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人在為名忙碌,為利奔走,只想著做有用的事,讀有用的書,交有用的朋友,唯恐做了沒用的事,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但人活一世,若只為了奔赴這些目的,便難以尋獲生活的旨趣。
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得無用的更大用處。
待嘗遍世間苦樂,人生冷暖,我們會發現,這世界上有太多的美好,恰恰是無用的結果。
無用但有意義的事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中有這樣一句話: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後,回顧其因果關係,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人生很長,那些你認為沒用的事,可能藏著影響全局的關鍵一環。
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在七十九歲高齡那年開始,做了一件令很多人難以理解的事。
他為了畫一幅畫,終日奔波於富春江兩岸,不辭辛勞,隨身攜帶畫具,每遇山水勝景,必展紙摹寫,江畔邊都是他蹣跚的身影和複蹈的足跡。
而這件事,他一做就是七年。
不少人歎息,老人已遲暮之年,如此勤苦,卻只為一幅畫,究竟有何用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幾百年後得以揭曉。
那幅畫,就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
如今,正是這位老人做的7無用之事,成為了桐廬和富陽這兩座小城的象徵,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和源源不斷的財富。
耐人尋味的是,這幅畫是他為師弟無用師所繪。
當年,誰也不會想到,一位老人為無用師做的無用事,竟有如此大用。
其實,大到人生追求,小到日常瑣碎,很多看似無用的事,實則潛藏著巨大的能量。
規劃翌日的事項,複盤每天的工作,記錄隨即的靈感,……
正如莊子所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
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做複利效應
持續的收益不是一朝獲得的,而是利滾利,這段時間的增長緩慢,回報也可能不理想,但只要你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收益就會越來越多。
有些事雖不能立刻看到用處,但只要有意義就值得去做,時間久了,它的用處就會逐漸顯現。
這些事,往往決定你的人生拐角。
在未來遇到十字路口時,為你指引出最光亮的那條路。
無用但喜歡的書 時寒冰曾說:讀書最忌太功利化——需要什麼就去讀什麼書,唯恐讀了與自己的利益或追求關係不大的書而耽誤了時間、浪費了金錢。
是否有用成為了讀什麼書的選擇標準,而是否喜歡變得不再重要。
但其實,太多時候,恰恰是無用的書在無形之中醞釀著巨大的用處。
作家李栩然分享過他的親身經歷。
小時候,他所就讀的希望小學的破教室裏,放著很多城裏捐來的書,那些書只有八個字可以形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
從百科全書到各類小說,從名人名著到野史雜談……
正是讀的這些書,幫助他考出了全縣十多名的成績,得以免除擇校費,去到縣裏上學。
在初中至大學期間,他更是讀了很多在旁人看來沒用,但自己喜歡的書。
對佛經感興趣時,他看了所有館藏的佛經,抄了整整一本筆記本;
對甲骨文感興趣時,他研究和抄寫了很多筆記,甚至用甲骨文寫詩給喜歡的女生。
工作後,他才知道他讀的這些書並非沒用,只是它們的用處還沒顯現出來而已。
他給領導寫的講話稿,引用的詩詞不是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老生常談,而是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的別具一格,領導也因此對他印象深刻。
而這些,都是他以前看書的時候記下的。
他說:其實,很多我讀過的書都已經忘了,甚至連書名都不能完整記起來,但我現在所說的每一句話,寫下的每一個字,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是我讀過的每一本書。
現在,多數人總想著讀一本書懂一個專業,卻忽視了讀書的另一種邏輯。
功利至上的讀書,可能有用,卻難以開拓更廣的認知邊界。
而聆聽喜好的讀書,或許無用,卻能積澱豐富的精神養分。
一個人,倘若因功利而徹底放棄喜好地去讀書,終究難以在自我提升這條路上走得長遠。 讀無用但喜歡的書,雖無立竿見影的回報,卻有厚積薄發的力量。
無用但知心的朋友
白岩松在《白說》中寫過一句十分紮心的話:現在中國人很有意思,看名片、遞名片。回到家一看,這哥們沒用,撕了,因為你用不著他。
功利之友或許能錦上添花,但知心之友才能雪中送炭。
瞿秋白當初被解除職務後,留在上海養病,並打算重操舊業:翻譯俄國作品。
他讀過魯迅的很多文章,對魯迅的人品和文才很是佩服,而魯迅對他也頗為欣賞。
這段時間,兩人雖未曾謀面,但譯文工作已成為他們交流的橋樑。
兩人的第一次相見,沒有絲毫陌生感,而是像久別重逢的老友,相談甚歡。
他們之間似乎早已有一種默契:不為對方的名利而來往,只為知心的相惜。
在亂世中,這份知心更是難能可貴。
瞿秋白在上海的這段時間,正受迫害,處境危險。
即便如此,魯迅都沒有為自保而疏遠他,而是將自己的家作為瞿秋白最可靠的避難所。
危難之際,真正有大用的,正是無用但知心的情誼。
以功利為目的的交往,當功名不再時,這份情誼也會隨之消逝。
唯有以知心交來的好友,才能在你面對狂風驟雨時,為你撐一把傘。
正如復旦教授陳果所說:真正的朋友從來都是違背工具理性的,從來都是違背任何世俗的、功利的、實用的目的的。朋友不是實用品,朋友是奢侈品,一旦擁有,就覺得心滿意足。
無用但知心的朋友,雖無功名利祿的提攜,卻有堅定不摧的相扶。
有用意味著一種奴役。無用意味著只為自己而存在,無用才是真正的自由。因為無用,才能自用。
張方宇在《單獨中的洞見》中寫的這句話,道出了無用之大用。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所謂的無用,只是對某個價值標準而言,是人類的短視和局限,換個標準可能就是有用的了。對社會有用,對自己可能無用;對社會無用,對自己可能有用。
而人這一生,到最後能留以自用的,恰恰更多是這些無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