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麻手撕雞做法
這個椒麻手撕雞,做法簡單,但是味道卻很棒。我不知道正宗的是什麼味,我家裏一直都這麼做來吃。少了燉煮炒制等過程,吃起來爽脆可口,不油膩。
在講究飲食健康的今天,這個菜作為家宴很不錯,即是葷菜,又少了很多不好的東西。雞肉本身也比較健康。我選用的是肉質細嫩的三黃雞。吃起來就更好了。
【原料】:
三黃雞(半隻)
【配料】:
花椒 辣椒 芝麻 高湯香菜 香蔥 薑
【調料】:
鹽 花椒粉 黃酒 香油雞精
1,原料。
2,三黃雞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去掉上面的絨毛和髒東西,用牙籤或者叉子戳均勻小洞(不做也可以)。
3,生薑擦末和花椒粉,一湯勺鹽,混合後,均勻的抹在雞身上,並按摩一下。用保鮮膜包上醃漬半小時到兩小時。
4,燒開水能淹沒雞肉為准,水裏放一塊生薑拍碎,一碗黃酒。把雞肉浸泡在裏面,大火燒開轉最小火燜八到十分鐘。
5,放進冰水裏冰透,用手撕開。
6,準備好:高湯,花椒,辣椒切圈,芝麻,香菜香蔥切末。薑片三片。
1,鍋裏放入芝麻油和食用油的混合,要是有條件全部用芝麻油。平時炒菜的量。把薑片炒出香味,關火。
2,油稍微涼一下,倒入芝麻花椒辣椒,一起最小火熬一會。倒入高湯。大火燒開小火熬煮。
3,雞肉用手撕好備用。
4,椒麻汁中放鹽,雞精調味。把雞肉倒進去,煮開關火,泡半小時即可。可以開最小火入味。
5,6,出鍋撒香蔥香菜即可。
後話:
1,第一次煮的時候,不要煮全熟,八九成熟即可。因為還要在椒麻汁中浸泡,老了就不好吃了。
2,選用一隻雞的話,就要多煮一會,和那個白斬雞的時間一樣。其實都用雞腿肉比較好,但是要新鮮,冷凍的口感就不一樣了。
3,這個菜,當涼菜和熱菜都可以,要是當涼菜,浸泡在椒麻汁裏就好了,當熱菜就最小火煮著。辣椒和花椒根據自己喜好放,辣椒和花椒一比一。
一、東海的醉蟹做法1:
用料:母蟹4斤,糟燒1斤2兩,薑末若干,醬油3斤,味精若干,幹辣椒若干
第一步:洗淨蟹,放置水槽中,任其自行晾乾;
第二步:晾乾後,放入白酒中,悶1個小時左右;
第三步:烹製調料(調料為:醬油、味精、幹辣椒、薑末),放入鍋中,煮沸後關火冷卻,注意:需嘗一下味道,如果不夠鹹,可適當加鹽。
第四步:將調好的醬油倒入已經被白酒醉翻了的蟹罐中,白酒不要倒掉啊。
第五步:耐心等待3天
哇,可以吃了耶,不要忘了拿來讓偶嘗嘗啊。
二、東海醉蟹做法2:
。
原料配方 活蟹8只 蒜瓣(拍碎)8瓣 薑塊25克 冰糖40克 花椒鹽40克 醬油600克 徽州封缸酒400克高梁酒10克
製作方法
將蟹洗淨,瀝幹水分,揭開臍底排出汙物,放入少許花椒鹽合上,再掰下蟹爪尖一個,從臍蓋上部插進釘牢臍蓋,使之不能張開,放入壇內,裝滿後,面上用兩根小竹片放成十字形,卡住蟹身,使之不能動彈。然後倒入醬油(天冷時放400克,農曆九十月可增加到600克)、徽州封壇酒(現改用黃山糯米甜酒)、薑塊(拍松)、蒜瓣、冰糖、高梁酒,用油紙封口紮緊,一星期後即可開壇食用。
產品特點 色青泛微黃,鮮甜,酒香特別濃。如不開壇,可保存2個月,開壇後就不能貯存。
三、東海醉蟹的做法3
配料:紫蟹、紹酒、生薑、八角、精鹽特 色: 七里海紫蟹青殼、白肚臍、金鉤爪、個大、肉厚、膏美、味鮮,明清兩代與寧河的另一名產銀魚同為宮廷貢品。
東海醉蟹,堪稱美食一絕。醉蟹的特點是:色澤明亮剔透,宛若白玉雕得,橙紅的蟹黃,頂伏在上,令人想起“傲然挺立一點紅”的丹頂鶴。蘸醋、佐酒食之,酒香伴鮮美,鮮美襯酒香。醇厚怡人,妙不可言。不愧為美味之佳品。操 作:將刷洗乾淨的紫蟹(鮮活紫蟹為佳)放入容器後,倒入高度燒酒浸泡消毒,一個小時以後倒出燒酒,加入適量紹酒、生薑、八角、精鹽少許然後加蓋密封,低溫保存5—7天即可食用,保存期一般為3個月。醉蟹因為生吃,又是冬季,所以選用較小的螃蟹,味道清淡可口。
四、東海多種醉蟹做法
A:我們家傳統的做法是,一定要用大閘蟹做,3兩不到的最好,然後洗乾淨,放在大的容器內,不一定要密閉,但是要加蓋,不讓活蟹爬出來,幹放上一天然後放入些許鹽水,蟹會喝鹽水,然後體內的髒水,隨後再加入醃料。醃料:白酒(不用黃酒)滿過蟹就好,生薑數塊,鹽,味精。將料放進蟹中,由於鹽水鹹,蟹口渴,會拼命喝料,越喝越渴,越要喝,按後將容器蓋好,放在冰箱裏,我們家一般第三天就吃了,我姨媽家是第二天晚上就吃了,新鮮的不得了,好吃,不甜,吃的過癮
B:醉蟹也是螃蟹十分有名的吃法,兒時我外公特愛吃這玩藝,每年都要做上一兩壇(不過由於條件限制,醉的大多的小蟹,取其味聊以解饞)。醉蟹的做法據說有二十多道工序,十分麻煩,大致先是選擇膘肥、體健、膏肥、脂滿的河蟹或湖蟹,用竹篾圈在水裏養十天半個月時間,等汙物全部排盡後,在蒲包中幹擱幾天,並逐只刮毛和揩幹水氣,隨後在蟹臍上敷上適量花椒鹽,投入醉蟹專用的缸中,用甜美可口的糯米酒徐徐澆入,乾渴之極的螃蟹們這時便爭先恐後地飽飲,直至酩酊大醉,封缸月余,即成醉料蟹。再用糯米酒、鹽、糖、薑、蔥、花椒、八角、茴香等多種原料製成醉鹵液倒入,倒入大麯酒封面,蓋上小盤子壓緊,壇口上用牛皮紙或荷葉封蓋並用細繩紮牢,一周即可開封食用。醉蟹外觀形似活蟹,上席時先將蟹切開,除去蟹臍(俗稱蟹蓑衣)等穢物,略洗原鹵,斬成小塊,入口後,有一股淡淡的酒味,卻又兼具香、甜、鹹、爽之味,實在是人間絕品,若李漁嘗到這種蟹,一定又要說不要命了。
C:北京吃燈籠子小螃蟹,第一食法即“醉蟹”,以洗淨去泥小蟹(活蝦、蟹、螺、蛤去泥,皆在水中滴一二滴麻油,即可吐淨含泥,吃活坑魚,亦是此法),置於甕中,撒椒鹽五香料及白酒,一二日即可食。制售的,多吝不加酒,醉之意已無,又多現制現售。醉蟹佐酒,其美無比,尤以團臍更好。第二食法即加於火鍋中,名為“紫蟹”,以肥滿燈籠子(石河所產最佳)剁去爪尖,揭去護臍,連蓋一刀中斷,置於火鍋中,其湯鮮美已極,惟最宜清湯,至其蟹已不必再食。第三食法為“炸紫蟹”,舍間每旬有鐵門專送調味品之人,適於此時送香油至,即以將入火鍋中小蟹,入油炸食,味尤香醇,最耐咀嚼下酒,不過蟹黃易於外溢,後試以未經切為兩半之蟹油炸,所得成績,更為圓滿。又試以炸過紫蟹重入火鍋,更添一層厚味了。第四食法為與鱖魚同蒸,兩鮮兼併,相得益彰,清真教館,多有此做法。馬東籬套曲中曾有:“煮酒燒紅葉,帶霜烹紫蟹,人生有限杯。”紀文達曾說:“有酒須及生前飲,莫待作鬼徒歆其氣也。”讀之令我酒膽一壯
D:原料:蟹、米酒、桂皮、花椒、大茴(八角)、小紅辣椒、蔥、薑、蒜、味精、鹽(少許)。
做法:(1)將蟹洗淨,將爪上的絨毛用小刀刮掉晾乾。
(2)縫一小口袋,將桂皮、花椒、大茴(八角)、小紅辣椒、蔥、薑、蒜、味精、裝入小口袋內。
(3)壇中放米酒,少許鹽,螃蟹碼入壇內,放入裝有小料的小口袋,米酒量以沒過螃蟹為准。裝有小料的口袋要一天一擠壓,以儘快釋放調料味,使其入味快。
特點:具有活蟹之色,細嫩之肉,誘人之味,食之可享紫蟹之鮮美,名酒之醇香。其蟹香濃郁,餘味流長。醉蟹肉性寒味鹹,有清諸熱解毒、續斷傷,理經脈和滋陰等功效。常食可以開胃健脾,促進生長,延壽益容,增強身體免疫力,防止眼疾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