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其實我不怎麼去寫太多關於修行與福報之類的文章,因為自感修行尚淺、福報不夠而所悟不深,因而不敢妄論因果福報而亂人視聽,如此則罪莫大焉。只不過,每每與人談天,總會不知不覺將話題往福報上扯。
今日有個修行的朋友問我,為何他修行數年,生活卻未見改變,甚至連老婆都沒娶上。說實在的,要在以前,我必定從其八字命理上判斷問題的根源。不過,今日對他的勸說卻從修行入手。故而,將所言書錄之,以饗有緣。
大凡修行之人,皆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謙卑。這位修行的朋友亦如此。他行年34歲,屬大齡青年,尚未娶妻。據說,他八年前已開始修行,無論佛道,他博採眾長,因而交友廣闊。他家境一般,雙親皆年過花甲,上有一兄,成親多年。唯獨他自己卻成了父母的牽掛。他相貌不錯,除了略顯滄桑,其餘並無不妥。
02
閒聊之中,只聽他講了很多修行理論,也曾親身實踐,但因未曾正式投拜明師,故而至今仍然游身玄門之外。實際上,從頭到尾我都不怎麼插話,他口若懸河,喋喋不休,我也聽得極其認真。只是,我偶爾發現他口無遮攔,後來竟開始說人是非,開始抱怨老天不公,且帶有粗俗之語。他的信息量很大,特別是別人的八卦是非,不知從何處打探而來。
其實,聊著聊著,我似乎看到了他諸事不順的因果。一個人的修行重在真心、誠心,且一絲不苟,無論言行舉止須成為表率,應該以正能量示人,如此才能教化人於無形。八卦是非之語或抱怨之談或許是事實,然而,掛在嘴邊對修行不利,有些事情不可說,有些事情不可多說,否則容易損了自己的德行。天長日久,自己尚未察覺,但福報會偷偷溜走。
修行之人一般不會有大災大難,除非是那些道貌岸然而又沽名釣譽的假修行人。其實一個人修行層次的高低和精進程度可以通過其日常生活看出來。紅塵中修行,免不了要接觸別人、接觸社會,在紛繁複雜的俗世生活中,我們會遭遇很多誘惑,如名、利、財、色等。這些誘惑對修行是極為不利的,嘴上說說能抗拒這些誘惑容易,但若身臨其境時,就未必能自持了。
03
說到修行中的自持,即自律。大多數修行人都是皈依了宗教的,所以,雖然未在宮觀接受各種清規戒律,但日常生活中也須注意自持,儘量做到不該爭的不爭、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作,不該計較的不計較,如此等等;儘量放下欲望,尤其是殺心、貪心和邪淫心,這是最損害功德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紅塵中修行,忌口是容易做到的。道教居士除了五葷之外,對其他肉類並未進行嚴格規定,但既然皈依道教,即不可殺生,亦不可食三淨肉,其他辛味食物易損氣,所以當忌則忌。素食不是不可,但要圓融,如若因為自己忌口而給別人帶來極度不便,這就不太好了。道經講“一切方便是修真”,用在此處雖然不盡合題意,但大意相同。任何修行,皆以與人方便為上。
除了吃之外,修行人還需管住嘴巴。有句話說:禍從口出。此言不虛。除了自身造作的罪孽之外,很多大災小難都與說話有關。話多固然不好,因為很多時候口不擇言,言者無意而聽者有心,少說話可以儘量避免禍事。要說也可以,多多說自己之過,多褒揚別人之功。多讚揚別人,然後保持謙遜,這不是虛偽,而是做人的根本方法。
04
修行人還應該改掉自以為是的毛病。很多人一經修行便開始賣弄自己的學識。聽到點風就把它說成雨,並堅持己見,聽不進別人的話。說實在的,即便修行了,我們也未必比別人懂得多,比如宗教方面,一個普通的修行人對宗教的瞭解未必一個研究宗教的人多。我讀研之前以為自己對道教的研究已經很深了,可跟導師聊完以後才發現他才是道學方面的專家,無論是老莊哲學、葛洪研究、丹道研究等無一不通,而且還常常進行實證。頓時覺得自慚形穢。
修行人還需要時時守心。言行多表漏於外,別人都能聽到、看到,然而,心卻不然。所以,修行就要守住心神,使心不亂,即不亂想。其實,很多人在這方面做得不夠,所以容易心動。比如,突然有一個似乎有利可圖的機會,或者突然看到一個衣著暴露的女孩,心總會往邪處想。須知,一起心動念,問題就來了,即使再裝得若無其事,也無法阻止福報的折損。很多年輕人屢遭坎坷的原因,大多與此有關。所以,做到不動心,不受外物影響,自守內心澄淨,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總而言之,修行中遇到阻礙和坎坷,休怪真師難遇,也休怪修行無用,很多時候,不順與坎坷都是自己造成的,理應積極自查,這樣才能不斷精進。切記不可急於求成,不然修一尺而退一丈,就太不值當了。福生無量。

精進。切記不可急於求成,不然修一尺而退一丈,就太不值當了。福生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