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到,在當今時代,許多人為了暫時的消z免.難,而作厭勝、降伏、驅.魔、火施等各種佛事。可是因為這些人往昔沒有積累福德,唯一造惡業,以此感召了討 債的損耗鬼等惡.魔跟隨自己,這種業果以厭勝、焚燒等怎麼能遣除呢?尤其是往昔與眾生結下惡緣,欠了眾生的命債,這些惡業一旦成熟時,必須以自己親身感受痛苦來償還,作再多的厭勝、焚燒等佛事也不一定見效。人們經常說“業河難擋”,佛經中也說:“業力猶如河主流,瞬間豈能擋業瀑?”確實是這樣的,業力成熟時,就像大河的主流一樣,它的力量非常強大,企圖以暫時的方法阻擋果報的成熟是很困難的。
這個教證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釋方法:我小的時候,我家有一個叫班瑪丹增的親戚,他以前是個出家人,後來還俗了,生了很多孩子。其實這個人在行持善法方面是很不錯的,他寫得一手好字,會在石頭上刻精美的觀音心咒,也會背許多《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的教證。我曾經問他:“你以前不是出家人嗎,後來怎麼娶妻生子呢?”他用無奈的語氣說:“唉!業力猶如河主流,瞬間豈能擋業瀑?業力現前時是很難抗拒的,我也覺得非常慚愧,但後悔也沒有辦法,現在只有好好懺悔了。”人們遇到的違緣是各種因緣導致的,如果是偶爾的因緣,像四大不調或者鬼神不高興而罹患疾病,這些可以通過作佛事遣除。如果是往昔的罪業成熟,這些違緣即使作佛事也很難遣除。大家要明白這些道理,否則可能會產生疑惑:我作了那麼多佛事,為什麼還要感受痛苦?在實際生活中,以善惡因緣導致苦樂果報的情況是非常複雜的,凡夫人很難真正理解這些道理。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說:“逆風揚塵,塵不至彼。”不論你傷害誰,從長遠來看,都會傷害到自己,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凡是你對別人做的,就是對自己做的;你讓他人經歷什麼,有一天也將自己經歷。佛教所揭示的因果,並不是用來嚇唬人的,而是用來提醒人的。這個真理,不管你是否相信,它都在那裏,不增不減。如今,很多人常把造惡視為正常,將行善看作異類。倘若有人貪嗔充滿、自私自利,就覺得他是可以親近的。有人做了點好事,他們就特別看不慣,千方百計地挑毛病。儘管現在世風日下,但我們仍不應同流合污,而要堅持高尚的行為。畢竟,將來的因果絕對會自作自受,只不過是早晚而已。
- Mar 14 Fri 2025 16:48
有些痛苦和違緣,作再多佛事也不一定見效!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