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經》:天之神發於日,人之神發於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矣。

《青華秘文》曰:心之不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眼,眼者神遊之宅也,神游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

《周易參同契》曰:原本隱明,內照形軀。清朱元育注:生身受氣之初,本來一點靈明(指元神),人人具足,只因後天用事,根寄於塵,塵轉為識,日逐向外馳求,未免背覺合塵,認奴作主,故必須時刻收視返聽,一點靈明自然隱而不露,深藏若虛,從此默默內照,方知四大假合之軀,總歸幻泡,當下便得解脫矣。

《元始天尊說太古經注》:天尊曰:忘於目則光溢,泯於耳則心識常淵,兩機俱忘,是謂太玄。

《道法會元》卷一八九載:夫人之元辰(指元神)外寄於目,內藏於心,目則外視於萬物,心則內馳于萬機。心目所馳,神亦奔往……人能收心返照,內養形神,則元辰自見矣。

從以上古典文獻的闡述中,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

(1)眼是由五臟六腑的精元之氣構成的,也是神氣產生的地方。眼不僅具有能量,也是元神出入遊動的場所。

(2)眼與元神有著密切的聯繫。元神雖然歸宿於心,如不抑之於眼,元神則游於眼而役於心,使心內馳于萬機,不得安寧。

(3)如果能夠抑制於眼,再泯之於耳,達到耳目俱忘的氣功狀態,即可內養形神,進入還虛的上乘境界。

,儒曰靈台,道曰靈關,釋曰靈山。三教同一法門,總不外此靈明一竅。人自受生感氣之初,稟天地一點元陽化生此竅,以藏元神”(《性命圭旨亨集》)心通,萬法皆通;心靜,萬法皆滅。此一門如來真定者也。凡修道者,先修心定之法,即得定法,還丹不遠,金液非遙,仙道得矣(《諸真聖胎神用訣》)。然而,心定或心靜,必先制兩眼,這便是的第一個千古秘訣。

迴光返照又名內照返觀。光,即目光。斂光向內,即名回光。以神守中,謂之返照。《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一金華宗旨》曰:故回光,即所以煉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斷識。古人出世法,煉盡陰滓以返純乾,不過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陰制魄之訣也,無返乾之功,只有回光之訣,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足,神火發生,意土凝定,而聖胎可結矣。這便是的第二個千古秘訣。

總之,在氣功修煉中具有兩大功能:一是安神定心的致虛功能,二是化陰增陽、儲能凝能、培育元神(聖胎)的能量功能。特別是進入煉虛合道的育胎階段,運用兩眼的能量功能進行內照返觀,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我國道教是一種以生為樂、重生惡死的傳統宗教。氣功修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長生不死,即身成仙。這也是道教區別於其他宗教最本質的特徵之一。這種傳統的思想觀念,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最起碼、最普遍的美好願望。

晝閒人寂,聽數聲鳥語悠揚,不覺耳根盡徹;夜靜天高,看一片雲光舒卷,頓令眼界俱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