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真人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通過有序的吐故納新而排除胸中、體內各大經絡臟器內部的污濁,而吸進新鮮氣機以達到促進新陳代謝之目的。

因為人體的活力之流在於氣,尤其是體內之真氣。氣聚則生,氣散則亡,而交換氣機又在於呼吸。人從有生命那一刻起,就一分鐘也離不開呼吸,有生命的存在就必須有呼吸的伴隨。人三五天不吃飯照樣有生命的存在,若三五分鐘不呼吸就沒有生命的可能。

氣乃人身生命之本,氣行則血行,氣泄則血凝。息乃煉功之根蒂,氣與息合而為積性存命之本源。人之呼吸,起於心肺之間,行於通體百脈。出入于口鼻,一時有一千一百五十息,一晝夜計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多則不善,少亦不利,若倘有增減,久之則非病即亡也。

在道家養生長壽的法門中非常注重吐納行氣的方法,主要流行有三種。

吐納行氣的三種方法

1順應息法

主要從調理吞吐呼吸的軟硬粗細著手。呼吸無聲為平息法,吸氣有聲、呼氣無聲為柔息法。呼吸氣中均有聲為暴息法(屬於煉性功的內壯之法)。全息無聲為龜息法(屬於練命功的高級吐納大法)。是以聽息入手順應為用,氣從毛孔入,耳孔出。

2停閉息法

凡人之一呼一吸之間(--呼,或吸-呼之後吸--)都有一個很自然的間隔停頓的時間,或者說是適當改變呼氣與吸氣的正反比例,即吸長呼短,或者吸短呼長,這種純自然呼吸氣的方法若加以有序化的柔合調節就能更大幅度地促進腹腔內壓而發生週期性的不自然之規律變化,並能增進胸腹腔及內經絡系統的血液迴圈,從而提高和調節整個內臟和消化系統功能的變化。

3意識息法

是以意識帶動呼吸而調整吐納的另類行功方法,僅憑意念啟發活動思維,無固定之軌跡,一般採用的是圓運動和螺旋運動的思維程式,而帶動和調節整個微呼吸系統。它是從自然呼吸開始,在心平氣和的基礎上而逐步形成的微呼吸方式,可順可逆,可長可短,可定可轉,可正可反,可有可無,綿綿纏纏。但一定要在呼吸非常柔和、勻暢的基礎上而進行的純自然調節手段和方法。

呼吸有四宜四忌

1宜緩、慢、深、勻、細、長

忌急、快、猛、促、暴、短。特別是在初煉時以呼吸四十九度為准。後仍需緩緩增加,切不可一次呼吸至百度以外。

2宜潔、淨、清、新、幽、靜、寬

忌塵、煙、灰、霧、雜、亂、窄。宜於清晨選一寧靜寬暢無吵鬧,或曠野山林幽靜之處所練之。練習期間最好在庭院戶外,不可緊閉一狹室之中。

3宜鼻、耳、竅、毛、孔

忌口、撮、眼、瞪、屁。練氣時最忌以口出入。於每次練氣開始時不妨稍用口吐出胸中肺胃部惡濁之氣,並以三度為准。再後之呼吸須使氣從鼻孔出入,以防止汙惡濁氣侵襲肺部之害。並且呼吸時須一氣到底,使肺之漲縮、收伸達到極限,才能盡到吐舊納新之意用。

4宜聚、守、平、穩、握

忌散、亂、溢、馳、滯。呼吸時決不能胡思亂想,而影響氣路通暢。因為人身之氣血,行之於虛,而滯在於實,如在呼吸當中思想散馳、胡思亂想,則氣必凝結障害,久之則必成氣痞之病,而適得其反損傷健康。

以上諸法實屬經驗之方,若能常常行之自可受益。迨功成之時則周身之筋脈靈活,骨肉堅實。氣與血合而行功,動可遂呼吸而貫注,靜則神清而致用,意之所動,氣即赴之。倘有局部疾患,以意領之,氣到病去,氣之功用神乎矣哉。

人之生命以氣為本,以息為先,以心為根,以腎為蒂。息總百脈,一呼則百脈皆開,一吸則百脈皆合。人之呼吸若常存心腎之間,則血氣自順,元氣自固,七情不熾,百骸之病皆可消也。

然若欲修煉深化則需調息,息調則經絡通達,百脈調和而能養真。如此則外能禦疾病之生,內可滋臟腑之養。若更能於行、住、坐、臥之中做到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調丹田之氣門,臥則守臍下之玄珠,以至生生不息,浩然長存,達到意至而生氣,氣生則意成。經脈和順,絡脈調勻,臟腑滋生,相輔相成。正氣存內,邪不可侵,自然能氣與意合,息與神俱,綿綿長存,無有終時。自然長壽,亦無疾患矣。

明白外藥、大藥與聖胎之區別,乃知采煉次序工程。

古人雲:藥本一炁也。外藥、內藥(即小藥、大藥)與聖胎之不同,不過氣質之不同而已。

用順道之常,效夫婦交媾之法,神氣相交,玄關竅開所產之藥,為小藥、外藥。而逆施造化,顛倒乾坤,由靈父聖母而育,取坎填離,抽鉛添汞,真鉛配真汞再加烹煉而生者,為大藥、內藥,又名金丹。

擴而言之,用守中之法,坎離交媾煉出者為小藥、外藥。用運行河車之法,乾坤交媾煉出者為內藥、大藥。外藥只足以壯旺下元,沖舉腎氣,不能結丹,只有大藥才能成丹。

至於聖胎,則是把大藥作為丹母,再運河車使真氣合真精煉成。聖胎又名嬰兒。《悟真篇》說:三家相見結嬰兒,嬰兒是一含真氣,十月胎圓入聖基,則知聖胎為精氣神凝結而成,實亦先天一氣。明白外藥、大藥與聖胎之區別,乃知采煉次序工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