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裏有句話說:“命由己造,福自我求”。
這句話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種下的。我們的宇宙就像一塊巨大的土壤,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播種,種下什麼,就收穫什麼。
接下來將與大家分享22條種子法則,通過這些法則,你無需依賴運氣,就能輕鬆種下幸福的人生和成功的事業。
性質相同
種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穫什麼果實。想要什麼,就必須先種下與之相符的種子。如果種子與期待的結果不匹配,是無法得到想要的結果的。
需要錢財:就要種下錢財的種子(把錢財佈施給更貧窮的人)。
需要健康:就要種下健康的種子(幫助他人獲得健康)。
需要和諧的夫妻關係:就要與他人處好關係(傳授和諧之道)。
需要子女有德:就要以身作則,種下德行的種子。
總的來說,五福臨門的人生都是播種的結果。如果只是隨意種植而不考慮種子的存在,土地是不會自發長出果實的。
因此,上班族不能將工資全部花光做“月光族”,而要留下一部分作為種子,這就是自然規律。
數量不等
“春種一粒米,秋收萬顆苗”,“一粒落土百粒留,一文舍出萬文收”,這些都說明瞭“小因大果”的道理。
就像把一粒小小的西瓜種子埋在土裏,將來可以長出很多大西瓜,而大西瓜裏面又有許多西瓜種子,不斷迴圈播種,就能持續收穫果實。
例如,有緊急病人需要去醫院,問路時若遇到指錯方向的人,可能晚了十分鐘就會失去生命。
同樣,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對學生都有極大的影響:學生可能因為一句鼓勵而充滿自信,也可能因為一次無端責駡而失去信心。
這無意中的一句話,就種下了一個結果——這就是“小因大果”。
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每一顆種子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和潛力。通過有意識地種下積極的種子,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迎接更加美好的人生。
種子要真
想要收穫滿意的果實,首先必須確保種子的真實性。假如種子不真,便無法得到理想的結果。要獲得財富,首先需要理解財富的真正含義;
要獲得健康,也必須瞭解健康的本質,然後再去播種。
我們必須遵循一個次序:先獲得常識,再理解規則,最後掌握技術。只有在理解這些之後,才能一步步達到圓滿的結果。我們清楚播種的季節和規則,才能種什麼得什麼。
如果我們以真誠的心幫助他人成功,讓他人因我們而受益,我們也必然會取得成功;
埋的要深
生命的成長規律和財富的獲取規律相似。我們佈施、行善,實際上就是在種下財富的種子。
如果我們做了好事後四處宣揚,就相當於把種下的種子從地裏拔出來,這樣自然無法開花結果。
明白這一點後,我們做善事時就不會渴望他人的知曉,因為會有更多的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做壞事也無需心慌地躲藏,因為終有一天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先種後收
播種的那一刻,就如同是春季。春天播種,秋天收穫,這是自然規律。所以我們想得到什麼,必須先給予什麼,哪怕是要“忍痛割愛”也要播種出去。
播種和收穫不在同一個季節,若捨不得播種,就永遠沒有收穫的季節。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是在播種,如果我們能對所有人都非常尊重,尤其是對社會地位較低的那些人,如保安、清潔工、送餐員和快遞小哥。
不久後(一般不超過三個月),我們就能明顯感受到變化,比如在參加聚會時,他人會比以前更尊重我們。
因為當我們時時想著怎樣利益他人時,就是在播種善良的種子,為自己積累福報,種下了獲得他人尊重的因。
時間錯後
種子成長需要時間——這就是“時間差”。時間差的存在,往往讓我們難以分清事物的表像與真相。
種下的種子不可能馬上發芽、開花、結果,它需要經歷一系列過程。那麼,如何讓善種快速結果,如何徹底消除惡性的種子?
首先要懺悔我們曾經種下的惡種子(慳貪、吝嗇、占小便宜等);其次,我們要持續不斷地種下富貴的種子,隨時攜帶種子,遇到福田及時播種,尤其要盡心盡力幫助那些比我們生活還艱難的人。
感恩是澆水
感恩生命中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以及我們幫助過的人,就如同在為我們的生命之樹澆水。沒有感恩就如同沒有水,種下的種子也無法生長。
學會感恩,時刻掛念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才能獲得富貴長壽。感恩的本質,就是在給自己的生命之樹、財富之樹、健康之樹、夫妻和睦之樹澆水。
祝福是施肥
要讓我們的生命之樹茂盛,除了澆水,還需要施肥。因此,在種下種子之後,還要給予對方祝福。祝福就像施肥,讓我們的善苗茁壯成長。
看到乞丐時,可以默默祝願他餐餐有飯吃,不再挨餓,並早日理解財富的真諦;看到農民時,希望他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看到流浪的小動物,希望它們能找到安全的家園。
對身邊的人生起祝福之心,就相當於在給善苗施肥,特別是多祝福比我們生活富足的人。願意祝福他人時,天地會實現我們的祝福。
怨冰毀苗
種下善良的種子後,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抱怨,就像冰雹砸在剛發芽的善苗上,使其失去生機。抱怨如同在給惡苗施肥,助長惡苗的生長。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抱怨是一劑毒藥,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觀察身邊的人,愛抱怨的人和積極陽光的人各自過著怎樣的人生?
我們要選擇成為哪種人,過怎樣的生活?是選擇抱怨還是選擇積極陽光,取決於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
怒火燒林
我們的好事如同一片功德森林,而憤怒之火則會立刻燒光這片森林。所謂的“火燒功德林”即是如此。
人有七情六欲,發怒在所難免,但隨意的怒火如野獸出籠,會傷人於無形。看守好自己的負面情緒,謹慎使用發怒的機會,這是修養,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負責。
認錯鬆土
種下種子一段時間後,土壤會板結,莊稼也會枯萎。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像土壤一樣,時間久了就會板結。
如何防止板結?我們要學會鬆土——彼此認錯。與身邊人關係緩和後,生命之樹的根才能得到滋養,生命之樹才能枝繁葉茂、花香果美。
磨礪自我,成就不凡
在成長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被問及:是茂密的森林還是清爽的草坪更適合種子的發芽?而答案往往是顯而易見的。
就如同我們的生活,若要讓財富、健康和幸福之樹茁壯成長,我們需要不斷進行磨礪和清理。
總結成功人士的經驗,他們往往先通過“除草”(清理雜草、改過自新),然後通過“鬆土”(改正錯誤行為、修復關係),最後再播種種子(奉獻、回饋)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種不斷努力的過程,是成功的基石。
我們要與過去的自己告別,接受、轉變、提升。只有在面對任務時勇於擔當,在功勞面前謙遜,我們才能種下成功的種子,收穫豐碩的果實。
另一種“除草”的方法是,將夢想轉化為理想,理想轉化為目標,再將目標轉化為行動計畫,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成為一個謙虛、利他、有擔當的人。
農夫有三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農夫,而我們的行為、語言和心念則是我們播種的種子。
我們的心靈就像是土壤,而我們對他人的善行則是為他人播下的種子,當我們讓他人受益時,自己也會因此而收穫圓滿的果實。
如果我們的行為、語言和心念不圓滿,那麼我們就無法種下圓滿的種子,也就無法收穫圓滿的果實。
因此,要想擁有美好的生活,就必須成為心靈圓滿的農夫,播下美好的種子,讓它們在美好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福田六種
福田被分為六種:天、地、君、親、師、眾。
“天”代表時間和規律,我們要學會尊重時間和遵循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實現天時地利。
“地”則是指物質和空間,我們要善待自己的物質財富,讓其發揮最大的價值。同時,我們也要尊重自然規律,順應地球的節律,實現天時地利。
“君”代表領導,領導者的存在是我們大公無私的表現,我們要尊重領導,服從領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共同的目標。
“親”指的是我們的親人和祖上,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因為父母是我們最好的福田,只有孝敬父母,我們才能得到福報。
“師”是指教導我們的人,無論是老師還是其他給予我們經驗教訓的人,我們都要感恩他們的教導,學會從他們的教誨中汲取經驗,讓自己不斷成長。
“眾”代表我們遇到的所有人,我們要竭盡所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是我們的福田。
當我們伸出援手時,我們的心靈也會因此得到淨化,我們的種子也會因此得到滋養,最終,我們的財富之花將在善行的澆灌下綻放。
按圖索驥
要想得到什麼,先給出去什麼;付出什麼,就會收穫什麼,這是生活中的一條簡單而重要的真理。
在人生的地圖上,成功的路徑中央有一個“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必須先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目標。這就是“先付出後得到、先播種後收穫”的法則。
要注意,種子雖然性質相同,但數量卻各不相同。
首先,對於員工而言,讓員工獲得收益,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回報而且,如果員工遭受損失,你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因此,我們必須清楚地瞭解這種因果關係,不要算計員工,而應該是幫助員工計算。
其次,對於客戶來說,無論經營何種業務,都必須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誠實守信、貨真價實、明碼標價,這才能真正帶來財富。
當客戶獲得利益時,我們也要確保供應商能夠得到利益,我們必須無條件地幫助平臺企業賺取利潤。
我們播下的種子就越多,我們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回報。
條件具足
在“種子生長規律”中,陽光和雨露是種子生長成果實的必要條件。同樣,我們的財富法則也需要類似的必要條件。
例如,你曾經慷慨助人,如今在困境中,會有人伸出援手幫助你,這個人就是你成功所需的必要條件。
換句話說,你所播下的種子需要通過某個事件或某個人的參與才能結果,這個事件或這個人就像是種子生長所需的陽光和雨露,也是種子生長的必要條件。
只有當因緣和條件同時具備,我們才能確保一切順利。
一日三參
“一日三參”即“吾日三省吾身”,意為每天反觀自己,對當天的所做所為進行總結。
我們的智慧在這不斷反思、清理和播種的過程中不斷增長。
重複播種
完成前面所有步驟後,如果沒有持續重複播種,一切也就無濟於事。就像農民播種一季豐收後,如果不繼續播種,來年就不會有收成。
只有持續播種,才能重複收穫果實。
因此,行善最重要的是時刻為他人著想,這樣我們就能在無意中不斷地幫助他人,實現重複播種的目標。
植入人心
天之力莫大於日,地之力莫大於電,人之力莫大於心。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應該讓他人感到愉悅,這樣才能產生巨大的力量。
因此,我們不能敷衍地播種,最重要的是用真誠之心去利他,因為只有真心才能征服人心。
無相無量
《金剛經》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行佈施,其功德無量無邊。
”這意味著在做好事時,要儘量去除自己的私心,不要總是牽掛著自己曾經做過哪些好事,給誰什麼東西等等。要把這些行為當做是自己的本分。
佈施的最高境界是三輪體空,即:
無我(放下“我”在佈施的念頭)
無他(放下幫助的對象)
無物(放下所佈施的物品)
我們要本自善良、自然天成,在不動聲色中,將利他、行善、佈施、供養形成一種常態與習慣。
無財七施
當物質匱乏時,我們仍然擁有七種天賜的佈施:
眼施:用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
顏施:以樂觀、陽光的面貌待人。
身施:以清潔而端莊的儀容待人,同時在行動上幫助他人。
言施:以溫和的語氣待人。
心施:用真心待人。
床座施:主動把自己的床、座讓給他人,也包括放下自己的名利。
房舍施:以潔淨的房子接待訪客。
以上七種佈施都不依賴於外在物質財富,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如果我們將這七種佈施變成生活習慣,就能獲得無盡的福報。
百分之百
種下成功的種子後,再投入百分之百的信念、百分之百的精力、百分之百的開心,並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我們就一定會收穫百分之百的成功果實。
不再需要碰運氣,我們就可以主動地駕馭生命,享受命運。只要按照以上二十二條法則去實踐,沒有人不會成功。
“種子法則”的農耕四部曲:
1. 培育圓滿的種子。
2. 尋找福田。
3. 慷慨播種。
4. 冥想祈福。
這22條種子法則,再加上四條農耕的程式播種而來。只要按照這個程式去做,我們就可以獲得豐盈的財富。
- Dec 07 Sat 2024 15:39
錢是有靈性的,學會頂級的聚財方法,你會越來越富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