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樂觀成為生命的信仰,不管是在痛苦的時候,還是在無助的時候,讓它成為一種治癒的力量,或者是面對煩惱的一種方法,只要您願意面對困難,您就會發現,面對的困難要簡單的多。

生活,在坎坷中前行;在忙碌中收穫,在悲喜中經歷;在痛苦中領悟;在得失中選擇;在奮鬥中堅定;在平凡中精彩;在知足中快樂;在寧靜中儲蓄;在遺忘中灑脫;在閱歷中成長;在歷練中堅強;在給予中快樂;在簡單中幸福;在錯過中珍惜;在經歷中懂得。

 

奉獻,叫做大方的人;有私心,叫做小氣的人。大方的人就是有修養的人,修養的人從說話、接人待物,方方面面都是大大方方。小氣的人自然跟誰也和不來,跟誰做事也做不行。所以我們來學佛,就是學會做人,就是做一個大方的人,做一個奉獻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能奉獻就是有用,不願意奉獻就是一個無用的人。

 

名譽、地位、金錢等世間的一切所謂美好,從遠處眺望時,顯得非常有魅力,絕大多數人會貪圖渴求,但真正靠近並親身享受的時候,會發現一切不過如此而已,那時,曾經的追求者又會落到空虛和無聊當中。

 

【至理禪語】

1、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

2、身做好事,言說好話,心存好念。

3、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

4、君子相交,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5、示弱而不逞強,示拙而不逞能。

6、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

 

上帝造人時, 給我們以豐富的感官, 是為了讓我們去感受他預設在所有人心底的愛,而不是財富帶來的虛幻。我生前贏得的所有財富我都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只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約伯斯臨終感言

 

【勿迷於物】我們處於這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大都數的人,物欲薰心,終日追求享受。因此,不免欲令智昏,往往闖下滔天大禍,輕則身陷囹圄,重則家破人亡。如此的事情,每日打開報章,不難見到。唉!人心非古,道德掃地,殊不知物質是為人而設,人非為物質而生,我人萬不可迷戀物質,致精神反為物質所驅使。古人雲:“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我人要學役物的君子,不要做物質奴隸的小人。 從前有只老鼠,跳進米缸去吃米,再也跑不出來。後被人發覺取出來殺了,當時有人問:“這到底是老鼠吃米呢?還是米吃老鼠呢?”這雖是件小事,由此准知現在過於迷戀物質的人,正如被米所吃的老鼠一樣。

 

【和光同塵】

入世之法,並非同流合污,而是有「和其光,同其塵」之心靈;對別人要有寬恕之量,對謗語要有忍辱之量,對忠言要有虛受之量,對事物要有容納之量。是故「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勿以才能而驕人,勿因困窮而變節,勿當得意而忘形,勿為小事而聒嚷。 凡事聽其自然,便能減去不少的煩惱。 小理聽其自說,便能減去不少的辯論。 與眾相處,切記一個「默」字;與世相處,切記一個「寬」字。能隨遇而安,方能與人同住;能隨緣攝化,方能廣結善緣。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小事糊塗而大事睿智,為人低調而洞若觀火。做人如水,以柔克剛。只有那些以不爭為爭的人,才能笑到最後,成為真正的贏家。低調者更容易成事,無論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萬不可鋒芒畢露。學會低調,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才可能贏得整個人生。樹的一生,愈求升到高處和光明,它的根愈掙扎向下。樹的高度長給人看,也為自己爭求光明,那是它的幸福。而它的痛苦隨著高度滋長,卻深深埋在地下。

 

我們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面子”在作怪。生活,不是活給別人看,也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過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們常常顛倒過來,在虛榮心的驅使下,把欲望當作目標,把虛榮視為成就,漸漸迷失了自我。把虛榮的面具摘下來吧!

 

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總是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總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下坡路。與其埋怨,不如思變。”

 

世界上最讓人惋惜的事情是「心欲善而人將死」,世界上最讓人痛心的事情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這世界上有兩件事最等不得:一是行善,一是盡孝。

 

學禪常說一個“放下”,所謂放下,會有身心境界的變化,而這種身心境界的變化實際上包括了放下執著而確實引發的變化。也就是空有不二,一切自在,明白事情的真相,是心的一種功能。而真正的“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肩上的重擔,在心上的壓力,豈止手上的花瓶?這些重擔與壓力,可以說是人生活過得非常艱苦。必要的時候,放下。

 

比較、計較,這是煩惱的來源,怎能透過禪而悟道呢?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所以,只有除去比較、計較,回歸到平等自性中來,才能有所悟。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與其說是別人讓您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如果您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您煩惱。因為您自己的內心,您放不下。

 

喜樂是映在鏡中的微笑,苦難是水面偶爾飛過的鳥影。流過空中的鳥影悵然,鏡裏的笑痕令人回味,卻只是偶然的一次投影呀!視角改變了,事情就完全變了樣,人生不也是如此嗎:痛苦的對面是快樂,哭的對面是笑,人有兩隻眼睛,就是要我們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 我們常常將悲歡掌控在他人的一顰一笑間,將幸福建立在五欲的幻化世界中,我們常常為了一句話耿耿於懷,為了一件事困坐愁城,為一個人失魂落魄,為一念之差懊悔終生。

 

慈悲:應該是對所有的眾生都沒有偏見,不去分辨哪些是朋友,哪些是敵人。而且應該在心中持續保持這種慈悲,以做出正面的舉動。即使獻上一朵花,或者念誦一個咒語,都應加上一種希望,願所有眾生,沒有例外的,都能得到。

菩提:手心是煩惱,手背是菩提,只要翻過來便是,無多無少,煩惱變為菩提。所謂“煩惱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法即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執。

 

成大事者必心細、氣柔。有才而心細,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心細,即以明睿的智慧處事,三思而行,審時度勢,先謀後動,利人利己,事半功倍。氣柔,即以柔和的氣質待人,以寬容之心處事。外柔內忍,養身益氣,利己益人;好勇鬥狠,暴躁易怒,傷己損人。心細氣柔,大事必成。

 

心為萬事萬物之根本。佛教參禪參心,念佛念心,是心作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離開心去談佛法,不是佛法,離開心去修行,不是修行。心清淨,國土清淨,心莊嚴,國土莊嚴。世間交人也是交心。心若親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心若疏遠,言行只如三秋之樹般蕭瑟。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一切看心。

 

有些話,適合爛在心裏,有些痛苦,適合無聲無息的忘記。人生不要被過去所控制,決定您前行的,是未來;人生不要被安逸所控制,決定您成功的,是奮鬥;您要學會一笑置之,超然待之,要學會轉化勢能。智者懂得隱忍,原諒周圍的那些人,讓我們在寬容中壯大。寬容、忍耐的程度常常決定一個人事業的高度。

 

生命是自己的,不必用別人標準來框定自己人生。如果想討好所有人,滿足所有人的標準,最終只會迷失自己。你不可能讓所有人對你滿意,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標準。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是徒勞無功的,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不要迷失在別人的評價裏,用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就好。

 

學會淡然,不要讓心隨著得與失起起伏伏,人生真正的“得”,是得到一份坦然,一份從容,一份淡定,一份勘破,是內心得到寧靜與祥和。

 

心中無敵,天下無敵。讓自己眼中沒有敵人只有榜樣。當一個人眼中有許多仇敵時,這個人其實處在一個不太好的狀態。一個人如果能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說明這個人的胸懷,也說明這個人想完善自已的決心。 有時候,負面情緒會突然排山倒海地洶湧而至,似乎要把您湮沒,千萬不要試圖阻擋這些情緒,這樣反而會讓您備受煎熬。正確的做法是,坦然接受這些情緒所攜帶的能量,利用它來強化求生的決心。

 

當您覺得痛苦的時候,不要再去增加別人的痛苦;當您覺得煩惱的時候,也不要再自尋煩惱。——不會自尋煩惱,是智慧的表現;不增加別人的痛苦,則是悲心的表現。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許多成見和偏執,在生活當中成了自己的困惑和障礙,甚至別人的眉高眼低都成了我們觀察世界的標準,在自己的狹隘裏,我們丟失了許多公正和客觀,甚至別人的打嗝、放屁都成了我們嘲笑的理由。需要我們清醒的是,我們自己的樸素和真實,才是人生真正的修養。

 

如果有人利用您的柔軟攻擊您,利用您的善良欺負您,利用您的寬容踐踏您,請不要哭泣。您的柔軟善良寬容是您值得擁有更好生活的資本,也是您立於這世界真實的支撐。人活著不是為了證明苦難,而是親歷過黑暗才配擁有光明。不要為不值得的人浪費你寶貴的淚水,要為愛您的人保留您最好的微笑。只有當您對佛法充滿信心,精進才會生起。精進時,能繼續保有正念。當內觀能持續時,您才能擁有定力。定力時,您才會開始知道事情為何會這樣。當您開始理解事情的真相,您信心會不斷增長。那智慧的花朵將會在您的心中盛開,無限的喜悅,無限的悲憫,無限的平等心,會裝修我們的身心。

 

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於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一個人越是珍視心靈生活,越容易發現外部世界的有限,越能夠以從容的心態面對。相反,對於沒有內在生活的人來說,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難免要生怕錯過了什麼似地急切追趕。

以前不知道未來的路是什麼,所以做很多事都覺得沒底氣,腳步輕,邁步小,時不時回望來路。後來實在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把精力都貫注在一件事上,用力走,跨大步,久了突然回望,發現居然有了一條路。也許,自己喜歡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來的。

 

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從其中看到解決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的方向。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不斷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應當有什麼樣的意義而已。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虛心,較通達,不固陋,不偏執。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從其中看到解決各種各樣的人生問題的方向。人終其一生,無非就是在不斷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應當有什麼樣的意義而已。

 

人生需要一些壓力,才能激發自己抵禦逆境的潛力。那些沒有絲毫壓力、整天得過且過的人,就像風暴中沒有載貨的空船,往往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巨浪”,便會把他們輕易打翻。所以,壓力對有智慧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動力。

 

我們常質問別人為何不瞭解我,為何不接受我。一切,都是因為太重視我我我,變成我執、自我中心,眼裏只有自己,容不下別人。自我中心讓我們變得緊張,情緒化,失去享受和分享生命的機會。要學會改變,還原我們的心胸。生命的目的,不為成就自己,而是學習放下。

 

有一種境界叫超然,有一種達觀叫了然,有一種天真叫自然,有一種態度叫悠然,有一種成就叫斐然,有一種繁盛叫蔚然,有一種愉悅叫欣然,有一種釋懷叫惠然,而我要的那種幸福,是淡然。人,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養,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敗,看堅持。

 

一個人沒有其他什麼倒不要緊,但不能沒有利他心。有了利他心的話,福雖暫時未至,禍卻早已遠離。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您自己。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讓別人快樂是慈悲,讓自己快樂是智慧。

 

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擾亂你的生活。要學會一笑置之,要學會超然待之,要學會轉化勢能。智者懂得隱忍,原諒周圍的那些人,在寬容中壯大自己。

 

時間,無始無終。空間,無窮無際。吾等凡夫,對待時空的態度,無非三種:一,要求快點;二,要求慢點;三,隨之去吧。您在行路,急性人必催促著您;慢性人要您悠著緩點;平和心境的人,隨您快慢,無所謂。人生總有許多事情要做,永遠也做不完的。因此,要為自己的生命留點空閒,留點時間,留點空間,留點過程。過程,及享受過程,本身就是要做的最重要的最大的事。

 

古雲:“今生若不修,一蹉是百蹉。”一生如果被耽誤,則來生就被耽誤,生命未來更迷茫未知。“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每一個當下,即是我們重獲新生的最重要的時刻,今生寶貴,不待來生,唯有念念珍惜當下,踏實修行,才能真正把握寶貴人生。

 

永遠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人生中沒有假設、沒有如果、沒有可能,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平平常常的小事情。假如你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可以做,那麼就做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吧,給一個可愛的孩子做盡責的父母,給一對可敬的老人做孝順的子女,和你的另一半一起經營溫馨幸福的家。簡單生活一樣美好!

 

人總是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眷戀。但在癡迷之後卻豁然發現,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已慢慢淡忘,成為不能再現的往事。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無奈但又必須去接受,傷心但又必須面對。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學會淡然,把握能感受到的感動,那麼生活就會永遠充滿快樂。

 

如果您是正確的,不要過多地爭辯,把對方逼上絕路,也就斷了自己的退路;如果您是優秀的,不要肆意地賣弄,別人會在您的做作中遠離你;如果您是痛苦的,不要逢人就傾訴,誰都有自己的煩惱,莫把可以成為朋友的演繹成了陌路;如果您是寂寞的,那就在孤獨中慢慢沉澱自己,人生本就根植於寂寞的土壤裏。有時,生活就是一種妥協,一種忍讓,一種遷就。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宜針鋒相對,鏗鏘有力,多彩的生活,既有陽光明媚,也有傾盆大雨。強硬有強硬的好處,忍讓有忍讓的優勢,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審時度勢,適宜而為。妥協不一定全是軟弱,忍讓不一定就是無能。和為貴,有時,遷就忍讓也是一種智慧!

 

奇跡,是不會在容易的道路上綻放的。也許,在所有不被看好,無人嘗試的選擇的背後,會有不曾見到的可能,不曾設計的未知。未知讓人恐懼,引人好奇,也因此證明您的勇氣,成就您的自信。在每個死胡同的盡頭,都有另一個希望的天空,在無路可走時迫使您騰空而起,那就是奇跡。

 

這世上真正屬於您的只有幾樣東西:造過的孽、受過的罪、流過的淚、送出的愛、得過的病、受過的傷、失去的人,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貪婪、嗔恨、愚癡一系列的煩惱。假如您丟掉這些“屬於”您的東西,您會發現自己所剩無幾,甚至一無所求。真真是,來時歡喜去時悲。不如心中無得也無失,也無歡喜也無悲。

 

生活有進有退,輸什麼也不能輸了心情。這世上,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放輕鬆,給自己快樂,也給別人快樂。日出東海落西山,富也一天,窮也一天;月缺月圓到年關,憂也一年,喜也一年;痛也一天,樂也一天,何不快快樂樂過一天;生活不鑽牛角尖,人也舒服,心也舒坦。

 

任何選擇都有缺陷,沒有什麼決定是兩全齊美的。如果您總是希望樣樣占全,那麼您永遠也做不出什麼決定。當您最終按照自己的心意,而不是遵循原有的生活習慣,自己選擇了方向與路途時,就不要抱怨,更不要後悔。一個人只有能夠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留下無悔的足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磨平了自己的棱角。不再為一點小事傷心動怒,也不再為一些小人憤憤不平。我以一種中庸的心態面對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或許這樣很沒志氣,但是,我只是想過一種平淡的生活,安安心心,簡簡單單,可以做一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我如此一個凡人:只希望此生淡然。

 

我們能走多久,靠的不是雙腳,而是志向,鴻鵠志在蒼宇,燕雀心系簷下;我們能登多高,靠的不是身軀,而是意志,強者遇挫越勇,弱者逢敗彌傷;我們能做什麼,靠的不是雙手,而是智慧,勤勞砥礪品性,思想創造未來;我們能看多遠,靠的不是雙眼,而是胸懷,您裝得下世界,世界才會容您!

 

有不少二元論的偽命題,什麼事業和家庭選哪個,嫁得好還是幹得好,形象重要還是能力重要......沒人爭論一棵樹的樹幹和樹皮哪個更重要,也沒人問走路靠左腳還是右腳!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完整個體,生命不斷成長,生活動態平𧗾。人生如此豐富,您怎麼捨得只過一半?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懂得如何讓自己委曲求全的人。剛者易折,柔則長存。伴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應該學會完善自己的個性,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這有點痛苦,但如果想要成功,就要記住:成熟的人做該做的事,而非只做喜歡的事......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只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二大夫,此龜是寧願死後留骨而貴,還是寧願生時在泥水中潛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願活著在泥水中搖尾而行啦。”莊子說:“二位大夫請回去吧!我也願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啟示】您要選擇您自己體驗為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別人認為您應該幸福的生活。

 

大丈夫,恬而無思,淡而無慮。以天為蓋,以地為輿。四時為馬,陰陽為禦。乘雲淩霄,與造化俱。上游於逍遙之野,下游於無垠之門。還返於無極!

 

有一種承擔,叫提得起,放得下;有一種負擔,叫提得起,放不下。向前走,走過那不屬於自己的風景。瀟灑的,不是唯美而是心情;收穫的,不是滄桑而是淡定。因為愛,我們選擇離開;因為恨,我們選擇遺忘;因為痛,我們選擇隱藏;因為還有夢,我們選擇堅強。因為幸福始終在前方,所以,心,永遠在路上。

 

生命,是一段旅途,生活,便是其中的過程,翻山越嶺,還是涉水乘舟,一切全憑自己。走在生活的阡陌中,不必讓自己背負太多,淡淡聽風,才會走的更輕鬆。一些得到,不一定會長久;一些失去,未必不會再擁有。重要的是:讓心,在陽光下學會舞蹈;讓靈魂,在痛苦中學會微笑。

 

一個人,先得受傷才能明瞭,先得跌倒才開始成長,先得丟失才會有收穫。很多時候,就是在跌跌絆絆中,我們學會了生活。實在放不下的時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您就容易明白,您已經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貪婪,時間太少,值得做的事兒太多,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糾纏自己的內心。

 

常常有朋友說:等我老了,就要去環遊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長大了,我就可以輕鬆了,我們總誤以為自己有無限的時間與體力。為什麼不現在就一步一步靠近夢想呢?別老是期望等有空時再接近它。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在活了半生後,卻發現自己成了理想中最不想變成的那種人

 

很多人追求金錢,但實際上,就算您擁有很多錢,百般享受隨之而來,您也不一定真正快樂。希望大家能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一定要建立在物質上。現在人們提倡「低碳」生活,而佛教提倡「低貪」生活,只有貪心越來越少,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欲望,以隨緣心來面對一切。生活在娑婆世間,每個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頓。然而,有的人,身處豪宅,但夜夜輾轉難寐;有的人,四方雲遊,卻席地也能安眠。因為,真正的安頓,是內心的安頓,心若沒有了歸宿,到哪里都是流浪。正所謂「此心安處便是家」,當您真正放下物欲馳逐、放下自我執念,以平常心面對一切時,您才能做到隨遇而安。

 

當別人不斷罵您的時候,反而讚賞他幾句,會讓四周人驚訝,也令對方手足無措。當別人不斷讚美您的時候,反而自損幾句,會讓眾人佩服,也降低自己的壓力。當大家的矛頭對準一人的時候,說幾句公道話,會讓眾人暗地佩服,也讓您結交個難得的朋友。

行善使別人歡喜,也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支持。如果您要成就自己,善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做事,有的人就容易做成,這是他有足夠的善緣;有的人就總是不成功,就是善緣不夠。善緣不夠,大家都躲著您,都不想支持您,您就不好成就自己。當我們積累足夠的善緣,便會少受煩惱干擾,一切事情也都會水到渠成。

 

有時您的身後會中一個冷箭,說明您走在他們前面;您會被他們傷到,說明您走得不夠遠還在他們的射程以內。所以不要停下來解釋自己,要證明別人是偏見,唯一的辦法就是證明自己是對的。為此您需要往前走,更努力,平靜而從容。

 

看過一些好書,聽過一些道理,這遠遠不夠,有時候它會讓您傲慢,甚至變成“老油條”。知道一點就做一點,才能讓它屬於自己,這才是最要緊的。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生活是一杯水,它的味道取決於你的選擇。入世之初,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杯白開水。後來,有人在其中放入了蜂蜜,有人放入茶葉,果汁,鹽…甚至是毒藥。在杯中放入什麼是你的權利,您嘗到了什麼滋味是您選擇的結果。不要怨天尤人,好好善待生活的水杯,讓它保持潔淨和甘甜,生活自然甜美。

 

您不屑一顧的,或許正是他人渴求不得的。學會認清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的心態。如果自己沒有盡力,就沒有資格批評別人不用心。開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閉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幸福的人生活裏不是沒有不堪和瑣碎,不是沒有疲憊和失望,而是不管生活給了多大的泥沼,也要讓生命拔腿出來,也要在心中修籬種菊,怡養內在的優雅和高貴。幸福是一種自我剝離的能力,以及自我生成的能力。生活中,沒有多少幸福是現成的,有幸福的人,只是會幸福罷了。真能做到上善若水的人,必是心性至善至深的人。他們秉承了水的堅韌與靈性,在塵世中靜守一份淨土,待人接物永遠謙和,偶遇知音則被挖掘驚世之情。來時乾乾淨淨,走時了無牽掛,只留下水流過的痕跡-----思想的光輝與偉岸的人性。形如水,神如水,來如水,去如水。乃至上善若水,簡單,亦難易。

 

不要把成功總結為一個具體的目標,成功的人生,是一種煩惱的調和,心裏的平和,悲觀中的柔和,它更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可以說是一種人生的美好歷練。您快樂幸福,您就是一個成功的人。

 

如果一個小孩看見一塊看似美味可口的蛋糕,他會毫不猶豫地表達出來。不過我們這些成年人,這些有文化和成熟的人,我們得想好多關於我們面子的事。當我們想到自己的面子時,我們想到的總是“未來的面子”。儘管這是最簡單的事,反諷的是,這恰恰是我們不去做的一件事情——活在當下。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卻總與真正的幸福背道而馳。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往往只是別人認為的幸福——華麗的外表、顯赫的權勢、豐厚的家產等,卻忘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幸福,終究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聽從自己的內心生活。要知道,幸福其實很簡單,學會享受此刻的擁有,幸福當下即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