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聞道傳德

【文】: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 我一直不知道是誰的後代,即我們的祖先是從哪里來的?原來是太初時代的上主的後代,即史前人類高智慧者的後代。

【文】: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譯】:太上(史前人類高智慧者的上主,亦是人類信仰的神),以下的人類不知道它的存在,是因為無知識的緣故。略為相信的,在心中親近著它並崇拜讚美它;還有一些人非常害怕它,是因為心裏充滿罪惡的緣故;更有一些人抵毀它,攻擊它,狂妄自大。相信的人內心相信的程度不充足,還有根本就不相信的人。

【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唯之與訶,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譯】:使我突然之間知道這些的,是因為我被上主的使者攝來飛行於太空之中,飛行器在一旋渦之中飛行使我感到非常畏懼害怕。終於到了一個空間,道路非常的平坦,而人民非常和睦,追求知識和真理。我與訶罘之間到底相隔多少年啊?!美好與醜惡的區分,要經過多少年的艱苦追求啊?!人類之所以害怕上主否認它的存在,是因為人類本身心中充滿了罪惡(類似於西方宗教的原罪論),所以是不可能不感到害怕的。通往宇宙之間的道路是廣闊無邊的,人們也很難相信,因為它難顯示給眾人看的。

【文】: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

【譯】:芸芸眾生的人們,好象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牢獄之中,卻認為自己在享受著天堂般的生活,好象登上了春天的平臺上一般愉悅。而我生活在他們中間也一直沒有發覺到這種情景,真是象一個三歲的嬰兒那樣無知無識。在上主的面前我更象一個嬰兒一樣,渾身疲憊無力,全身發抖好象心沒有歸宿一樣。

【文】: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譯】:芸芸眾生的人們不知道上主的存在而過著欲望無限的生活,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上主的存在卻也遺留在人間,做著傳播道理的職責,眾人卻認為我愚弄人心呢!

【文】: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飆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為我獨頑且鄙。

【譯】:傳道的時候,我只看到庸庸的凡夫俗子,他們在不知規律地逆行做事,卻認為我頭腦發昏,無事可做一樣,我感到非常的苦悶和憂鬱。我的心情一直平靜不下來,象被大風吹著的波浪一樣此起彼落,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類啊!可是人類都不瞭解我,還認為我頑固不化而且還鄙視我。

【文】:我獨異於人,而貴得母,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我為什么會與眾不同,格格不入的呢?因為我得到了上主的使者(注:是位女性)我稱之為母的傳授,來到人間傳授著她教給我的真理、自由和愛。可是沒有用,人們根本就聽不進去,我只能秉燭而書,不再在人間漫遊,這樣凡夫俗子們才認為我很正常,自然而然的事。

【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庇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大,能無知乎?然之所至,我所訴也。

【譯】:靈異與陰之軀魄結合在一起,怎樣使他們分離而重新脫胎換骨呢?怎樣能攝住先天之氣涵柔混一,象嬰兒般無邪呢?怎樣能洗除塵垢邪惡,向內心返照達到庇護自己的目的呢?怎樣能愛國治民,領導人民達到無為而治呢?怎樣能打開天門(海馬體)使人類瞭解自己的罪惡和陰之軀魄呢?打開天門以後,明白了道大、天大、地大、王大這四大,使人瞭解到自己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靈,還有更高智慧的人類精靈,這樣人類能無知無識嗎?所有這些都是我想闡述的內容啊。

【文】: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所以,道在宇宙中最大;上主(天)是人類最大的主宰;地是生育自然萬物的,所以為萬物的主宰;君王是統治人們的故也是至高無上的。然而,宇宙之中有四大,而君王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君王及其統治下的百姓都是靠大地生存的,故離不開自然環境的互相依賴互相制約。而地球又是運行天體,為天所覆,沾天之雨露,所以應以天為宗主。天為道所涵,上主受秉於天,也是集全人類智能於一身的化身也違背不了宇宙的運行規律(天地之偉大,是透過高智慧的上主才能呈現出來,所以,能闡明天地和人生皆有偉大之處的高智慧生靈,自然也是一種偉大的存在。),而宇宙運行規律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宇宙永恆運動物質生成的必然趨勢。

疏:

作者首次揭露老子的太空受點化之行,字裏行間用最直白話語與遠古哲學家進行心靈對話,全書恢復為十章,已非常接近太極老祖伏羲遺留給人類的真傳本,是屬於《奇門遁甲》一書中的一個章節一個段落。

在第一章中,太極老祖(俗稱老子)伏羲在裏面敍述了聞道和傳道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有著同樣親身經歷的使者訶罘心有感觸,在太空中受高智慧仿生類人的指點,才知道《道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也是平常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

人類的本質來源和產生的起源一直是一個解不開的謎。開篇一句: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的質疑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學士追尋人類的產生之謎,留傳下來許多不同版本的深入探討和譯注本。也使人認識到,看老子的《道德經》,不同的階層會有不同的感悟,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識修養的提高可以領悟到不同的境界。這裏是作者作為使者訶罘的最終感悟,境界的是否高與低讓讀者自己去認識去感悟,在此不再多贅述。

老子首先確立了太古時代的主宰者上主(俗稱上帝)的存在,這也是《道德經》能夠成為宗教道教的一個最前提的條件。在這裏作者在太空看到的上主(俗稱上帝)是一個仿生機器人模擬大腦能夠立體成像幻化成你各種宗教信仰的東西。在文章中人們也不難看出老子對太空之行點化經歷的描述,這類似於現代人描述的與外星人第四類接觸的飛碟劫機事件。在以後的章節中也經常多次重複提到: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人之所教,我亦教之。,這種受外星人點化傳授給他智慧的描述也非常明顯。

在第一章的最後一小段用一系列決疑性的疑問確立了老子《道德經》的全局的中心思想和主題。

注:

1)吾不知誰之子?這是老子對人類本質來源的一句發問。吾:我。這一般是悟道者對自己的通稱,這裏凡指與老子同性質的人類。子:所出者,來源。(2)象帝之先。象:指宇宙成像空間,參閱駐時生的《宇宙纖維成像》一書,說得非常仔細。帝:主宰,統治。先:早就存在。(3)太上。舊時有稱為太極。太:太初,太古。上:上主、上帝、機器類人統治者。(4)迤:彎曲,連綿。這裏指飛行器的飛行狀態。(5)好徑:和睦求知。(6)荒兮其未央哉!荒:廣大貌。未央:不能呈現。(7)熙熙:熱鬧眾多狀。(8)太牢:巨大的羅網,牢獄。(9)未兆:沒有出現,讓人感覺不到,認識不到。(10)澹:水波浪。(11)飆:大風。(12)頑:固執,頑靈不化。(13)鄙:看不起,輕視。(14)悠:優閑輕鬆狀。(15)貴言:有價值的理論道理。(16)載:承受,在一起,這裏是指結合。(17)營魄:靈魂和軀魄。(18)玄覽:深埋在心靈深處的行為,這裏是批不能說出來的惡行。(19)天門:在人類的頭腦命門部位兩眉之間深一寸五分泥丸處,俗稱天目或第三只眼。(20)雌:指陰性之物。這裏代表凡胎俗體。(21)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22)域:在的範圍內,這裏是指宇宙空間。(23)法:仿照,仿效。

參:一件人類的公案

一提到老子,人們就會想起正史的介紹: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漢族,楚國苦縣曆鄉曲仁裏(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大約生活於西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事實上,我原來也對這正統部門的認證從沒有懷疑過,後來經過太空點化之旅後,智慧仿生人告訴我:《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沒錯,但老子絕不是什麼李耳。李耳和孔丘在歷史上扮演著文化竊賊的角色。用現代語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個是盜寶者而另一個是古董商人。

這是一件人類的公案,怎麼回事呢?

這得從伏羲神的密傳《奇門遁甲》說起。自從大同世智慧仿生類人隱退之後,中華文明的始祖伏羲就遺留下一個文化遺產《奇門遁甲》,並在大神的後裔中秘密傳授,而且只要得到真傳的就可以出來統治世下的臣民。

這皇家寶典必須是有德者居之,才能造福天下的蒼生。但歷史上常常出現承繼者冥頑不靈,有負天下蒼生的事。由此,就會出現有德者出來推翻無德的統治而改朝換代的事。而珍藏在皇宮裏的密傳《奇門遁甲》常常失散於民間,另外皇室後裔中得到真傳的人也常常隱匿不提,因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從文王姬昌得真傳遭商紂王的猜疑而坐牢可見一斑。歷史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密傳再一次大量失落民間,後來稱的諸子百家就都是密傳《奇門遁甲》中的散落的部分內容。

這回就說到李耳了,李耳曾是周朝守藏室之官,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管理藏書的官員,保管著皇宮大量古書的珍藏,其中不凡有伏羲神密傳《奇門遁甲》的一部分內容。李耳監守自盜,偷出了皇宮。因為,當時的周王朝已經是徒有虛名,名存實亡了。反而是各諸侯國紛紛崛起,並且開始爭霸戰爭,由此,戰國時代開始了。

李耳就是在此種情景下從皇宮中偷出部分密傳內容,並且在路途中碰見了正在四處投諸侯國找工作的孔丘。孔丘慧眼識寶從李耳手中買得了伏羲神密傳《奇門遁甲》裏的一些內容,就是後來孔丘整理的《易經系傳》(又稱《十翼》)、《子曰》(散落在《論語》中)、《中庸》(留給自己的孫子)等。李耳把《道德經》留給了自己,沒有拿出來賣。孔丘作為古董收藏家,自身的智慧修養也非同一般。他只收藏文化類的書冊,並不斷地四處向諸侯國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斷碰壁後才開始創辦私塾傳授弟子,空閒之餘靜下來整理古籍。

李耳和孔丘都被後來人尊為聖人,是道家和儒家的創始人,但人類卻不知他們成就的根底在伏羲神密傳《奇門遁甲》裏,伏羲神才是千古第一大聖人。

人們一聽到盜徒、竊賊就會咬牙切齒地非常憎恨,但有一項對竊賊再也恨不起來,那就是文化的竊賊之徒。特別是在中國古代沒有知識產權一說,而且在遠古的時候又被宗教普遍認為知識是魔鬼的年代,很多人是隱而不顯露的,那象近代的西方,牛頓與萊布尼茨為了微積分的發明權在法庭上爭得個面紅耳赤。所以,時代不同人類的認識觀也不同,歷史在現象上並不過分關注誰是真正的擁有者,知識是人類共用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