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守中溫養一法,是為鈍根漏體之初功,若能精氣神三寶無虧,有如童體,則又不必用守中工夫,直從河車搬運下手。然吾觀世之人,幼年塵情正熾,恩愛難割,雖體無虧欠,而性又難純,迨至中晚之年,始因塵事一切磨煉,方知人生世上,縱然榮華富貴,享福不了,亦無非苦惱之場,而況乎貧賤憂戚,種種拂意之事難除哉!故爾一心向道,獨修先天之性,無奈命已垂危,性將何依?
吾道所以言守中之一候,只是教人神凝氣穴,息住規中,會三姓於一堂,合五行而歸一,無非將外之五根,內之五靈,從前為氣質所拘,物欲所蔽,放而營之於外,有以耗吾之精血者,從此而斂之于內,滿副精神,純純乎祖竅之中,久之自有真陽發現,以運用河車之功,行進退之法。
若但外陽勃舉,則是微陽初動,非真陽也。只可以目引之而上升,以意引之而歸壼,不可遽轉河車,若轉河車,則一身骨節之間,精血未充,遂以意運氣,勢必燒灼一身精血,為害不小。而況心意未靜,不能不有以凝滯,倘或血氣為雜妄所窒,在背則生背疽,在頭則生腦癱,在肺則生肺癱腸癱,單腹鼓脹之病,在腎不是滑遺精血,就生楊梅腎癱等症不一。
總之無水行火,水愈灼枯而火愈炎烈,其勢有不能遏者。此邪火焚身之患,學者所當戒也。縱有性純心定之人,或不至於此極,然不目暗耳鳴,必至心煩意亂,切不可輕意亂動也。
必也丹田有溫暖之氣,衝衝直上,自臍至眉目之間,一路皆有白光晃發,如此至再至三,審其屬實,其氣衝衝,絕非虛陽顯露,然後行河車搬運之法。尤要知得真陽之炁,至剛至壯,其必丹田氣突,始能開關展竅,不須多用氣力,引之上升而下降也。
況人身血氣,本來運行毫不相違,自知識甫開,私欲介之,思慮撓之,遂不能順天之自然,運行於一身之內。所以必先收斂身心,整齊嚴肅,將內外五官百骸,盡藏于丹田之中,迨至心純氣靜而精足,自然周身灌溉,運用不窮。若不以意攝之上升下降,又恐心有所雜,炁有所亂,不有過長之病,即有過短之尤,而真精不能歸於中黃正位,色身又安能長久耶?
于斯時也,只須以微微引之,一順呼吸之常,恰與天地合度,則氤氳之氣,自然養胎結丹,而成不老之身。吾道謂返老還童者,不是本來所無,只是因其所有而利導之,以還乎孩提之初焉。
然不可不知子進陽火,午退陰符,卯酉沐浴之法。自審真陽發現果系無他,由規中少著一點意思,將此真陽之炁,從內腎偷過下橋,由尾閭夾脊雙關上玉枕,直至泥丸之宮,引至印堂,下至重樓絳宮,然後送歸丹田,溫之養之,烹之煉之,丹自結矣。
雖然周天之數,亦豈漫無度哉,又豈死死執乎度哉。總之一日之間,一年之內,皆有十二時辰,自子至巳為六陽時,必于每時數至三十六度,合得二百十六數。自午至亥為六陰時,亦必于每時,數至二十四度,而卯酉二時是沐浴之時,除卻二時不數,還得周天三百之數,所以謂之小周天河車者此也。
然始也,一夜或行一二周天,久之,或行三五周天。再久之,或行十五周天。如此大藥將產,河車將停之候也。然亦必有六種效驗,方可停工。目有金光,鼻有抽搐,耳有風生,腦後有鷲鳴,丹田有火珠之耀,腹中有震雷之聲,如此方可停火,而行七日過關大周天之工夫,此所謂龍虎交而黃芽產,小河車之事也。又謂之百日築基,以成不老之丹者此也。
然果能心性工夫,從前養得純粹,如曹還陽不五旬而大丹成,言百日者,舉其大概也。即雲河車者,亦舉其大概如此,在智者神而明之,以行乎自然之度得矣。
夫為常人言,不能不拘其度數,恐其無知妄作,萬亦不能成丹,故進陽火之時,其陽尚嫩,迨至寅位,以將一百之數,勢必陽氣勃勃不可已矣。於此又須以有意無意行之,此所謂卯酉沐浴也。退符之際,以陽炁引歸土釜,純用真意於午前午後之際,其陽不盛,迨至酉位,則陽之歸還必極,又必純任自然以運之,此所謂卯酉沐浴也。又火生於寅,不可不知火墓戍,此中皆有微意,吾亦不敢一口盡洩,有志修士,自家揣度其真諦可也。
小河車之功如此,然亦煉精化炁之候,原何以知其精盡化氣哉。外陽收縮盡淨,精竅知其已閉,若有一份精未化,必其陽不收,其竅不閉,炁不團聚,不能變化而成六種之神效。此的的口傳心授,學者照此行持,勿忘勿助,斯道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