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 魔 (卷六)
諸法性空,唯心而現。是故辯法者,但為明心。佛法不二,離於善惡二相正邪二妄。以邪在外者,不知邪邪自心。逃福等所誹議者,今一一說明:
問曰:言我今生必定成就,註定成就,已經成就。此乃大妄語。
答曰: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以輪回心觀諸境,便生輪回見。逃福,何者為“成就”?逃福汝當知,佛法所言“成就”者,非凡俗之“成就”。譬如眼有幻翳,妄見空花,亂起亂滅。翳病若除,則空花盡滅。此“翳除”者,說名“成就”。又如迷路之人,迷失方向,今有賢者,告以正路,此迷路人,無複迷路。“不復迷”者,名曰成就。如是當知,佛法所言成就者,乃“離舍”之成就,離無所離,實無所得,但有所滅!以無所得故,遠離色聲香味觸法,成就一切種智。仁者所言成就者,遠離諸幻矣。
汝等聲聞,粘著名相,以成就為成就,卻不知成就,非成就,是名成就。汝自行顛倒,幻境中沉淪,焉何亦不願他人離幻乎?是我佛子,皆當發宏大誓願,成就無上菩提,遠離一切妄想執著,顛倒諸見。並己成就,令一切眾生廣植善根,早日成就佛果。焉何汝等,聞言“成就”此般懼怕無語乎?
言:[離捨身心世界,照萬法皆空,法我本幻為成就] 又語:“不隨迷幻即禪定,自我融解乃成就。何為自我?答:迷失本心的恐懼感,是自我之源頭;因瞪發塵勞,執幻為實,取幻之幻而成心,心即迷失之覺;故而依幻修幻,如水澆冰,依法離幻,幻滅法空,法我兩寂,無生即圓滿,離覺即不動;身心諸幻自如來”。
經曰:[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複如是]。《圓覺經》雲:幻滅覺圓滿!
問曰:言小乘認為有佛可證,有法可得。通過修釋尊的法,可以證得一個果位。此乃誹謗小乘、阿羅漢與釋迦佛。
答曰:佛法本一乘。大乘小乘,應機而說,凡所言說,皆是方便。凡所方便,皆為解脫。恰如嬰兒飲乳,成人食酪,乳與酪者,孰大孰小?若言嬰兒但能用乳,不能用酪者,是為誹謗,還是正用?逃福汝等,非大法器,不能生髮無上菩提道心,得少為足,迷於文字,竟然絲毫不曉其義,反駁善知識誹謗小乘。汝即樂摘楞嚴,今以楞嚴對汝,經曰:[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依汝之見,經中所言“狹劣無識”者,可是楞嚴在誹謗小乘?《維摩詰經》雲:[ 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二乘之人,未斷理障,若不生髮無上道心,契入實相之門,則如敗種。此非誹謗,乃是佛言。逃福汝等,老朽望你多積善因,少造諸業,莫倉促摘經為煩惱結使,當於寂靜處,體察經義。阿彌陀佛!
[何為小乘。何為大乘。何為密乘。答:持戒相為小乘;離相觀心為大乘;見性明心為密乘;三乘教法本為一心,依心錯愕而有三乘,心歸心則錯位止熄,諸法空即為一乘;法本無生,依心說法,心本空寂,依法明心,心法無掛,法法皆是佛法;法心無住,心心皆是佛心,心法圓寂,本來清淨,無來無去,當下名佛]
問曰:妄言“男女雙修是快速成佛的通道。只有大根利器,生死無礙的人,可以信受。其他的人都墮落地獄。更言我每天大量熏洗佛法,《楞嚴經》,《華嚴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圓覺經》,《金剛經》,《蓮師心要建言》,… 靜心信受,內心的光明,就從心中覺知分別深處,逐漸綻放。”試問,哪一位佛陀通過雙修成就?《蓮師心要建言》也成了佛法?什麼“佛法”可以用煙“熏”用水“洗”地“熏洗”?
答曰:末法時期,魔作沙門,亂諸法義,壞諸梵行。有持戒者,聞“男女”則心生畏懼,言“雙修”則內心無主。更有汝等小智之輩,在男女雙修上廣作文章,廣興鞭撻,不知鞭及己身,心處牢獄,何其疲哉!先說男女,老朽問汝,男女之相因何而有?男女之相,非自生,非他生,因心分別而現,是耶?否耶?虛妄分別,出生無明,譬如幻師,化作幻男幻女,造種種顛倒妄見。諸佛如來,教化眾生,遠離一切分別妄想,是分別者,即是無明。昔日天女散花,花落阿羅漢身,紛紛粘著不墮,何也?分別想也!是故經曰:[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以是義故,逃福汝當知,男女皆幻化,出生於輪回。男者為無明,女者為貪愛。此男此女者,行者皆當斷!若能斷無明,並能去貪愛,是名為“雙修”。如是雙修者,無複諸結使,誠如仁者語,速速成佛道。不能破無明,亦不離貪愛,縱使肉根斷,不出生死幻。誠如仁者言,彈指墮地獄!汝心無男女,汝性自清淨,是汝自顛倒,何謬於他人?逃福汝當知,男者為智慧,女者為大悲,悲智雙修者,諸佛齊讚歎。逃福汝當知,男者為幻觀,女者為修止,止觀雙修者,圓證菩提路。誠如言:[覺性與自性,無二亦相融]。
[何為雙修?答:宗教不是真理,宗教寄託人性的欲望與恐懼,被眾生無明綁架的真理,已經非真理,而是滿足人性貪婪的工具;自性非性,非性性有,隨諸性起,無取無證,自性依覺性顯,覺性為自性表徵,覺所覺空,空所空滅,生滅寂滅,覺性本寂,寂依覺起為雙身,諸心無得,性空無住名涅槃,這是雙修真正意義]。
複疑《心要建言》非佛法者,逃福汝當知,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佛偈)。佛法為妙藥,對治諸煩惱。若能降三毒,複除二無我,何法不是法?不了本真心,亡失自性淨,縱然與佛鄰,不見佛法僧!心要建言者,大士慈悲語。若能依建言,勤除諸業障,即同諸佛說,救汝出火宅。
大士言:[不要將語言文字誤認為是法教的真實義,當下就要將修行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從輪回中獲得解脫…即便是最小的善行,都要像珍視自己的心一樣好好珍惜…自然任運的行持並不僅是指瘋狂放縱地行動,而是指不將迷惑的感知執為實有。分別智指的並不是錯謬概念之下的敏銳智力,而是瞭解了一切現象都是無生的,毫無概念造作]。若了其中義,可入實相地。
汝以佛為佛,不知佛在心。謗于真行者,即同謗諸佛。不見己沉屙,卻謗諸妙藥。斷絕解脫道,複償地獄果。悲哉!來聽仁者語,破汝無明惑。何為佛法?謝安朔答:[當你認識了自己的心,那麼世間一切現象都是佛法,因為所有顯現都源於心,心迷失本來面目,在迷茫中尋找自己,迷茫即流浪生死的眾生;若心信守正見,內觀清醒即覺悟,脫離體驗與覺知的束縛,身心脫落,則諸相原清淨,世界本寂靜,生死即涅槃,眾生界即佛界,緣起自真如,生滅名究竟佛法]。
再言“薰洗”者,薰者薰真如,洗者洗煩惱。真如薰煩惱,恰如湯澆冰,二者俱無得,自性恒清淨。汝等小智人,誠如汝所言,煩惱煙薰心,無明水染身。如是百千劫,不能悟無生。莫再謗賢者,宴坐自觀心,無常如影隨,生死在瞬目。阿彌陀佛!
問曰:妄語只要我能夠大圓滿,我會接引你們。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弟子都需自證解脫輪回,故接引之說為邪說。
答曰:逃福汝諦聽。圓滿為成就,接引為方便,逃福愚癡人,不曉其中義。菩提轉煩惱,是名為接引。智慧破無明,是名為接引。自覺能覺他,是名為接引。如燈照諸物,破除千年暗。如人醒於夢,接引恒沙眾。菩薩摩訶薩,不樂自境界,逆流入生死,無上法佈施。懺悔己之過,安忍世間謗。消除五蓋障,回向為眾生。大悲為救苦,宣講大乘義。佛法雖自證,仍需一燈明。若無點燈人,茫茫黑暗中,儘是汝等輩,一盲牽眾盲,眾盲入火坑。今有善知識,告諸後學人,佛性本無生,佛心在汝心,若能明此心,通達諸佛義,花開自見佛,此名為接引!阿彌陀佛!
問曰:言真理本身不能被我所改變,我只是把它完整、如義、清晰、系統的傳遞下來,給人們留下一條自己歸正自己的標準,僅此而已。此乃間接說言釋迦佛留下來的不是真理,或釋尊留下的真理不夠圓滿,此乃變相謗佛。
答曰:逃福汝等,何為真理?何為釋迦牟尼佛留下的真理?又何為真理不夠圓滿?此等夢囈之語,當作何解?誠如汝言,本師釋迦留下了真理,何以《金剛經》雲:[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者,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此經文所言謗佛者,可是今者逃福乎?
一切佛法大義,皆是標月之指,以汝之見,是指是真理?亦或月為真理?若言指為真理,指乃四大,現生滅相,指本身無有光亮,是耶?非耶?觀指為真理者,誠如汝等咬文嚼字,卻不知經義者,佛言此等人不僅亡指亡月,亦複不識明之與暗!誠如是也!若言月是真理,月在汝心,汝焉何不自明?汝如乞丐,不知衣中自有摩尼寶珠,卻於外尋寶。今有賢者,告你衣中寶珠,汝不信,反譏賢者,是人癡否?若無人告你,縱使你千萬劫輪回,寶珠依舊,然汝依舊為乞丐。此告你之人,就是傳燈人,就是傳承諸佛衣缽者,是真理傳承者。
[真理遠離人我眾生壽者相,卻在諸相分別相續中,純然圓滿,落落清淨。真理是不斷發掘內心罪惡的過程,除惡即善。當心靈造作熄滅於究竟法義,錯愕融解,真理也就脫落了,遠離生滅即當下。熄滅妄想即無生。] 阿彌陀佛!
問曰:言我不在一切神佛所認為的存在當中。此乃妄語!
答曰:不在存在中?逃福聽來:“我”者為方便,“存在”亦為幻。一切諸存在,不離汝自性,離心可有“存在”乎?是故,心空則存在亦空,心無作則存在亦無作。汝心造作,故于存在中建立種種妄想。吾今現問汝,逃福存在否?此無明逃福者,妄想存在耳!真逃福者,離於一切存在分別妄想,亦入於一切存在妄想中了了清淨,汝解否?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汝于花於葉中,見諸如來否?若不見,則不曉存在本義。不解其義,妄自言論,何也?若見,則無諍矣!
仁者語:[心解脫善,生命不會被福德所累;心解脫惡,妄想業債皆成為護法金剛;心解脫自我,煩惱習氣卻成方便救贖,依八萬四千煩惱,開啟八萬四千究竟法門;心解脫貪愛,緣起性空所現無量智慧;心解脫對眾生執著,眾生即與心同體,離分別即慈悲;心解脫動靜,明暗,生滅,諸法性空,無明因緣即真理所現法報化三身]。如是當知,若能除諸幻,一切存在亡。如惡浪歸於海,如寒冰化為水,如空融入無,萬法皆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