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般神通皆小術
唐朝延載元年,京城來了一個女人,自稱是聖菩薩,此人為求名聞利養,顯現各種神異,尤其具有他心通,可知道對方心事,一時之間轟動了京城。消息傳到武則天耳中,女皇便召見她,且試驗其各種神通皆靈驗,因此便請這位聖菩薩住在宮中接受供養。

此時亦有一位大安大師來到京城,武則天也恭迎他入宮問道,並令那位自稱聖菩薩的神通者,與大安大師見面,武則天更親自介紹她的神通事蹟給大安大師知曉。

 

大安大師就問那位神通女人:“聽聞你有神通,且擅長他心通,你知道我的心現在在哪里嗎?” 女人即時作答道:“你的心現在在塔頭相輪的鈴中。”稍待一會又問她說:“我的心在哪里呢?”其又答道:“你的心在兜率陀天內院,聽彌勒菩薩說法。”不一會兒,大安大師又問她說:“我的心現在在哪里?”她又答道:“現在在非想非非想天中。”三次都被答對,武則天非常高興,並讚歎她真是一位聖菩薩。

 

又過了一會兒,大安大師再次問她:“我的心此刻在哪里?”這位自稱是聖菩薩的女人,竟毫無所知而答不出來。大安大師厲聲呵斥她說:“你還敢自稱是聖菩薩!我的心安置在阿羅漢地,你就已無法知道了,如果在菩薩地,或者在諸佛地,你又如何能知道呢?”這位自稱是聖菩薩的女人,終於在大安大師的銳言下現出原形「野狐精」,倉皇慚愧而去。

 

注:

1.神通常是修行者熱衷追求的,且喜好以神通大小,來評斷所拜師父能力的高低,由上可知,若以此為擇師條件,您就有可能已拜到擅長使用魔通、鬼通的外道邪師為師而不知呢!

2.學佛除了要有正知見,還要有「對境不被迷惑」的定力才行,晚節不保、功虧一簧,更是遺憾終身,修行者不可不慎!

 

二、未證謂證、轉世為牛

 

梁武帝虔信佛教,拜當代高僧志公和尚為國師,皇后亦受到武帝的影響,亦拜雲光和尚為師。雲光卻是又飲酒又食肉。一天,皇后請雲光和尚為其講經說法,雲光又飲酒又食肉一番....國師志公問他:“你出家為的是什麼?既現出家相,為何不持戒修行,了脫生死?你現為皇后講經說法,應自莊重,何以飲酒食肉?”


雲光答說:“我不齋而齋、食而非食也。”


後來雲光死後,福報消盡轉世為牛。有一天,志公和尚為武帝說法來到了一處地方,見到這只牛(雲光)拖著車子,志公便叫著他的名字:“雲光!”牛抬頭視之。志公對他說:“你現在何不對大家宣說‘泄而非泄’?”牛聽後淚下如雨,終觸犁而亡,志公即為它超渡一番!此乃未證謂證,而犯戒淪落畜牲道。

 

三、弟子眾多不一定是聖者

 

逢此物欲橫流、廣告媒體發達的今日,學佛修行,決不能以為其弟子眾多,聲名遠播,就認他是成就者:須知佛陀告誡弟子四依法中之‘依法不依人’:亦即皈依學佛依止於說法者,要合乎佛陀正法。絕對不可以其外貌莊嚴或神通廣大、弟子眾多,廣告、知名度最大,就盲目皈依,如此將是自毀慧命的行為!

 

《雜譬喻經》曾有這麼一段故事:從前有一比丘,因破戒而被排斥、擯棄,正當其懊惱、悲歎哭泣行走之時,適逢一鬼,此鬼犯法,也為昆沙門天王所摘棄。鬼問比丘:“你有何事哭泣而行?”比丘答說:“我破戒違犯戒律,被眾僧所排斥。一切檀越(施主)所供養的全部失去。而且惡名到處被傳播,因此愁歎、哭泣啊!”鬼告訴該比丘說:“我能令你惡名聲消失,並且得到很大供養,你可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讓你在空中行走。人們只能看見你,而看不到我,唯你若因此得到大供養,應當先供養我。該鬼就扛此比丘,於其先被擯棄的聚落上空行走。


此時聚落人們見此景象都感驚奇,而認為該比丘確是行道聖人。輾轉傳言:“眾僧不應冤枉擯棄得道聖人。”於是村人皆異口同聲呵責該寺眾僧,並且恭迎此比丘住於寺內,因此得到大供養。


此比丘則不違其誓約,將所得衣食諸物先供養該鬼。另有一天該鬼又擔此比丘遊行空中之時,正值昆沙門天王官屬巡遊,鬼見司官大感驚怖,馬上捐棄比丘,奮力逃走,此比丘因此墮地而死,身首碎爛。

 

寶藏論雲:神通有四種。

一曰妖通:如狐狸老變,木石精靈依附之類。

二曰報通;如鬼神逆知,神龍隱變,或夙世所修天眼未成,今世童年視聽特異者之類。

三曰依通;如乘符往來,藥餌咒水,以及放光引神,必有所依藉等類。
此三者假名曰通,實非通也。以不究竟,且必退轉故。

四曰神通;計有六,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盡通,前五計雖名通,有究竟不究竟二種。無道者,不究竟,終必退轉,並有危險,顛狂成魔,墮大地獄。

 

由上可知所謂‘有神通’的人,不一定是成就聖者,更可能妖魔鬼怪附身而不自知呢!佛陀于法華經中說:“未得謂得,是大妄語業。”‘未得謂得’亦即自己尚未得道,但是為貪供養,便告訴他人說自己已得道,說法時自已身上會放光,天龍八部都會來聽,會驚天動地......殊不知佛陀嚴厲地教導我們,不可顯異惑眾。佛陀曾說:比丘,不應於俗人前現其神力,若顯現者,得越法罪,若對俗人現神通者,得惡作罪。無犯者,為顯聖教,現稀有事,自陳已德,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調伏故,雖現無罪。”

謂修行者須注意‘心調伏’三字之意義。亦即顯現神通者,若無法讓對方‘內心清淨無染’就是不合乎戒律,得越法罪。由此點可知學佛修行者,若因見其師父顯現異能、神通,或聽推薦者言其師父神通廣大方進去者,不妨退一步想,‘因這樣的因緣而皈依學佛,我內心依舊平靜否?!’

若沒有,甚而熱衷於追求各項感應、神通,那就表示自己所皈依的並非明師,反而有可能就是佛陀所雲:“末法時代,外道、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數。”修行者焉能不慎之?!

佛陀設教,是為了教導眾生‘離惑證真’、‘回歸本性’。‘詐現異象、神通’來吸引眾生,便會使初學者因不解道理,而鑄下‘道未得,神先亂’的後果。


所以縱然已得宿命通或其他神通者,還是要隱藏這種凡人所無法理解的境界......比如賓頭盧尊者,為了得到一隻掛在半空中的缽,在俗人面前現了神通,便被佛陀喝斥一頓。另蓮花色比丘尼,在佛前現作轉輪王身,也被佛陀呵責了一頓 ‘矜誇無德’ 拜師學佛不可不慎啊!

 

四、佛學不等於學佛,相貌莊嚴亦不等於成就

 

佛陀有一弟子名調達,侍候佛陀有廿四年之久,有一天佛陀對調達說:“弟子呀!您很會說法,口若懸河,但是並無實際修行證量,不能證得明心見性之悟境,則對修道無益呀!”調達對佛陀所說的不能接受,怒說:“我外表看起來相貌莊嚴,又很有佛學知識,與你並無不同,只是你身上散發出一些光輝,是我所沒有的,我恭敬承事你長達廿四年之久,而你並無任何微妙修持之法傳授與我,唉!你實在只不過是淨飯王(佛陀之父王)不肖的兒子啊!”調達說完後,就離開佛陀的僧團,當時道場諸弟子,並不因為調達對佛陀之不敬,而心生譭謗,反而對佛陀更加尊敬,而來皈依的弟子也愈多。

過了不久調達回來詢問阿難陀,問佛陀說了些什麼?阿難陀回答說:“佛說您七日後當死,死後將墮餓鬼。”調達不相信,連續六日不吃東西,結果口渴腹大。佛陀知道後,趕去救他,其始終背向佛陀,不願與佛陀相見,最後佛陀用聲音教他修法,調達卻以手掩耳朵,不願意接受佛陀好意教導,終於墮入惡趣。

 

五、學佛不實修實證,僅是戲論,不能了生死。

 

《大莊嚴經》裏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家修行,其兄精進修行,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位,神通具足,弟弟出家後,由於日夜精研教理,終成為著名的法師,到處講經說法,不遺餘力。有一天其阿羅漢哥哥對他說:“法師!你應該如法趕快修持,不可只顧忙著空談佛法啊!”法師弟弟回答說:“尊者!我明天就開始修行。”阿羅漢哥哥再次向他說:“法師!難道你沒有聽見佛陀說:修行要像救火燒頭髮那麼急切嗎?”

其兄又向他說了很多教誡的話,他總是說:“是!是!是!尊者說的確是真理。”唯明天又過明天,他始終沒有如法修持,不久,這位法師忽然身患重病,恐命將終了,此時才後悔說:“我信奉佛陀的教法,那真是大光明的法燈,而我卻是一位最無明的人,連自己都不能自照了:以不能自照的緣故,以後恐將永遠沈沒於生死苦海中。”

因此心懷大恐懼,懇求阿羅漢哥哥說:“尊者!由於我的愚疑,不聽從您的教誨,如今病重將要命絕,願兄垂湣拔濟,令我遠離大苦。”法師說完後即命終。其兄以天眼觀之,知道他還生在人間,即常去探望。後來有一次,其乳母抱這小孩來到阿羅漢的住處,由於失手撲地,把小孩的頭撞在石頭上,這小孩大發嗔恚心後,即舍生命而墮於地獄中,是時,阿羅漢又以天眼觀察,看見他生於地獄中,受大苦報,即歎氣說:

唉!真是悲哀,你的處境,連佛力都難搭救,何況是我呢?”

注:由以上兩個實例,可以看出,即使窮研佛理,而不如法修持,不僅不能得見道跡,解脫生死,更會因理論堅強,我慢心生起,而有墮諸惡趣的危機呢!所以修行須如廣欽老和尚所開示的:

一、經藏全在心,戒定慧也在心。戒定慧不是用講話而已,是用行的,即是要修五蘊。

二、有時間看一點經書,看經書是要瞭解知道,依經典去修持,不是看了去講說而已。

三、修行要表裏一致,不要口是心非。

 

過去有位祖師曾說了一個譬喻:“蒼蠅在紙窗前一直飛鑽,再怎麼飛鑽,也無法飛過那層薄薄的紙。”所以一個人若只在紙上的理論下功夫,是絕對無法突破現狀,解脫自在的。
---------------------
【天真師】有偈頌曰:

半點純真暫露頭,一翳在眼空華墜。

處處感知時時迷,只恨參雜情識心。

色無頑相非而見,空無見色自起色。

源妙真如何執見?實實在在做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