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以神炁二者,
有採取,有薰蒸,有封固,
以意會形,故有:爐鼎之喻。
悟之者,則在一身。
迷之者,墮入惡道。
爐鼎,即:神炁之機變。
不可:以跡象,而求之。
其始,
精生外馳,以神入其精中,
呼吸之氣,隨神之號令,
攝回中宮,混合神炁。
此時,神為火,炁為爐。
若欲此炁藏伏,以神禁止之,
則其:炁為藥,神為爐。
神居黃庭,在炁穴上縷絡相聯,
乃是:人身百脈,交會之處,
故以:黃庭為爐,氣穴為鼎。此之為:小爐鼎。
若運法輪,當從氣穴坤爐中起火。
升乾首,以為:鼎,
降坤腹,以為:爐。
乾位上,為:首。
坤位下,為;腹。
乾為鼎,鼎中有:水銀之陰。即:龍火性根。
坤為爐,爐中有:玉蕊之陽。即:水虎命蒂。
虎在下,為:發火之樞機,
龍在上,起:騰雲之風浪。
若爐內,陽升陰降,無差,
則鼎中,天魂地魄,留戀。
火候調停,煉成至寶,此之謂:大爐鼎。
此即:采內藥、煉內丹之爐鼎。
若,采外藥,煉大丹,則,以彼我,為爐鼎。
是爐鼎,原無一定。
隨所在,以意名之。
故,青霞子曰:
鼎鼎非金鼎,爐爐非玉爐,
火從臍下發,水向頂中符,
三姓即會合,二物自相拘,
固濟胎不泄,變化在須臾。
沖虛子曰:鼎鼎,原無鼎。
呂祖曰:真爐真鼎真槖籥。
知之真,而後下手,用之真。
用之真,而後證果,得其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