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髮湯(脫髮方)
組成
沙參30g,白術30g,茯苓30g,澤瀉12g,赤芍30g,青皮12g,黃柏15g,黃精30g,制首烏30g,絞股藍30g,側柏葉30g,川芎12g。
主治
青壯年頭髮油膩,脫髮不絕,將成早禿者。
方義
本病由脾濕肺虛而成。濕傷脾氣,不能散精於肺,肺虛失其治節之能,則油脂外溢,浸漬毛髮,其根不固,易於脫落。氣虛推動無力致血瘀,肺陰虛致燥。
故制方以茯苓、白術、澤瀉、青皮燥濕利濕;沙參、黃精、絞股藍補肺益氣;赤芍、川芎活血布精;黃柏、側柏葉固精製溢;佐制首烏補血,助其新發再生也。
本病虛實並見,濕燥俱存,但其病理之根源為脾虛濕滯,肺燥血瘀皆其標也。
加減
苔薄少津舌紅者,去白術加山藥、知母;大便燥結者,去青皮加枳實、生女貞子;氣虛多汗者,加幹桑葉、黃芪。若頭髮乾燥而脫髮,則系肝腎陰血虧虛而致,又需去茯苓、白術、澤瀉之類,酌用熟地黃、枸杞子、桑椹、女貞子、旱蓮草等以滋陰補血,但活血之藥仍不可少,可以三七、雞血藤易川芎之辛燥。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並忌吸煙喝酒,勿飲濃茶
方歌
生髮湯中絞術苓,芍芎二柏澤黃精。青皮何首沙參入,早禿先期此劑珍。

2、撥雲湯(飛蚊症方)
組成
熟地黃30g,枸杞子30g,女貞子30g,淫羊藿10g,五味子12g,杭菊花12g,楮實子15g,遠志6g,丹參30g,黃芩15g,小茴香12g,神曲15g。
主治
眼外觀正常,自視眼前有異物飄浮,甚者視力下降。本方適用於肝腎虧虛,兼見肝熱血瘀者。
方義
《證治準繩》及《審視瑤函》均載“雲霧移睛”一病,即俗稱之“飛蚊症”也。此與現代醫學所稱的“玻璃體混濁”臨床症狀相似,臨床證候以肝腎虧虛為主。乙癸同源,腎虛則肝不能獨治。肝開竅於目,瞳仁又為腎所司,故肝腎虛則目病叢生。
本方以地味藿貞杞補益肝腎之氣陰,小茴神曲防補藥之滯,並益後天以補先天;丹參活血,芩菊清肝,以疏肝鬱;遠志開竅,以爽心神。
加減
舌暗脈澀夾瘀甚者,加赤芍、紅花;苔膩舌紅兼濕熱者,去五味加蒼術、爵床;苔薄少津夾風熱者,加銀花、麥冬;眼底出血者,加旱蓮草、白茅根。
禁忌
忌食辛辣食物,勿吸煙、飲酒。
方歌
雲霧移睛首撥雲,味丹杞菊地羊貞。芩茴志曲楮煎服,正本清源重腎陰。

 

3、二天湯(糖尿病方)
組成:
人參10g,山藥30g,枸杞子30g,制首烏30g,蒼術30g,葛根30g,地骨皮50g,荔枝核30g,丹參30g,牡蠣30g。
主治
2型糖尿病三消之症不顯或無者。
方義:
本病由脾腎氣虛而致,治療當以補先天之腎和後天之脾為主,故方名“二天湯”。《靈樞•五變》謂“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癉,病也,《詩經•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癉”便是。消癉即機體功能或形質減退之病,以之名2型糖尿病頗為切合。不渴或不甚渴概以“消渴”名之,似嫌名實相違。脾腎柔弱(虛)可致心、肝、肺柔弱(虛),弱及心則血瘀,弱及肝則氣滯,弱及肺則生濕熱或寒濕。
2型糖尿病之所以併發症多,即由於脾腎之虛導致三髒虛而失於運化,於是有血瘀、氣滯、濕郁諸實證出現。其本則虛,其標則實。故治療當以補脾益腎為主,活血、行氣、利(燥)濕為輔。培本則諸髒給養有源,祛邪則諸髒復原有自。
方中以人參大補脾氣,山藥助之;枸杞大補腎氣,首烏助之。此二組藥為方中之君。虛病易寒易熱,故主方遣藥不宜貿入極端。蒼術燥濕助運,葛根生津升陽,相反相成,以調適脾之陰陽,而致和平;地骨皮滋腎清熱,荔枝核溫腎行氣,相反相成,調適腎之陰陽以制偏頻。前組以助人參、山藥之健脾益氣,後組以助枸杞、首鳥之補腎固精,寓扶正於祛邪之中。
此二組藥為方中之臣。丹參活血導滯,牡蠣養陰攝精,一散一收,補而不滯,用以濡養形體,活躍機能,旁助參杞補脾益腎。
此組藥為方中之佐使。方中藥物十味,雖其功效各異,而其眷顧先後二天之德則又“殊途同歸”也。
加減 
口渴者,去蒼術,加知母、生地;易饑者,加黃芪、龍骨;大便溏者,加五味子、澤瀉;大便燥結者,去蒼術、牡蠣,加牛蒡子、女貞子;手足麻木者,加雞血藤、紅花;身癢者,加紫草、僵蠶;目瞀者,加女貞子、楮實子;腳攣急者,加白芍、木瓜。
注意事項:忌食肥甘,減食,勿飲酒,做適宜之體育鍛煉
方歌
二天湯內首人參,山杞烏蒼與葛根。地骨丹參和荔牡,二型糖尿服之靈。

4、祛風化濁湯(痛風方)
組成: 
蒼術30g,黃柏30g,車前仁50g,萆薢30g,土茯苓30g,秦皮30g,威靈仙30g,豨薟草30g,馬蹄金30g,紅花15g,蜂蜜200g(分次對服)。
主治:
痛風急發,出現局部紅腫劇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或脈滑者。
方義: 
本病好發于中年偏胖之男子。其來也速為風,其勢也劇為熱;腫痛限於局部為濕濁瘀滯。故本病之形成為風熱濁瘀侵於患部而致,治當祛風清熱、化濁祛瘀。
方中以威靈仙、豨薟草祛風止痛,黃柏、秦皮清熱解毒,蒼術、車前仁、土茯苓、萆薢化濁除濕,馬蹄金、紅花活血祛瘀,蜂蜜扶正解毒、緩急止痛。現代研究認為,本病為嘌呤代謝異常,血中尿酸增高所致,而現代藥理實驗證實車前仁(草)、萆薢、土茯苓、豨薟草均有增強尿酸排泄作用;蜂蜜為鹼性,可中和尿酸,且可減輕威靈仙、豨薟草對胃腸之刺激。酌古證今,處方無不合拍。
加減: 
口渴心煩,舌紅苔薄者,去蒼術,加知母、百合;劇痛難忍者,重加雞屎藤。
注意事項:
勿飲酒、咖啡、濃茶,勿食高嘌呤食物。宜節制食量,多活動,減輕體重。
方歌
祛風化濁首威靈,蒼術豨前萆柏秦。土馬紅花蜂蜜入,痛風急發有奇能。

5、調壓湯(高血壓病方)
組成
鉤藤30g,桑寄生50g,石決明30g,香附15g,川芎30g山楂30g,枸杞子30g,黃精30g,黃芩30g,夏枯草30g,草決明30g,玉米須30g。
主治: 
高血壓之見頭暈頭痛,睡眠欠佳,脈弦,苔薄白少津,舌暗紅者。
方義
上述病症系由肝氣不舒,經絡拘急,風陽上擾而成。治當鎮肝息風,活血調氣,滋腎柔肝。
方以鉤藤、桑寄生、石決明鎮肝陽之上僭;黃芩、夏枯草、玉米須、草決明瀉肝氣之有餘;香附、川芎、山楂活血調氣,緩經脈之拘急;枸杞、黃精滋水涵木,補母氣以益子。
加減:
舌苔厚膩者,去枸杞,加蒼術;心悸氣短者,去黃芩、夏枯草,加連翹、黨參、刺五加;陽虛身寒脈沉弱者,加附片;陰虛身熱脈弦動者,加知母。
禁忌: 
吸煙、飲酒、動怒、過勞。
方歌
調壓湯中寄石鉤,芩枯草決附芎儔。玉精楂杞為煎劑,乙癸同源鎮瀉柔。

6、調通湯(坐骨神經痛方)
組成: 
赤芍50~100g,雞血藤30g,威靈仙30g,牛馬藤30g,木瓜15g,骨碎補30g,蜂房15g,白術30g,知母30g,牡蠣30g,枳殼15g,甘草15g。
主治:
除椎管內腫瘤外,各種原因所致之坐骨神經痛均宜。
方義
陳修園《醫學三學經》有雲:“痛不通,氣血壅;通不痛,調和奉。”此歷代識痛、治痛之總結,至堪取法。故本方以“調通湯”名之。本病痛在腰下,為肝腎所司之域。肝主筋,腎主骨,故其痛在筋骨也。其人必肝腎先虛,經絡阻滯,血行不暢,鬱而為痛。
方以赤芍、牛馬藤、靈仙、木瓜舒經活血而能止痛;蜂房、雞血藤、骨碎補補肝腎而兼活血;牡蠣滋陰散結,知母滋陰止痛,二藥共制靈仙、蜂房、碎補之剛燥,庶可使剛藥不傷陰,柔藥不壅滯;白術、枳殼、甘草健脾胃,運中陽,間接補肝腎之虛,助治病本。
方歌
調通湯內芍靈雞,瓜骨蜂牛白術知。牡草調和推枳殼,陰陽攻補一方持。

7、複顏湯(白癜風方)
組成:
熟地黃30g,黃精30g,黃芪50g,紫草30g,赤芍30g,鬼針草30g,陳皮12g,蟬蛻12g,白術15g,麥芽30g,甘草10g,大棗30g。
主治:
白癜風。
方義:
本病由氣血不調,血不營膚而成。治當以調氣和血,健脾補肺為法。方中以黃芪、陳皮補氣行氣,熟地黃、赤芍補血活血,使氣血調和、營衛健運。白術、甘草、大棗、麥芽健脾益胃,以資氣血之源;黃精、蟬蛻補肺引經,直滋病損之所;紫草、鬼針涼血活血,以清血分之滯。方名複顏,欲使白滑之皮複為黃澤之皮也。
禁忌
忌辛辣醃鹵食物、濃茶。
附注: 
外用陳皮30g,蜂蜜60g,白酒300g,泡3天后搽患處,每日2~3次。
方歌
複顏湯內地蟬針,紫麥黃芪術芍精。草棗陳皮同一劑,癜風服此效堪珍。

8、掃毒湯(帶狀皰疹方)
組成:
荊芥12g,銀花15g,連翹30g,鴨蹠草30g,赤芍30g,土茯苓30g,黃精30g,神曲30g,枳殼15g,甘草10g,蔊菜30g
主治: 
帶狀皰疹,脈弦,舌紅(或暗紅)苔黃或白膩者
方義: 
本病因感染皰疹病毒而成,中醫辨證分析,系由濕熱毒邪侵襲局部皮膚而致,且好發於中老年及體弱、疲勞之人。治療宜遵仲景“瘡家不可發汗”之訓,以解毒、除濕為主,活血和中為輔。
方中荊芥、銀翹清熱解毒,以挫其火熱之焰;蔊菜、赤芍涼血解毒,並具活血止痛之功;鴨蹠草、土茯苓燥濕解毒,濕去則熱勢孤;黃精、枳殼、神曲、甘草健脾和胃,扶正以抗病邪。

附注
用青黛適量,調蜂蜜搽於患部,每日2
方歌
掃毒湯中荊芥銀,鴨翹蔊赤草黃精。土苓枳曲同煎服,帶狀皰疹即此尋。

9痛經湯(痛經方)
組成: 
當歸30g,川芎30g,赤芍30g,香附15g,蒲黃12g,蜂房12g,水蛭15g,甘草12g。

主治: 

痛經。
方義: 
本病由血瘀氣滯,經行不暢而成。治當以活血行氣,化瘀鎮痛為法。方中當歸、川芎、赤芍、蒲黃活血,水蛭化瘀,蜂房活絡止痛,香附調氣止痛,甘草緩急止痛。標本兼顧,用之屢驗。
服法:
於月經欲至或剛至時服12劑,痛止停服,不必盡劑。連服34個月經週期。
加減
劇痛不可忍者,倍赤芍、香附,更加醋炒玄胡30g。
禁忌:
觸涼受冷
附注: 
如有感染性炎症或其他婦科疾病,經後應積極治療,痛經方可完全治癒。
方歌
痛經湯內芍歸芎,香附蒲黃草蛭蜂。劇痛還須增芍附,玄胡醋炒有奇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