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煩,煩在計較;
人生之苦,苦在執著;
人生之難,難在放下。
生活中,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
你計較什麼,什麼就會困擾你。
縱使天大的事,當你用順其自然的心態去面對時,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只是自己想的太複雜而已。
事如風,不過一陣子,無論是繁是簡都會過去。
學一種豁達,一種灑脫,看淡了,是非曲直也就無所謂了;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那麼回事。
昨天無論好壞,都已經過去,明天無論成敗,還沒來到,今天無論得失,都要面對,這就是日子。
真正的遺憾,不是失去,不是分離。而是遇見之後,發現自己再也無力擁有。縱使心思依舊,卻都淹沒在,那個意料之中的結局———
花若憐,落紅在誰的指尖;花若豔,紛亂了誰的癡戀。一束玫瑰,本身平淡無奇,因為蘊含了愛情 ,它能打動戀人的情懷。
一件事情,或許沒有結果,因為它有意義,我們才會堅持去做。我們堅持著一種心靈的歸屬。
一份念一份不舍,源于一份心靈的相遇相知........
有一種悲涼,不能泣訴,只能斂藏。只有用文字來傾聽彼此之間的心跳。有一種心痛,叫做愛不能語。你黯然憂傷的眼神,在淋漓盡致的風雨中,掛滿了悽楚的迷離.......
原來,愛,是一種久違的心痛!在最遙遠的距離裏盈握一種最貼心的親近........
一個簡單的愛字,卻教人耗盡了一生的情感與淚水!在最深的紅塵,看慣了日子如指間沙,只是,關於的你所有,是隱入骨血,生生不息的沉潛.......
有一種懂得,叫流水知音;
有一種相逢,叫一見傾心;
有一種瞭解,叫知己知彼;有一種默契,叫心有靈犀;
有一種微笑,叫於無聲處;
有一種眷戀,叫一往情深。
一種友情,淺遇深藏;一種對望,靜守碎念。
那是朵枯萎了也不肯丟的花;那是把雨停了也不肯收的傘。
一些友情,離開了就淡了。一些愛情,分開了就散了。
所以,無論深淺,無論長短,請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緣分。
心中坦然,所以自在。自在是一種舒適的感覺。人生的大自在,是心無拘絆,身無藩籬。活得坦然,就活得自在。坦然是一種瀟灑,一種淡然。活得坦然的人,凡事但求無愧我心,盡心盡力就好。事,成與不成隨天意;人,聚還是散看緣分。少計較,少爭執,因果迴圈,誰是誰的誰,人在做,天在看。
人生,該說的要說,該啞的要啞,是一種聰明。人生,該幹的要幹,該退的要退,是一種睿智。人生,該顯的要顯,該藏的要藏,是一種境界。可以相信別人,但不可以指望別人,不要拒絕善意,不要停止微笑。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禮,無膽不掙大錢。常與高人交往,閑與雅人相會,樂與親人分享。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無奈但又必須去接受。有時總想讓自己活得瀟灑快樂一些,卻對身邊的人或事物無法割捨!成長的痕跡給了我們很多的感悟與啟迪,別讓自己的心太累。人生總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歲月蹉跎,時光荏苒,人的一生中,痛苦與寂寞揮之不去!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樂,那就放手吧;如果,捨不得、放不下,就痛苦吧!人這一生想的多了實在是太累了,何不讓它順其自然呢!
當你盡心盡力時,也許沒有一個人會記得,
當你被誤解的時候,再好的解釋,
別人也只會把它當做是你的藉口。
無論如何,千萬不要讓自己活在別人的眼裏,
更不要去在乎別人怎麼的評論你,糟蹋你,
只要明白,你所做的一切,老天都看在眼裏。
別人是黑的,你不要變的和他一樣,
冤冤相報,慈悲心只會遠離你。
守護自己的心,做最好的自己,
老老實實做人,腳踏實地做事,
凡事對得起真理,其他的……
老天會來幫你處理。
緣聚緣散間,才知道相守很難;分分合合裏,才知道永遠很遠。將心比心,才有知心;以心暖心,才有恒心。守住心中的風景,才是最美;擁有不變的感情,才是最真。愛,就是讓一個人住進另一個人心裏。簡單的,只有思念,只有掛牽;幸福的,偶爾甜蜜,偶爾傷感。無欲無求,無關風月,只因心已相連;無怨無悔,無關距離,只因情已刻骨。愛到深處,是無言;情到濃時,是眷戀。不求彼此擁有,只願一生相守;不求海枯石爛,只願心靈相伴。
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時間……等有條件……等有錢了…………等來等去……等沒了緣分……等沒了青春……等沒了健康……等沒了機會……等沒了選擇……等沒了美麗…………誰也無法預知未來,很多事情可能會一等就等成了永遠!……想要做的事就趕緊去做,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致我們 “時間去哪了
魚在水中吐著泡泡問烏龜:"為什麼你遇事就躲,縮在殼中?
"烏龜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那不是逃避,只是求一個平靜的環境而已。
魚:"可是,被罵了也不在乎麼?"烏龜看了魚一眼,慢慢轉身:"這就是為什麼我活得比你久的原因!"
生活中做好我們自己很重要!別人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喜歡你的人!你怎麼做都是對的!
不喜歡你的人你怎樣做他都不會喜歡你,
———【致自己】好好活著!
創造一時的乾淨,可能不需要多少努力,有時舉手投足即可,而要保持長期乾淨的生活狀態,則需要細心、講究。 我嚮往的是一種乾乾淨淨的生活。乾淨的心,就像甘甜的清泉, 滴落在心底,清澈,透著涼。乾淨,就是清純。 一直喜歡,這樣,將自己緊裹不外露,一直喜歡那種簡單的美,沉靜,安穩,心底湧出淡淡的喜悅,只因純淨二字。
當別人說您看起來總是那麼平靜與淡然,只有您自己心裏知道,而今的平靜與淡然是用多少眼淚學回來的;此時此刻的波瀾不驚,又是曾被多少波瀾幾乎淹沒過。生命中所有的挫折與傷痛、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造就您和鍛煉您。不要總說歲月殘忍,它其實溫柔了您。
人生是一條美麗的流動的河,當你麻木了之後,便不再是那條活潑的遊魚了,您成了一隻沉在泥裏的貝殼,可怕的不是圓滑,不是懦弱,不是虛偽,也不是麻木對待感情,而是變得圓滑了,懦弱了,虛偽了,麻木了之後,還給這種狀態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成熟。
友誼,就像零存整取的銀行。若平時不補充進去,一旦需要朋友的支援時,才發現存單上一片空白。
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麼!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人生,因為在乎,所以痛苦。因為懷疑,所以傷害。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我們都是天地的過客,很多人事,我們都做不了主,一切隨緣。
我一直很喜歡“先做人,後做事”這句話。只要把人捋順了,事情必然也會順利。怎樣才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呢?除了以誠待人,踏實做事處,最關鍵的,您得讓對方覺得你是真心為他著想的。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先試著滿足別人的需求。那麼,事情都能如魚得水。
心的柔軟,是一種善良,讓生活溫暖而幸福;心的堅強,是一種經歷,讓人生多姿而爛漫;心的追求,是一種風景,讓世界美麗而神奇。根的深度,是心的高度;枝的距離,是心的寬度;葉的聲音,是心的歌唱。守住一方淨土,守望一片藍天,讓心如水,讓心如鏡,讓心自由飛!
理解是一種高貴的語言,是心靈靜默的一種昇華。理解是相互的,沒有純粹的去理解,也沒有純粹的被理解。理解是心與心的對話,只有首先去理解別人,才能被別人所理解,如果都只是一味的去索取,又哪來回報?理解是一種換位思考,也是對人生的一種領悟。
佈施就是放下,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更重要的是放下個人知見,放下一切錯誤的想法看法。 修行什麼?就是修清淨心,要在極不清淨處修清淨心,這是真修行;在忍無可忍的環境裏修忍辱,這是真修行。 所有看不慣的事,都能看慣;看不慣的人,也能看順眼了,這是真修行,真覺悟了。
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
一、評論。別人不靠你活著,何況你未必瞭解他的全部,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責怪。責怪人人都會,卻無法改變現狀。共勉之所以好過責怪,在於既提高了別人,也歡喜了大家。
三、擔憂。準備不足或者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前者需要行動,後者需要放下。
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舉手之勞,給人一點助緣,不肯去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給人一句好話、一個微笑,吝於佈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世間事,能為的不為,不能為的為之,都是不智之舉。
在現實生活中,終日煩惱的人,實際上並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於煩惱者的內心世界。因此,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鬆綁,從心理上調適自己,避免煩惱變成心病。有人說,快樂是春天的鮮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飛雪。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真誠的握手,一次傾心的交談,就是一種快樂無比的事情。人無完人,重要的是怎麼做人。
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幾分心平氣和。”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使一個人得到尊重。寬容是一種良藥,它能挽救一個人的靈魂。寬容就像一盞明燈,能在黑暗中放射著萬丈光芒,照亮每一個心靈。
人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經常地激勵與撫慰。常常自我激勵,自我表揚,會使心靈快樂無比。學會給心靈鬆綁,就是要給自己營造一個溫馨的港灣,常常走進去為自己忙碌疲憊的心靈做做按摩,使心靈的各個零件經常得到維護和保養。
每個人的一生,難免都會遭受挫折和失敗。所不同的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失敗,從而使每次都能夠深深打擊他取勝的勇氣;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一個暫時失利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戰鬥的勇氣,那就是真輸了。
心動不如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但不行動則一定不會成功。生活不會因為您想做什麼而給你報酬,也不會因為您知道什麼而給您報酬,而是因為您做了些什麼才給您報酬。一個人的目標是從夢想開始的,一個人的幸福是從心態上把握的,而一個人的成功則是在行動中實現的。因為只有行動,才是否滋潤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麼生活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得不到並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液劑。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不要去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學會適時的放棄。也許在您殫精竭慮時,您會得到曾經想要得到而又沒得到的東西,會在此時有意外的收穫。適時放棄是一種智慧。它會讓您更加清醒地審視自身內在的潛力和外界的因素,會讓您疲憊的身心得到調整,成為一個快樂明智的人。盲目的堅持不如理智的放棄。苦苦地挽留夕陽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什麼也捨不得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加珍貴的東西。適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獲得。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穀底,不可能處處是穀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不自信。自信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當您不自信的時候,您難於做好事情;當您什麼也不做不好時,您就更加不自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若想從這種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就得與失敗作鬥爭,就得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一個人——窮一點可以,但人窮志不能窮!不要成為了人窮志短的人,要勇闖世界,做不了頂天立地的人,最起碼要做個有用的人,做個對得起自己的人。
一個人——醜一點可以,但人醜心不能醜!仁慈善良不在乎一個人的外表,只在乎人的內心!
一個人——瘦小一點可以,但人小心不能小!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喜歡一個小心眼的人。敞開心扉,宅心仁厚總能讓人倍感安慰。
一個人——脆弱一點可以,但人脆弱內心不能懦弱!懦弱的人總是自悲的,所以,一定要有勇氣、有主見、有自信!
一個人——眼睛瞎一點可以,但眼瞎心不能瞎!要心知肚明,要有遠見!
一個人——有一點野心可以,但人不能野。不要為了野心把自己變成為魔鬼!否則,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個人——笨一點可以,但學習是不論早晚的,只要肯學,相信一點一點的,沒有學不會的,就怕你不學!
一個人——聰明一點可以,但不要自以為聰明!否則,要麼您是個傻瓜,要麼全世界的人都是傻瓜。
一個人——糊塗一點可以,但不要糊塗一時。最難得的還是“聰明一時,糊塗一世”的人!
一個人——懶一點可以,但不能一直懶惰下去。該做的還得要做,並且還要做好,多少都要付出一些,否則,就是一條十足的寄生蟲。
一個人——省一點可以,但是檢省不是守財,否則,會為了金錢而扭曲一個人的人格,會成為一個守財奴。要知道,往往會花錢的人,更會賺錢!
一個人——講究一點可以,但是講究不是奢侈,講究要有分寸,不要因為講究讓平凡的生活變了質。
一個人——寬容一點可以,但寬容不是放縱!再寬容也要有尊嚴,有辱人格尊嚴的,決不能寬容!
一個人——有點脾氣可以,但有脾氣不等於有實力。要學會沉默,儲蓄知識財富,做個真正有個性、有脾氣的人。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一個人——苦一點可以,但吃苦時不能怕苦,苦盡甘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我們最孤獨不是缺少知己,而是在心途中迷失了自己,忘了來時的方向,找不到去時的路;我們最痛苦的,不是失去了珍愛的人與物,而是在靈魂深處少了一方寧靜的空間,讓自己在浮躁中遺棄了那些寶貴的精神;我們最需要的,不是別人的憐憫或關懷,而是一種頑強不屈的自助。您若不愛自己,沒誰可以幫您。
我們常常會衝動的說出一些話,做出一些事。是否想過,我們的每個思想、每句話語與每個行為都已帶上各自的印記——無法逃脫。若我們製造了某些不太好的事,便永遠無法收回,因為它已經開始進入未來,並將製造一連串的作用與反應。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以免將來後悔。謹言、慎行!
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管人生處於哪個階段,都應該少點執著,都需要學會時不時放空自己。其實,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會在時間的推移下變得不是那樣的重要,變得無所謂。放自己一馬,讓心真正休息,一步步學會放空的智慧,讓生命微笑說:“放鬆,真好!”
1
2
3
4
5
一個人成熟與否,並不一定要出口成章、講得出許多深刻的道理,或是思想境界要達到多高的境界,而是待人接物讓人舒適,不卑不亢,能保留自我的棱角又能容納他人的圓潤。面對不喜歡的人和事不需要辯解,堅持未必是勝利,放棄未必是認輸,與其華麗撞牆,不如優雅轉身。給自己一個迂回的空間,學會思索,學會等待,學會調整。人,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執著,更需要回眸一笑的灑脫。
欲成大器,先要大氣 :大氣之人,語氣不驚不懼,性格不驕不躁,氣勢不張不揚,舉止不猥不瑣,靜得優雅,動得從容,行得灑脫。大氣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認認真真幹好手頭的事情,不為名利而爭鬥,不為錢財而糾結。大氣之人能讓自己的世界海闊天空,即便一時失意,終將大器晚成。
很多事,總要經歷以後才會真正懂得。不遇大事、不碰難題,衡量不出才能;不遇順境、不遭逆境,考察不出氣度;不遇善事、壞事,檢驗不出人的涵養;不遇眾議、非論,體驗不出人的膽略。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華的人,必定是低調的人。他們行走在塵世間,眼神是慈祥的,臉色是和藹的,腰身是謙恭的,心底是平和的,靈魂是寧靜的。正所謂,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華樸實無華。低調,不濃,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爭,不浮,是低到塵埃裏的素顏,是高擎靈魂飛翔的風骨。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人世間的事情勉強終歸不能如意,強求勢必不會甜蜜。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無悔,盡心無憾。
心光說:“海水可鬥量,父母恩重無法鬥量。”孝順供養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運,也根本擋不住福德。一個人說話不抵觸頂撞父母,和父母說話柔聲軟語快快樂樂,供養父母,照顧父母的生活,無論是誰都會非常尊敬您,不敢障礙您,都願意信任您、幫助您,您身邊的貴人也就多了,做事就會順利很多。
“
古來多少事,悲喜已經多,說什麼你的我的長的短的,都是一場枉然。你看著世間,貪婪的再無自在,嗔恨的一怒上頭,癡迷的失了自由。別埋怨世事無情,這世事從古到今何曾多情過。別再說什麼來日方長,不過是故事重複再重複。真真是,辜負總被辜負惱,憔悴總為憔悴傷,一場顛倒。
【佛心處世】 1.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2.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3.您不要一直不滿人家,您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您自己。 4.您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5.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每個人一生都要面對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放不下等苦,也許面對苦難我們真的很痛,可是,我們還是會捱下去,不論開始我們是怎樣的淚流滿臉、心如刀割甚至無助茫然,時間是冶療一切暗傷的良藥。然而真正了悟因果的人更能很快走出暗傷,看破、放下,用平常心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境遇。也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不停放棄的過程,放棄童年的無憂,成全長大的期望;放棄青春的美麗,換取成熟的智慧;放棄愛情的甜蜜,換取家庭的安穩;放棄掌聲的動聽,換取心靈的平靜.....當我們能夠放棄,做到簡單、從容活著的時候,我們生命的低谷就過去了。放棄,有時是為了換取更大的空間。
女人如水,因為水足夠柔軟。人們親近水,認為它沒什麼傷害,卻不曉得它足以淹沒一切和打磨一切。這就是女人可以掌控世界的秘密,無限的柔軟在外面,無限的韌性和決絕在心裏。別做榴槤一樣的女人,尖刺在外金玉在內,所有好人都被你嚇走。而要做水一樣的女人,手段柔軟,內心堅定。
現在社會上經常聽到有人不滿國家社會對自己照顧不周,怨怪親人朋友對自己不好,然而自己何妨想一想:我們對國家又貢獻了什麼?我們對親人又有什麼樣的照顧?假如我們能夠懂得慚愧反省,念及國家的保護、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親人的關懷、朋友的支援,我們除了“慚愧”外,感恩尚且不及,哪敢去怨天尤人? 儒家有謂:“知恥近乎勇。”有一念的慚愧,就有一念的善根。一個人不怕能力不如人,也不怕曾經犯錯,只怕消極頹唐、自甘墮落。曾經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只因衣服上不慎掉了一顆鈕扣,遭到老師當眾責罰,假如當下能夠反省,品學必然更加增進;但是此生卻從此自暴自棄。所以,今日的教學方式,老師也應該以養成學生的自尊心及自我處罰的慚愧方式,來重新評估價值。有慚愧心的人,自能改過向上,自能敦品勵行。假如每一個人從小都能培養慚愧知恥的心,經常“慚愧”自己的無知、慚愧自己的無德、慚愧自己的無能、慚愧自己的不足;能夠把“慚愧”培養成為自己身心思想的全部,把“慚愧”表現在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中,必定能夠增長德業,無往不利。
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是綾羅綢緞、貂皮大衣,而是“慚恥之服”。 慚愧知恥是最美的服裝、是最好的化妝品;一個人心中如果懂得“慚愧知恥”,自然能夠散發高貴莊嚴的氣質,所以佛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所謂慚愧,慚者,怕對不起自己;愧者,怕對不起他人。慚愧就是對自他不好的行為、心念,感覺羞恥,知道懺悔、改正。有了慚恥之心,可以激發一個人奮發向上。曾任六國首相的蘇秦,因為“恥”于父母不以其為子、嫂嫂不以其為叔,感到功名無成,因此懸樑刺股,發憤苦讀,終於成就不世偉業。蜀主劉備,因為“慚愧”自己身為漢室宗親,卻無力匡扶天下,因此奮起,號召天下英雄起義興漢,終於創下“三分天下”的局面。 一念慚愧、一念反省,高貴的品格、清淨的自性就能昇華起來。一個人如果能夠時時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人,則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幾近於圓滿了。反之,一個無慚無愧、恬不知恥的人,往往因為道德良知被貪心物欲、被嗔恨嫉妒所蒙蔽,因此無惡不作,自然就失去人格;沒有人格的人,則如樹木無皮,無皮之樹,怎能開花結果?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有人說,人生也有三“醒”:一為身醒,睜眼即為身醒;二為心醒,清醒做人,做事清醒;三為魂醒,一種悟,潛意識的覺醒,是一個人的靈性。三醒吾生,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步步為實。唯此三醒,才能修身、成事、立世。
以中庸之道處世,以逍遙之道處心,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報有限,能節約不貪著,就可以延壽,如果過分奢侈,福報享盡了必定福盡而死。
人生在世,追求的無非幸福和快樂兩樣東西,而真正通向幸福和快樂的道路,不是歲月的累積,也不是執著地追求,而是珍惜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東西,每一份善緣,處處為人著想,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享受生活的饋贈。
“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心動則事象差別顯現。拋卻心中的妄念,才能夠使你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進入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心靜可以沉澱生活中的浮躁,過濾人生的雜質。寧靜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充滿內涵的悠遠。此心常在靜處,淡看榮辱得失。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裏,這杯清水會立即變得渾濁;一滴墨汁落在大海裏,大海卻依然是那麼清澈。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卻低垂著頭。為什麼?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寬宥他人,是一個人的肚量;謙遜自處,是一個人的份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