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藥訣
藥物,比喻:元精,
金丹,比喻:藥物,
大道,比喻:金丹。
精為,人身中之:妙物,
此物,即:真人長生根。
修仙煉此,以為:金丹。
采歸爐內,運過:後三關。
還精補腦,則:出神顯化。
聖聖真真,以此,為基礎。
精,為:萬物之美,
是:養身立命之至寶。
其中有:已漏未漏之別。
人稟:父精母血,以成身,
氤氳之後,漸至成形。
人自,成形之後,
父精,藏於:腎,
母血,藏於:心。
心腎脈連,隨母呼吸,精血互生,
積至十月,精滿一兩,
血周遍身,脫離母腹。
既生之後,哺以母乳。
乳汁,本應:月潮。
載氣上升,變紅而白,
則其:陰變成陽。
母乳,含:陰陽之精,
嬰孩哺之,精逐陽長,血逐陰生。
積至一歲,則:精滿二兩;
積至二歲,則:精滿三兩;
至十五歲,則:精滿一斤之數,
而:男道成。
此時,精氣充盈,
是為:純乾,是名:上德。
若得:至仙點化,則基本自固,
不用:補氣補血、得藥還丹。
自然:提挈天地,把握陰陽,
使其:心合氣,氣合神,神合虛,
壽敵天地,無有終時。
參同曰:上德無為,不以察求。
是為:未漏之體。
自十五歲後,知啟情生,
精滿,不能:自持,
神完,不能:自固,
以妄為常,以苦為樂,
日用夜作,皆足:耗精損血。
而其:色情愛欲,
晝夜,環伺盜竊,永無休息。
雙斧伐孤樹,野火燒枯草,
而樂之者,日夕沉溺而不悟。
及至:中年晚年,精盡氣竭,
如同:油盡之燈。
身中,純體遂虧,
乾之中爻,走入坤宮,
虛而成離,是名下德。
虛,則當補之:使實,
走,則當追之:使還。
故必,藉其:修補返還之法,
然後,可以:複成乾體,
而為:修仙之本。
此為:已漏之體,所用之法。
故精者,乃:入生入死之關。
然其名,雖稱之,曰:精,
其裏:本自無形,
因其:靜中發動,而言之,
故曰:元精。
當其:未動之前,渾然空寂,
視之不見,聽之無聲,無物可名,
故名之曰:先天,易曰:無極。
此時,神寂機息,萬物歸根,
正所謂:虛極靜篤之時。
然,生氣之機,即在:息機之中,
故,靜中恍惚,偶有:融會之妙意。
仍然無物可名,故名之曰:道。
易曰:太極。
因其:此機一萌,故曰:元炁,
元炁一萌而旋動,故曰:元精。
修仙作佛,即從:此處,入手。
此時如果,塵念一起,
必有向外,拱關變化之機,
稍涉遊移,必然化作淫精,
順其陽關,而泄之於身外。
當此之時,即取此:變化之機,
迴光返照,以其正念,為主,
以神馭氣,歸根複命,
以呼吸之氣,留戀元精,
故謂之:勒陽關,調外藥。
及至:調熟,藥產神知。
謂之:小藥,又曰:真種子。
因有:順逆之變化,
故曰:元精元氣。
若不曰:元精,
則不知:提攝歸穴。
若不知:藥產,不知調藥,
誤用:周天之法,混采混煉,
終不能:交媾而成藥,
所謂:
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只言:調藥,不言調法
調法:即是:一陽初動,
調之,使其:息息歸根之法。
不言:調所,不言:調時
調所,即是:炁之,融動之處。
調時,即是:活子時外物動時。
此一:調藥之虛名,
在人耳目,茫然無從措手。
要知:元精一動,逆而收之,
使其,不外耗於:身外。
藥氣,自有:來機。
未有:已知機,而不采者,
未有:不調藥,而先采者。
藥不調,而遽采,謂之:嫩,
嫩,則:氣微不升;
藥已調,而不采,謂之:老,
老則:氣散不聚。
此皆:不得真藥。
藥來之時,自有:藥景,
藥景之生,非暫時可得,
至真之道,
在其逐日:用調息胎息之功。
功既純熟,則真藥景之機緘。
或,一月,而玄關顯露,
或,數月,而丹田無音,
遲早,本自各殊,
惟能,于元陽一動之候,
不失:調藥之工夫,
則其:藥景自現。
藥景,即是:調藥之效驗。
氣滿藥靈,一靜則天機發動,
自然,週融合和,酥甦快樂。
從十指漸漸至於身體,
吾軀幹自然聳直,
如岩石之峙高山;
吾心境自然虛靜,
如秋月之澄碧水,
癢生毫髮,身心快然,
陽根勃舉,所謂:活子時。
此即:藥產時之外景。
丹田中,暖氣融和,
靜穆中,忽然一吼,
神氣如:磁鐵之相翕,
意息如:蟄蟲之相含。
恍惚景象,難以形容,
此即:藥產時之內景。
詩曰:
玄關中頓變,了似婦人之受胎,
呼吸偶然斷,身心樂無涯。
神氣真渾合,萬竅千脈開。
此時不覺:入於杳冥,
渾渾淪淪,栩栩入化。
灝氣渾融,合乎太虛。
沖虛子,謂之:動而覺。
於:杳冥之中,
神,自:不肯舍炁,
炁,自:不肯離神,
自然混合,扭結一團。
其中造化,
有:似施似翕之象,
而實,未嘗見其:施翕;
有:似走似泄之象,
而實,未嘗至於:走泄。
融融洩洩,其妙,不可言傳。
所謂:一陽初動,有無窮之消息。
少焉,恍恍惚惚,
心已複靈,呼吸複起,
九竅之炁,自下往後而行,
此是:內景現;
腎管之根,毛陰之間,
汗津氣癢,不能禁止,
此是:外景現。
炁滿,任督自開,
運行,自有徑路。
沖虛子,謂之:複覺,
此即:調藥之效驗。
小藥既生,不令其:順而出之,
必將:逆而收之。
此時,須用:凝神合氣之法,
封固于本宮,而為我之妙藥。
藥氣,既承受以:歸穴,
更當:徘徊於子午,
運動身中之:璿璣,
假呼吸之氣,而吹噓之,
以為烹煉,烹煉後複靜,
俟動後複煉,迴圈不已。
少年,不消:月餘,
中年,不過:百日,
晚年,不過:半週,
我之神氣,
方能:承呼吸之能,
相依同行,而不外。
我之玄關,方能:
與乾坤合一,而成丹。
古經雲:採取以升降。
紫陽雲:一孔玄關竅,乾坤共合成。
呼吸之運行,恐有:過不及之弊,
必依法輪之限法,子午卯酉之定規,
中途沐浴,完成周天
故雲:炁有行住起止之定程。
行,即:行于黃道赤道(任督),
住,即:住於生殺(卯酉沐浴),
起止,均屬:虛危穴,
虛危穴,即:坎宮子位,
任督之交,命根之氣穴。
既得:周天之妙用,
則於:丹田一陽動時,
即要煉之,以完一周天,
如周天不完,
則根氣不得滿足,不能成藥。
經雲:
不可:一周完而不歇,雖無大害,
然遲其動機,無藥空煉,亦無益。
精竅不漏,外陽不舉而藥成。
此即:長生久視之道。
柳華陽曰:
人自二八,精足氣滿,自然走泄。
不得真傳,不知:用火之法。
不知用火,則其:精氣不能自住。
若欲不泄,要時刻在:走泄之處,
用火煆煉,使其:精化為氣。
精化成氣,氣往上升,自不走泄。
經雲:淫心、淫身、淫根,不斷。
必落魔道,經千萬劫,永不能出。
天上沒有:走漏身體貪色之仙佛。
成道者,有六通:
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
他心通,神境通,漏盡通,
必先漏盡通成,然後有五通。
若獨修性,而不修命,
只有五通,漏盡不成。
少此一通,不能成佛,
只為靈鬼,名曰陰靈,
永墮苦海:輪回生死。
經雲:順則成人,逆則成仙,
此即:煉精調藥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