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途

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被你們迷信了,被你們神化了,你們對於我的尊重,僅僅源自於你內心對於我的認識,而真實的我,僅僅是一個平凡樸素的行者而已。

大家相聚一堂,僅僅是一個現象,什麼是現象呢?“自心現量,緣起性空”,是名現象。在這個時空當中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開一個佛法交流會,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殊勝的事。實際上這個貌似神聖場合,與平常生活當中任何一個場景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宇宙中的一切現象,無論是星球、銀河系、宇宙、微塵、能量,神靈、天堂、地獄、人類、畜生,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所有現象皆是無常,無常即是性空。我們坐在這裏,開一個所謂心得交流法會,它是由很多種因素構成的。

在座的每一位師兄弟,從天南海北不同的地方過來,相聚這個會議室,還必須得要有電腦,有傳輸系統,大家才能與我交流,各種因緣和合,成為了目前所說的法會的現象。這個法會的狀態,和大家出生開始到死亡,所經歷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的狀態,沒有任何本質的不同,是心給這個現象賦予了“法會”的名相概念而已。

緣起性空,緣起是從何而來呢?緣起是我們心靈深處,從未改變,未曾生滅,自性倒影的覺照。本性對自我形成了認識,而發生了妄想,妄想的辨認呈現覺性,覺性即是自性真如的倒影,倒影認識真如,所見虛空世界;覺性明空一體,依覺明對空性認識的程度不同,所現空性蒙蔽覺性的不同境界,境界折射覺性所現光明法性,法性表徵就是法界眾生。

眾生覺心分辨光明,遮蔽本性如來,擾亂了自性明空,認識虛空的覺性,被認識所凝固,因分別心牽引凝固的心識,所現三界不同境界層次時空,三界內所有時空世界皆是心識所幻化;自性明覺在心識分別所創造的時空世界中呈現光明,就是三界六道中,眾生所謂的“自我”,我們在時空中隨著時空遷流而成住壞空,而時空的本體卻是我們心識分別在相續。

所謂緣起啊,就是自性的迷失,如果不能在川流相續的現象中找到,這一切現象生起的源頭,心就一定會被現象所帶動,攀緣就是輪回生死,那麼,這個現象就會塑造出我們。比如說,現在就有一個開法會的你,因為有你而分別出來我,因為有自我身心意識,意識的分別而有了這個法會,因為有自我體驗,而襯托出身邊的這些師兄弟們,而你們的本質呢,和我生命的本質,卻是同一個東西。

如果說得形象一點,眾生好像是在大海泛起了浪花,由不同的浪花泛起不同的水珠,水珠形態的差異,體現出來你們和我的區別。但是眾生的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本質,於一切虛妄中如如不動的清醒,卻是一個東西。

若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現象狀態中,覺醒了認識現象的“心”,就是所有現象的緣起,現象源自於心,世界是心靈的投射,安住在觀察現象的覺照中,不被攀緣現象的流動而帶動,那麼,無為隨順的心,就可以覺悟諸相非相,緣起性空,自心現量,煩惱即菩提的意義;見諸相非相即名性空,性空無得即是清淨,清淨無染即是無掛,無掛無礙即是隨順,隨順不駐即無生,無生無滅即不動,不動名如來;所以說眾生本性皆是佛,只因煩惱、妄想不能解脫。

解脫了自我對心靈施加的煩惱妄想,自我融解的當下心靈覺醒,離我相即無人相,我相寂滅,則眾生,壽者,老死憂悲,諸煩惱名相,盡皆脫落;自性無生,圓滿十方三世,諸佛與眾生是一體一性的,過去、未來就是當下,而當下無生寂靜,只有無生才是無滅的,只有無掛才是清淨的,只有清淨是隨順萬法而不改變的,只有隨順不變才是如如不動的,祂是遍及十方三世隨順因果緣起,從未生滅未曾來去,從未曾離舍眾生而獨居,眾生是迷失的如來,眾生本性即名如來。

因為假名而已,自性沒有名也沒有形,無處所而遍及一切,一切形象,一切現象本質原始的面目都是祂的倒影,祂就在當下,就在我們聽我說話的此時此刻,在我們身語意中,在我們心靈深處,以眼耳鼻舌身意看著世界,體驗世界,思維世界,感受世界,但是,我們的感受、思維、願望、體驗,卻蒙蔽了祂本來的清淨,清淨本是無掛的,因為掛染名色而有心,因為心緣名色而有了我們。因為我們有分別,因為我們有感受,因為我們有思慮,因為我們有個人的執著和自我固有的認識,將自性如來圓滿的智慧,分割成為我們現在所認為的思維、感受、情緒、體驗,包括心底裏面極其細微的思慮。

我們就是心靈的迷失,我們的行住坐臥倒影著祂,因為迷失而誕生所謂的世界諸相,眾生生死,而祂在倒影煩惱中從未被煩惱改變,猶如雲彩能遮蔽虛空,卻無法改變虛空一樣,自性隨煩惱所現大千世界,宇宙是自性隨煩惱妄想所現的妙用。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夢境當中,在夢境中不斷地攀緣夢境的過程中,心靈形成了對一場場夢境的認知,這個“認知”就是自我。

所以說整個的修行過程,就是心靈不斷地覺醒的過程。什麼叫覺醒?覺醒是可以攀緣的嗎?是可以通過某一種行為去塑造的嗎?不是的。離幻即覺。心清醒了構成自我的諸種因素,從這些因素的束縛和蒙蔽當中,能夠體驗到、覺醒到不被色香聲味觸法,不被眼耳鼻舌身意所割裂、所帶動、所蒙蔽的原本的清醒,熄滅清醒就是清淨,無掛覺悟即是圓覺。

當我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煩惱的時候,當我們能夠認識到內心的欲望和內心深層的恐懼的時候,釋放恐懼,淡化欲望,欲望淡化,恐懼淡化,認識欲望和恐懼的這種認識,它也就沒有根了,它也就消散了。消散的當下,心靈原始的覺性就會像太陽普照虛空,明空無染,空中無色,圓明不動,是我們自性之光。當祂在我們身心深處綻放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現在的這個自我,就像是一件衣服一樣脫落了。

我說的這個自我可不是我們認為的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只是覺性的“載體”。在外道中把人類,包括眾生,靈性生命分為四個部分:肉體系統,精神系統,情感系統,還有靈性系統。這個肉體系統,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個精神系統就是思想、記憶、意識,包括大腦的邏輯和想像能力;還有情感系統在什麼地方呢?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覺受中,我能夠感受到歡喜,能夠感受到恐懼,能夠緊張,能夠放鬆,能夠體驗到愛,能夠體驗到恨,心靈覺受是我們的情感體系。還有我們的靈性體系,在心靈覺受很深的地方,他是以覺知的狀態存在,外道將他稱為靈覺,靈性的覺知,反映在我們凡夫身心中,靈覺就是“動機”。

一切思維意識的根本,都是心靈覺知緣起的動機,是心靈動機推動著情緒感受,是情緒感受聚合了心靈覺知,所現意識分別,一切意識分別都建立在情緒感受的傾向中,思考著問題。舉個形象的例子,“疑鄰盜斧”,我們的心靈覺知被情緒牽引形成判斷事物的動機,動機塑造情緒成為驅使意識思維的導向,意識被情緒導向推動,做出判斷取捨,意識取捨記憶,相續成為思維,思維呈現動機,凝固情緒感受,所現偷盜自己斧頭的鄰居。

所有的世間現象,都是情緒與意識分別的產物,或者說,世界就是意識思維的產物,而意識思維的本質是心靈覺知,那麼認識到覺知就見到了創造世界的力量。所以外道說,宇宙是靈覺大能所開創的奇跡,是有他依據的道理。眾生的生死輪回,從本質上說,是心靈自我麻醉,妄想蒙蔽自性,所現的“海市蜃樓”。可是對於修行了義佛法的人來說,這四個體系的本質都是空的,世界只是心靈覺知,相續體驗,所現自我分別而產生的名相而已。

外道認為宇宙間有神,小乘認為無我有法,有涅槃可證,有聖果可得,有正法可修,有戒律可持。

而我們所說是究竟義,什麼叫究竟義呢?心外無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離心說法即名外道。

什麼意思呢?外道所說的四個體系:肉體系統,精神系統,情感系統,包括靈性系統,都是我們自己心靈深處的原始本初自性所幻化而成的。因為有幻,才會建立、生起來世界萬物的空性,因為有幻才會有了空性的妙用,所謂的真空生妙有,妙有即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這兩樣都是自性的作用,宇宙世界,眾生自我僅僅是自性的一念迷失。

釋迦牟尼佛講過一句話,叫做“舟行岸移,雲駛月運”,船開動了,船上的人看到岸上的景象,認為是岸在移動,因為他認識不到是船在走,大家現在也是一樣的,我們遺忘了不動的自性,隨著妄想被業力裹挾,因迷失而認識自我,因自我而投射世界。我現在跟大家講這些法理,講這些道理,告訴大家,“現在的整個身心自我都是自己的一念夢境”,大家現在很難去理解,因為我們都是將現有的自我,當成了實有,當用現有的這個自我去體驗佛法究竟義的時候,這個佛法究竟義,也被現有的自我理解成為二元對論的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