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不通是導致婦女不孕的一大致病因素,其證型有多種多樣,作者選取了自己治癒的3個病例,教給我們治療的方法。注:文中提到的穿山甲,已在20版藥典中除去。
輸卵管不通治驗
輸卵管不通的患者,臨床上表現為腹部脹痛,帶下增多,腰尻酸痛,月經不調,不孕等症。多由於肝鬱氣滯、血瘀內阻、寒濕凝帶、痰濕阻滯、濕熱瘀阻所引起。
筆者近年來治癒數例。現根據不同類型,摘錄3例介紹如下:
1
××34歲,職員。門診號:79/195290。月經185/26),經量中,經色紅,有時夾血塊。經前兩乳脹痛,經行則痛止。少腹兩側時感隱痛,有牽拉感,經行時腹痛加劇。平時心煩易怒,經行更甚,腰尻酸楚,且有帶下。婚後6年不孕。1973年行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術,報告為兩側輸卵管壺腹部不通。苔薄,脈細弦。測基礎體溫呈雙相曲線。查外陰發育正常,已婚式,陰道壁未見異常,宮頸光,宮體後位元元略小,附件未觸及異常。兩側乳房未見異常。
治以活血祛瘀、理氣止痛、軟堅散結。
基本方藥:當歸9克、丹參15克、白芍15克、蘇木9克、血竭6克、香附15克、穿山甲12克、路路通9克、海藻帶(各)9克、延胡12克、川貝4.5克、炙乳沒(各)4.5克。
加減法:月經週期中,基礎體溫上升時(相當於黃體期),去川貝、血竭、延胡,加陽起石、菟絲子、仙靈脾等升陽補腎之品。月經前期去乳沒、川貝,加烏藥、橘葉核等疏肝理氣藥,以消乳脹。

患者主要症狀為少腹隱痛、心煩易怒、經前乳脹,根據經絡循行,乳頭與少腹為肝經所過。氣滯血瘀,瘀血阻於脈絡,不通則痛,故用當歸、丹參、白芍、延胡、蘇木、炙乳沒之類理氣活血,祛瘀止痛。該類藥物自始至終應用。由於瘀血阻滯,日久則堅而難消,須配軟堅散結之川貝、海帶、牡蠣等以協助祛瘀之力。脈絡閉塞,用路路通、鵝管石、穿山甲等通絡。女子以肝為先天,再配合月經週期治療,經前加重疏肝理氣之品。服藥5月餘,諸恙已除,最後妊娠足月分娩。
2
××38歲,技術員。門診號:348161
月經每月提前來潮,經行量少不暢,經前乳腹脹痛,心煩易怒,形體越來越胖,腰酸足跟痛,性欲淡漠,面目浮腫,帶下色黃。婚後8年未孕。1972年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報告為左側輸卵管可通過少量碘油,右側不通。1974年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報告為兩側輸卵管阻塞不通。苔薄邊有紫點,脈細弦。基礎體溫呈雙相型。查外陰發育正常,已婚式,陰道壁無異常,宮頸光,宮體中位,偏右,正常大小,附件兩側均增厚,明顯壓痛。兩側乳房未見異常。
治以活血祛瘀、清熱解毒、調經止痛。
基本方藥:當歸9克、丹參12克、澤蘭瀉(各)9克、炙乳沒(各)4.5克、紅花9克、延胡12克、香附12克、紅藤15克、敗醬草15克、蒲公英30克、白術芍(各)15克。
加減法:腹痛劇時重用清熱解毒之品,如半枝蓮、紫花地丁、銀花、連翹,酌情減少活血化瘀之藥。經前乳脹,著重疏肝理氣調經,加用穿山甲、路路通、烏藥等。活血祛瘀藥用一段時間後,應配用海藻、黃藥子等,以軟堅散結、祛痰消癭。腰酸乏力加寄生、川斷、菟絲子等補腎健腰,加黨參、黃芪、白術、淮山藥等益氣健脾,以扶正。

《靈樞百病始生》雲: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患者氣滯血瘀,瘀阻腹痛,沖任失調,經水不暢,當以活血祛瘀調經之法,用當歸、丹參、紅花、延胡、炙乳沒、香附治之。腹痛已久,帶下色黃,瘀久化熱,濕熱蘊毒,阻于下焦,當予清熱解毒之劑,紅藤、敗醬草、半枝蓮等均可加減應用。全方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以通為用,相得益彰。病久瘀重,癥瘕積聚,一時難攻難消,加用軟堅散結、祛痰消癭之劑,以助祛瘀之功;久攻必傷正氣,扶正以助消瘀之力。如此前後共治療8月余,患者腹痛基本消失,月經正常,沖任調和,以後妊娠足月分娩。
3
××31歲,職員。門診號:76/37926
月經週期正常,經行淋漓不暢,10余日方淨,經前兩乳及少腹脹痛,性情煩躁,平時腰尻酸楚。結婚3年未孕。1977年行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術,報告為右側輸卵管不通,左側通而欠暢。苔薄,脈數。基礎體溫呈雙相型。查外陰發育正常,已婚式,陰道壁無異常,宮頸光,宮體前位元元較小,附件右側陰性,左側增厚伴壓痛。兩側乳房未見異常。
治以疏肝理氣、活血祛瘀、補腎調經。
基本方藥:當歸9克、丹參15克、澤蘭9克、紅花9克、橘葉核(各)9克、小茴香4.5克、雞血藤15克、赤白芍(各)9克、仙靈脾15克、生地9克、鎖陽9克、狗脊15克、桂枝6克。
加減法:經前加用香附、丹皮、延胡以疏肝調經。腹痛劇加紅藤、半枝蓮、乳香、沒藥等。經水淋漓加用附子、肉桂(可用桂枝代)溫補腎陽,鼓舞腎氣。扶正加用黨參、黃芪、白術、淮山藥等。

葉天士雲:久久勞怒,肝木內震,脅中少腹皆肝脈遊行之所,氣凝聚為脹,聚久結形為瘕疝。患者乳脹腹痛,附件捫及增厚,故用當歸、丹參、澤蘭、紅花、香附、橘葉、橘核、雞血藤等疏肝理氣、活血祛瘀,又防疏肝香燥之品傷陰,故用生地、白芍等。古人雲酸甘化陰,白芍斂肝陰、瀉肝陽。橘葉、橘核、小茴香、荔枝核之類又是治療肝寒血滯、經脈受阻之要藥。腰為腎之府,腎為沖任之總司、生殖發育之物質基礎,以仙靈脾、狗脊、鎖陽、川斷、菟絲子等補腎益沖任。經水淋漓不暢,日久腎氣受損,用附子、肉桂鼓舞腎氣,調理沖任而止經漏。清熱解毒之紅藤、敗醬草、半枝蓮等使炎症消退,與活血化瘀藥一起配用,加強祛瘀之功,以利病情好轉。如此治療6個月,腹痛止,經水調。爾後妊娠足月分娩。
體會
1.輸卵管阻塞不通,根據其臨床表現皆為實證。《女科經綸》曰:善治癥瘕者,調其氣而破其血,消其氣而豁其痰。據此理論,筆者認為應以疏肝理氣、活血祛瘀為大法。乳房與少腹脹痛為肝經之症,當予疏肝祛瘀,且開始劑量應大,使瘀阻鬆動,繼則軟堅散結,使瘀阻變軟易散。腹痛劇、觸及附件增厚者說明炎症劇、瘀阻亦重,除用活血化瘀外,當加用清熱解毒之品,甚至劑量亦可加大。據有關報導,活血化瘀藥能降低炎性組織的滲透性,並促進炎症的吸收,配用清熱解毒之品可加強抑菌和減毒的作用。總之,理氣活血、祛瘀止痛、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等為治療輸卵管不通之大法,具體應用可根據病程、病情而加以選擇。
2.根據月經週期,用藥大致分3個階段:(1)平時用藥:以疏肝理氣、活血祛瘀為主,配以軟堅散結、清熱解毒。(2)基礎體溫上升之黃體期:加用補腎壯陽之品。(3)行經期或行經前期:月經多者少用活血祛瘀,月經少者多用活血祛瘀藥,經行乳脹予疏肝理氣通乳絡。如此按患者的月經週期予以調理,有助於輸卵管的疏通。
3.攻補兼施:本病以實證為主,治則應在攻克,但又應如《女科經綸》所雲:不可猛攻以傷元氣,寧扶脾胃氣,待其自化。另外筆者觀察到,多數輸卵管不通患者,在連續用藥的頭3個月,腹痛一般不會減輕,甚至反而加劇,此為藥物克伐之故;待輸卵管疏通,則腹痛大減或消失。由此筆者主張:一方面,堅持用藥不能間斷;另一方面,攻克過久,應掌握時機予以攻補兼施,這樣才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治療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