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道

《道德經》裏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炁從哪里來,是道生成的。我們要想得到炁,就要窮根朔源,先弄明白什麼是道。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範疇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這一變化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為道家的創始人。以後,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雖有不同,但基本上成為世界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的代名詞。這個道的狀態,是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的。老子在道德經裏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意思是說,能用語言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恒久的常道,不是一般的道,不是真道。如果能用文辭去命名它的話,這也不是真正的名。無形無名的狀態是天地的始端,有形有名的時候是萬物的根源。我們只有在沒有任何欲望,不起心動念的時候,才能觀察到這個在無形無名狀態下道的微妙;我們還要經常有所意識去觀察有形有名道的端倪。“無名”和“有名”都來源於道,都是這一個道,是道的兩種不同形態和境界,指的是一個真理,從“有名”的奧妙到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也就是說,道是無法用語言說出來的,這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就是佛說“不可說,不可說”。但是,為了認識大道,我們又不能不說。所以老子繼續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意思就是有一個混然而成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存在。既聽不見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獨立長存,永不停息,迴圈運行,永不疲倦衰竭,他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本原。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勉強稱其為“道”,再硬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它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返回本原。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占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則效法自然。老子所說的道,實際上是探討了造化的本原、發展的規律,看到了大自然從無到有、從虛到實等自然發展趨勢,要求人們順應自然發展規律、適應它的發展變化,用以治國、用以養生、用以盡其天年,因而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常常是與自然同義的,雖然他講的非常深奧,實際上是自然(即造化)的規律。老子所說的道有三方面的涵義:道是先於天地的混成之物;道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道無形無象。

老子論“道”,首先說它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才開始推求天的根源,並提出“道”。他認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關於道生萬物的過程,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意思就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均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因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有與無是中國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有”指具體存在的事物,也稱實有。“無”指無形無象的虛無。“無”是道家哲學的本質特徵。老子最先提出“無” 範疇。《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指天地未分時的原始物質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於“無”。“道”與“無”都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體。這裏所說的“三”,所指的是兩個對立的方面(也就是陰陽)相互矛盾衝突所產生的第三者,進而生成萬物,我們可以把這個“三”理解成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也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無為相對有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的命題,以說明自然與人為的關係。他認為道作為宇宙本體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萬物,就其自然而然來說,天道自然無為;就其生成天地萬物來說,天道又無不為。無為與無不為,即有為,無為為體,有為為用。也就是說,必須無為才能有為,無為之中產生有為。這就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基本含義。老子哲學以無為為本。老子明確提出“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意思是,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聽任萬物自然而然地發展,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推動萬物而不自恃有功,長育萬物而不作其主宰。老子還把天道自然無為推衍為人道自然無為,提出“絕聖棄智”(十九章)“無為而治”(五十七章)的政治主張。他建議統治者順應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五十七章)的政策,最終實現“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論“道”是當時思辨哲學的最高成果。他不僅對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對“道”的運動規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說:“反者道之動”。(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規律。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變動不居的;變動不居的原因是天地萬物都存在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美醜,禍福,剛柔,強弱,損益,興衰,大小,輕重,智愚,巧拙,生死,勝敗,進退,攻守等。他認為,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為前提。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二章)老子還深刻地揭示了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他說:“正複為奇,善複為妖。”“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認為正常能轉化為反常,善良能轉化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滿,少取反能多得。中國傳統思維中通常所說的“物極必反”,就是對“反者道之動”的通俗表達。

老子論“道的另外一個重要思想是“貴柔”。他說: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認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雖然講對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但不講對立面互相鬥爭。他反復強調:“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二十二章)也就是說,他揭示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主要是為了說明靜可以轉化為動,柔可以轉化為剛,弱可以轉化為強。因此,老子主張柔弱勝剛強,並提出了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以少勝多等政治、軍事方面的戰略原則。

道家代表人物莊子以“虛無”論“道”,將“無”解釋為純然無有,突出地發展了老子的虛無思想。他說:“泰初有無,無有無名。”認為作為宇宙本原的“無”即是“無有”。又說:“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知北遊》)“無有”就是純然一無所有。《齊物論》說:“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認為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之間的界限無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對的。莊子還提出“無無”概念否定了一切,認為只有連 “無”也沒有,才能達到絕對虛無的境界。

莊子將老子的“無”發展到極至,也將老子的“無為”發展到極至。這個極至就是“至人”與“逍遙”。莊子著《逍遙遊》。所謂“逍遙”,指一種個人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他認為,真正的逍遙是無待,是任其自然。所謂無待,就是無條件限制,無條件約束。他例舉小鳩、大鵬以至列子禦風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條件的,所以都不是絕對的逍遙。他說:“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認為無為自然,有為徒勞;人只能順應自然,不可能改變自然。又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應帝王》)認為只有憑藉天地的正道,駕禦陰、陽、風、雨、晦、明六氣的變化,以遨遊於無窮者,才是無所待、無所累的至人。至人無我、無為、無名,與天道一體,達到了超越生死、物我兩忘、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認為,只有到達這一境界,才是絕對的無待、無累,才是絕對的自由。至人是莊子的理想人格,逍遙遊是莊子哲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對老子無為思想的極端發展。

我們修道,修的什麼,修的就是心。我們怎麼才能得道,怎麼才能與道合一,那就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心空無物,就與道合真了。道的體性是無為而無不為,是虛無、清靜、自然。“以心觀道,道即是心;以道觀心,心即是道。”“無心則與道合,有心則與道違。”佛說“一切唯心造”,這個“心”也就是本體,就是道。

二、重德為本

老子的“道”,主要指形成世界的本原,決定萬物的本體,宇宙運動變化的根本規律;而老子的“德”,其廣義是指萬事萬物合“道”而行的品性,其狹義則指人的合“道”而行的品性。“自然”是老子“道”與“德”的本質特徵。“道”生萬物,“德”養萬物”,“道”體“德”用,二者辯證統一於萬物之中。老子哲學的主要意蘊就是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

老子認為,講求清靜無為,因順自然,有所得於道,就是有“德”,並認為“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莊子也認為“德”的重要性僅次於道。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畜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家在“尊道”的同時也“貴德”。道和德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因為道是由德來體現的,在義理中又有差異,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稱為道。因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們通道修道,必須以“德”為根基,來證道和成道。“道”是非物質的宇宙本原,取得這種非物質的本原的體性,便是“德”,而這種非物質的宇宙本原,凝聚起來便是最高天神。修道有成,與道一體,自然長生,就叫做“德”。道生萬物,不自恃以有功,生而不有,長而不宰,如果學道者修得這種特性,行事與道合,就是“德”,所謂“道之在我之謂德”。在社會中,“德”就是社會倫理規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對於廣大通道和修道之士來說,修道的首要條件就是立德,就是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立德的關鍵在於提高自我修養,具備良好的品德,在內在修持上和外在的行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則去做。清靜寡欲、柔弱不爭、胸懷寬廣。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貴、不自譽、不妒忌、不妄語,不溺於音聲美食。樂人之吉,憫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不殺生以自娛,濟世利人,慈心於物,正信誠實,與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則德累而基立,基立則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練功與道德修養的關係密不可分。練功,必須修德,功隨德長。“有德無功,終究一場空;有功無德,早晚要著魔。”從這一點上來說,德行的好壞就是功力高低的表現。德是道的具體體現,道為體,德為用,老子把他稱為“玄德”。這種德變現為無限的生命力,深奧宇宙本質的體現。 老子提倡一種自然無為的、本然的道德人格。這種品格,與自然天道一樣。老子所謂“玄德”和“常德”,即深遠、永恆的本性,如山谷、溝溪、赤子,乃在於它具有超越性和本真性,即超越了一定社會的等級秩序、道德準則和善惡是非,擺脫了人為的沾染,真正回復到人的本然的純粹的性狀,這才是人應持守的本性或品德,隱喻著得道之人言行的空靈性、相對性,無目的、無執著、無行跡。他相信自然之性為善。返樸歸真、真情實感,是最大的善。當我們練功進入高層次時,老子所說的“道德”就成為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功態才能與大自然相溝通,達到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我們的修煉水準才能有初級的自身體驗階段進入高級的證悟、融于宇宙本原的階段。道德是廣泛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這就要求我們要時刻發揚人性中“善”的一面,抑制以至最終消滅人性中“惡”的成分。老子追求的是真正的道德、仁義、忠信、孝慈。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他恰恰是主張性善、仁愛、忠孝、信義的。按照老子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修養論,他推崇的美德還有:少私寡欲、貴柔守雌、去甚去奢、知足不爭、致虛守靜、清靜無為。老子以“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為至聖與大仁。道德修養是修煉的基礎,是練好功的前提。能做到這點,就與《黃帝內經》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相符合。練功與道德修養互為因果,不可偏廢。就練功而言,涵養道德是為引導功夫上進。練功是否臻於大乘(高深境界),還是流於小乘(一般境界),關鍵在於自身道德的修養程度。怎麼去涵養道德呢,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陶冶性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意靜神寧。遇事不論喜怒均應心平氣和,這樣“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不會妄動,氣機自然和暢。如果能在七情欲發之時,將之化為平和,於是七情也就陶冶成為道德了。

2、開闊心胸。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身處逆境尤要如此。有一個諺語說:“一儒一道一釋流,三子各話萬千秋。到底說了什麼話,一字真言笑不休。”這個笑不是哈哈大笑,而是心中常喜樂,不為“外物”所牽掛。《論語》中說:“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說的就是顏回的樂觀達命態度。還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3、克服不良習氣。好的習氣利人利己,符合自然生生之性,故稱之為美德,於練功有促進作用。壞習慣損人利己最終叫損人不利己,違拗自然生生之性,與練功大相徑庭。簡言之,如:傲氣、自滿、任性、嗔性、嫉妒、自卑、口舌是非、猜忌、詭詐、虛偽、兩面三刀等等都是壞習氣。如果有,則應逐步克服。

4、克服私欲。這條是涵養的道德的根本。當然私欲不可能一下就完全清除掉,而要經過長期反復的清除,這個過程是很不易的,但又必須經過它不可,否則我們的練功水準就不會達到高深境界。

5、多積陰德。所謂的陰德,就是我們做了好事不為人知,不圖名,不求利,不求回報,這就是陰德。老子說“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德,不明道德。”

上德不德的意思是,品德高的人絕不會執著功德和名利,雖然做種種善事,可是不存行跡。所謂「為善修德」,就是做自己份內之事,絕不會生驕傲的心,沒有自滿,不會說:「我做了德,我做了善,我做了好事」。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真正有德的人,行所無事,一切不執著,無論做了什麼功德,沒有執著心,不認為自己做了功德,對人不生驕傲自滿的思想,這是上德不德的表現。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認為自己有智慧;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會承認自己有道德;真正有學問的人,不會生驕傲心,目空一切;真正有修持的人,不會生自滿的心,自我宣傳。下德執德,意思是只有品德不太好的人才會計較功德和名利,做點功德便認為了不起,到處賣廣告,我做了什麼善事,我做了什麼功德。以此為招牌,到處騙人,令人對他有好感。上德的人,雖然做了功德,可是不執著功德;下德的人,做點功德,便執著功德,到處宣傳:「我造了什麼廟?我建了什麼塔?我印了什麼經?我說了什麼法?」這是下德執德的作風。執著之德,不明道德。意思是凡是有所執著,那就沒有道德。有這種思想的人,是沒有明白道德的真諦。因此,我們要多積陰德。

修養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功夫,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自己的日常生活,把練功態帶到衣、食、住、行中,帶到修身養性中。所以古人說:“欲修仙道,先修人道”,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也許有人不以為然,認為像這樣修德,人不成傻子了嗎。其實不然,這種傻只是相對於世俗而言的。你是高尚的,偉大的,你失去的只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而得到的卻是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你保持了他的本真、你的天性,你永遠都是生活在安詳、快樂、幸福之中,無愧於天地。

也許有人還要說,人沒有了欲望,淡泊了名利,那麼工作還有什麼用,那些當官的都不能練功了。這個問題應當辯證地去看,不是說我們練功,沒有了欲望,也就沒有了追求,不食人間煙火了。練功與不練功,對於工作和當官的問題上,區別在於態度不一樣。我們練功,通過涵養道德,是我們變得更高尚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更強了,因此生活的目的也就同普通人不一樣了。我們活著,是為了別人生活得更好,這才是我們大慈大悲的天性。在家裏,我們要孝敬父母,撫養子女,這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必須履行的責任,而我們練功人則要做得更好。在工作上,我們應該想到的是,我們是為了父母、子女、別人去創造財富,是為了國家、社會去工作,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工作。從這一點出發,就會促使你更好地工作,也就會正確對待工作中出現的不愉快、不順心的事情,也就會正確對待利益問題。當領導不是不可以練功,而是練功通過道德的修養,功德更大,公門之中好修行。這就要求練功的領導,要正確對待名利問題,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要有愛民的思想,要想到做每一件事是否對老百姓有利,要多為群眾造福,這樣你的功夫就會突飛猛進地上長。

練功是根本,修的是保證,得道是目的。

太上老君在《說戒.說百病》中對很多不得到的事情進行了總結。

老君曰:救災解難,不如防之為易;療疾治病,不如備之為吉。今人見背,不務防之而務救之,不務備之而務藥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壽命。是以聖人求福于未兆,絕禍於未有。蓋災生於稍稍,病起於微微。人以小善為無益,故不肯為;以小惡為無損,故不肯改。小善不積,大德不成;小惡不止,以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喜怒無常是一病。忘義取利是一病。

好色壞德是一病。專心系愛是一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縱貪蔽過是一病。

毀人自譽是一病。擅變自可是一病。

輕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輕人是一病。乘權縱橫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弱是一病。

以力勝人是一病。威勢自脅是一病。

語欲勝人是一病。貸不念償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傷人是一病。

惡人自喜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賢是一病。以功自與是一病。

名人有非是一病。以勞自怨是一病。

以虛為實是一病。喜說人過是一病。

以富驕人是一病。以貴輕人是一病。

以貧妒富是一病。以賤訕貴是一病。

讒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顯是一病。

敗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亂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

陰陽嫉妒是一病。激厲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愛是一病。評論是非是一病。

推負著人是一病。文拒鉤錫是一病。

持人長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報是一病。無施責人是一病。

與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諍是一病。

罵詈蟲畜是一病。蠱道厭人是一病。

毀訾高才是一病。憎人勝己是一病。

毒藥鴆飲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賢嗊嗃是一病。追念舊惡是一病。

不受諫喻是一病。內疏外親是一病。

投書敗人是一病。談愚癡人是一病。

煩苛輕躁是一病。摘捶無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顛狂人是一病。蹲踞無禮是一病。

醜言惡語是一病。輕易老少是一病。

惡態醜對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喜禁固人是一病。

詭譎諛諂是一病。嗜得懷詐是一病。

兩舌無信是一病。乘酒歌橫是一病。

罵詈風雨是一病。惡言好殺是一病。

教人墮胎是一病。干預人事是一病。

孔穴窺視是一病。借不念還是一病。

負債逃竊是一病。背向異辭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調戲必固是一病。

故迷誤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水火敗傷是一病。

笑盲聾喑是一病。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擿捶是一病。教人作惡是一病。

含禍離愛是一病。唱禍道非是一病。

見便欲得是一病。強奪人物是一病。

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則無災累,痛疾自愈,濟度苦厄,子孫蒙佑矣。

針對上訴病症,太上老君又給我們開出了藥方,《崇百藥》:

老君曰:古之聖人,其于善也,無小而不得;其於惡也,無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謂餌藥焉。所謂百藥者:

體弱性柔是一藥。行寬心和是一藥。
動靜有禮是一藥。起居有度是一藥。
近德遠色是一藥。除去欲心是一藥。
推分引義是一藥。不取非分是一藥。
雖憎猶愛是一藥。好相申用是一藥。
為人願福是一藥。救禍濟難是一藥。
教化愚敝是一藥。諫正邪亂是一藥。
戒敕童蒙是一藥。開導迷誤是一藥。
扶接老弱是一藥。以力助人是一藥。
與窮恤寡是一藥。矜貧救厄是一藥。
位高下士是一藥。語言謙遜是一藥。
恭敬卑微是一藥。不負宿債是一藥。
憨慰篤信是一藥。質言端愨是一藥。
推直引曲是一藥。不爭是非是一藥。
逢侵不鄙是一藥。受辱不怨是一藥。
推善隱惡是一藥。推好取醜是一藥。
推多取少是一藥。稱歎賢良是一藥。
見賢自省是一藥。不自彰顯是一藥。
推功引苦是一藥。不自伐善是一藥。
不掩人功是一藥。勞苦不恨是一藥。
懷實信厚是一藥。覆蔽陰惡是一藥。
富有假乞是一藥。崇進勝已是一藥。
安貧不怨是一藥。不自尊大是一藥。
好成人功是一藥。不好陰私是一藥。
得失自歡是一藥。陰德樹恩是一藥。
生不罵詈是一藥。不評論人是一藥。
好言善語是一藥。災病自咎是一藥。
苦不假推是一藥。施不望報是一藥。
不罵畜生是一藥。為人祝願是一藥。
心平意寧是一藥。心靜意定是一藥。
不念舊惡是一藥。匡邪弼惡是一藥。
聽諫受化是一藥。不干預人是一藥。
忿怒自製是一藥。解散思慮是一藥。
尊奉老者是一藥。閉門恭肅是一藥。
內修孝悌是一藥。蔽惡揚善是一藥。
清廉守分是一藥。好飲食人是一藥。
助人執忠是一藥。救日月蝕是一藥。
遠嫌避疑是一藥。恬惔寬舒是一藥。
尊奉聖制是一藥。思神念道是一藥。
宣揚聖化是一藥。立功不倦是一藥。
尊天敬地是一藥。拜謁三光是一藥。
恬惔無欲是一藥。仁順謙讓是一藥。
好生惡殺是一藥。不多聚財是一藥。
不犯禁忌是一藥。廉潔忠信是一藥。
不多貪財是一藥。不燒山木是一藥。
空車助載是一藥。直諫忠信是一藥。
喜人有德是一藥。赴與窮乏是一藥。
代老負擔是一藥。除情去愛是一藥。
慈心憫念是一藥。好稱人善是一藥。
因富而施是一藥。因貴為惠是一藥。

老 君曰:此為百藥也。人有疾病。皆有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溫氣而起。由其人犯違于神,致魂逝魄喪,不在形中,體肌空虛,精炁不守,故風寒惡炁得中之。是以聖人雖處幽暗,不敢為非;雖居榮祿,不敢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雖富且貴,不敢恣欲;雖貧且賤,不敢犯非。是以外無殘暴,內無 疾痛,可不慎之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