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景出神收神法
神已純全,胎已滿足,不可:久留於胎。
再用遷法,自中下二田而遷于上丹田,以行三年乳哺之法。
上丹田,名:泥丸宮,是:陽神歸伏之本宮。
陽神,歸伏于本宮,此時:陽神未壯健,
如嬰兒幼小,必憑乳哺,故有乳哺之名。
若只拘神于上丹田之小境,則失其還丹之義旨,大悖乳哺之法。
其法,兼存養之全體,出收之大用,而言。
存養之功,不著意于上田,亦不縱意于上田。
惟一陽神,寂照于上田,相與渾融,化成一虛空之大境,
是為:存養之全體,乃為:乳哺之首務。
存養功純,自有:出神之景。
出神之景現,此時,神可出。
當出而不出,則不超不脫,難入聖階。
故出神之景,在所當知。
當其存養功純,忽於定中,見其空中:六出紛紛,此即:出神之景。
此時,即當:調神出殼,陽神一出天門,而旋即收。
出,則乙太虛,為超脫之境,
收,則以上田,為存養之所。
須知:出收之時,少;存養之時,多。
出則:宜暫而不宜久,宜近而不宜遠。
始則:出一步,而旋收,或出多步,而旋收。
久之,出一裏,而旋收,或出多裏,而旋收。
乃至:百千萬裏,皆以:漸次而至,不可:躐等而至。
因為:嬰兒幼小,迷失難歸。
或有:天魔來試,亂我心君,故須:出入謹慎,
方能:全虛空之全體於往來之中,以完:乳哺之大用。
故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但:天魔來試,道行,
抑且:識神變現,使然,
總要:保扶心君,為上。
若是:仙佛種子,最初:還虛功純,則靈台湛寂,
不染一塵,永無一物,魔自何來?
故,修士當以此:最初還虛,為:急務。
若能:乳哺謹慎,還虛於三年,則陽神,始得老成,
自可:達地通天,入金石而無礙。
釋曰:始成正覺,如來出現。
又雲:神成出胎,親為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