這個人,卻發現她自己並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已經近於邪魔,只是以本心 行事。然而就本性來說,她不算個壞人, 只是沒有人去提點而已。

 

這一入坐與前些日子不同,不知過了多久 進入了一種奇妙的狀態。它不是極靜,也 不是大動,而是非常的清晰與新奇,就像 一個初生嬰兒第一次睜開眼睛去看世界── 世界是如此清晰而奇妙。 我可以聽見聲音,天地十方萬簌之聲。我 可以看見東西,地理山河如掌上觀紋。這 就是嬰兒境界中自發俱足的神通。可神通此時對我而言沒有意義,因為我聽見了不 能去窮緣,看見了不能去細究。這嬰兒起 步的口訣就是“以眼觀眼,以耳聽耳,以鼻調鼻,以口緘口。外無聲色之牽,內無意 我之累,自然方寸虛明,萬緣澄寂。”一個 全新的我,就象第一次有了五官,完全用另一種狀態去感受大千世界。 此時的我是純淨的、真正沒有雜念的,因 為我正從另一個起點去感受“念”為何物、“ 物”為何念。這是一種突破,以前依法術修煉而來的“禦物”神通在今天的境界中已經成 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本能,不必依靠刻意施展任何法術,而是象普通人說話握手一樣 不需經意。 此時的我是脆弱的、真正沒有分別的,因 為我神識以一種獨立的實質狀態開始凝聚 成長一切還是未知。就象一般人很難理解“ 玄關”在何處一樣,也很難理解“嬰兒”是什 麼?嬰兒就是我,超越元神元氣的本源發 端,逆天重生的我。 “嬰兒”現形,需要小心護持,讓它成長鞏 固。我又將一體神識退回到極深處,斷絕 了一切外緣只是內在體會。往往苦修千日 ,只在一朝境界達成,這就是修行中漸頓圓融的機緣。沒有今天的經歷,沒有此時 的道場,不知我還要等多久才能窺入這一 重樓的門徑。 一個習慣了以車代步的人,你讓他走路上 街他會覺得不習慣,甚至是不可思議。對於一個神通足俱的人,你讓他有一身法力 不用,再像一個柔弱的嬰兒一般行走世間 恐怕他自己也w不願意。但是丹道修行在嬰兒境界中就有這麼一個步驟,風君子稱之 為釜底抽薪,其實隨便怎麼稱呼都行。端 拱冥心而坐,內中一塵不染,離相離空, 離迷離妄。這是“一絲不掛”的靜養功夫。安 然自在,知覺漸明,如嬰兒長成。我的法 力很快恢復了,此時我發現很多神通道術已經用不著特意運用法力,隨意而起收放 自如,一絲不增不減恰到好處。至此,修 行境界更上一層。 現在的我,就像站在一條波濤洶湧、惡浪 滔天的江河邊,一眼看不盡彼岸的風景。那是我的修行要到達的地方,這苦海過還 是不過?我可以選擇駐足不前,但我就永 遠不知彼岸是什麼?想突破這層境界,或 登舟或架橋,總之我要穿越這苦海的考驗 。 若論心性,我不懼世間的劫數,這些年來也經歷大小人劫無數。但是面對苦海天劫 ,並不是很有把握,原因不是因為我的心 神不夠堅忍與清明,而是以前我的修行太 順利了。一連躲過了六重天劫,在陽神境 界之前的苦海天劫終於要在修行中經歷。以前我都是隨緣法而修行,不知不覺中修 為精進,今天是我第一次正式閉關。 閉關之後才知道其中的兇險所在,以前靜 坐中的種種祥和純明境界都不可再得,無 論我如何收攝心神結果都是一樣的。只要一入坐,定境中就會閃現出一幕一幕的場 景,不留痕跡卻又清晰無比,仿佛天地初 開以來不知幾世幾劫所有經歷的展現。我 不能去看,只要一沉溺其中心神就要被卷 去湮滅;又不能躲避,就像一個在波濤中泅渡的人必須與激流相伴。 眼前所見不是光影,而是直接將我的元神 化入其中。有聲有色,有感有味,有情有 欲,有愛有憎,世上種種勾牽紛遝而來。 一點靈台不昧,照攝心神未失,我就像汪洋中的一葉輕舟隨波逐流,不知將被卷到 何方如此談何到彼岸? 這已經接近于丹道修行最高深的境界,它 是我必須要經歷的考驗。苦海天劫與修行 剛入門時入靜的雜念不同,也與修行中途時所遭遇的魔境不同。若論定靜功夫。此 時已經極深,我遇到地不是雜念也並非外 魔,很難說清楚這是什麼?世人空談苦海 如何渡,豈不知能走到岸邊已是一等仙家 功夫。若無坐忘心懷,不可眼見苦海。往日種種修行手段都在此時嘗試。水火不 淨觀雙重洗煉,毫無成效。以妄境化轉竟 無法可入也無法可破。真空運甕之法企圖 化去。然而卻發現似空非空。一切有為法 都是徒勞,我只能守護元神純淨,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我一入坐,就已經忘記了紅塵內外的一切 ,不知身心在何處,只有這一片苦海映襯 才知我之尚存。不可能知道我在梅花聖境 中閉關了多長時間,也不可能知道這段期間都發生了什麼事?當一切努力都無效之 後,我感覺到的不是絕望,那種境界之下 也無所謂絕望。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就是無礙。就是 面對,就是在洪荒之中無所不為的經歷,也是無為的超脫。隨波逐流也罷,乘風破 浪也好,抹不去地就讓它伴隨。要糾纏的 就把它放下。也許我說的過於簡單了,在 閉關中走到這一步卻異常艱難,同時我根 本就沒有思考。當一切經歷場景,諸如前生來世都閃現之後,我居然全忘了!我清 晰的知道了一切。卻又根本無心沉迷於這 一切。我就是我,定坐中的梅野石。 此念一回,突然又見身心床坐。清明洞天 !我又回到了梅花聖境,其實我根本就沒有離開過。什麼感覺?不知道一個平常的 人有沒有這樣的突然感悟?一個孩子,總 覺得自己永遠是孩子,突然有一天他發現 自己長大了。不是別人告訴他,而是自然 而然的發現自己長大成人了。我們身邊的有些人從生到死,從混沌歸於混沌,恐怕 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但也有不少人曾經 有過。 嬰兒境界最終突破與金丹大成有些相似, 真如內外身心不二。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漸離身心之牽,從丹田到紫 府,如我身重現移院換景,嬰兒長成,無 有丹田之別,無有元神需護,一點真身化 盡,轉成妙如真人。再進一步,便是陽神 出現,可惜我還沒有學過心法和口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