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中採取
欲將此炁,煉而化神,
必將此炁,合神為煉。
采得:金丹大藥,逆運河車,入於神室之中。
如果:神光失照,則大藥失其配偶,而旋傾。
必須:
以元神,為大藥之歸依。
以大藥,為元神之點化。
相與寂照不離,則陽炁自能勤勤發生,
與真息,相運於:神室,而元神,得其培養,以相煉。
將其:此炁,煉而化神。
大藥,得:火炁相運於神室,既能:點化神中之陰,
陰神,賴以降伏,而念慮不起。
又能:培補神中之陽,陽神愈益陽明,而昏睡全無。
此即,謂之:煉炁化神。
伏炁於:丹田炁穴中,而結胎。
大藥,轉歸:黃庭結胎之所。
炁穴,屬:下田,
黃庭,屬:中田。
結胎之所,有:二田之別。
初行:大周天之火,元神,雖居於中田,卻連合下田。
二炁,以為妙用,必元神寂照于中下二田,
相與渾融,化成一:虛空之大境。
使其:二炁,助神結胎,故其:二田,皆是落處。
若是:拘守于一田,則神有滯礙,而失:大圓鏡之智用。
守中之理:
中,非中間之:中。
乃:虛空之謂:中。
守,非拘守之:守。
乃:致虛之謂:守。
守中,即是:不著意于二田,亦不縱意于二田。
所謂:元神,寂照二田,成一虛境。
故能:葆中之體者,一念不生,寂然不動。
直守到:食脈兩絕,昏睡全無,亦:須臾不離於寂。
能盡:中之用者,靈光不昧,迥脫塵根。
直守到:二炁俱無,念無生滅,亦須:臾不離於照。
從來:作用不分,寂照同用。此是:全其十月養胎之要務。
胎、胎息、真胎息:
十月之關,有:元神之寂照,以為:二炁之主持,故雲:胎。
十月之關,有:二炁之運行,以為:元神之助養,故雲胎:息。
忘二炁之運行助養之跡,而胎神,終歸大定,故雲:真胎息。
大周天火候:自服食大藥之後,三關九竅,阻塞之處,盡已開通。
須知:自此以後,二炁勤生,自能運轉於已通之正路,
自能:服食於:二田之虛境,以培養其:元神。
故其:自然而然,一升一降,迴圈不已。
可見:此時之火,自不用意引之火。
火既:不用意引,又豈可:著意於火,而凝滯其元神之大定?
惟是:不見有火相,方合:不有不無之文火,是為:大周天之火候。
元神,寂照於:二田之虛境,方得,二炁之:勤勤發生,運養不絕。
十月關中,曆月,自有景驗:
初入定時,守定三月,則二炁之動機,甚微。
只是,微動於:臍輪之虛境。
守至:四、五月間,二炁,因:元神之寂照,
以至:服食已盡,而皆歸:定滅。
元神,因:元炁培育,以致:陽明不寐,而得證:真空。
二炁俱停、食性已絕。
獨存一:寂照之元神,以為:胎仙之主。
守至:六七月間,心不生滅,昏睡全無。
守至:八九月間,寂照已久,百脈俱住。
守至:十個月間,候足純陽,神歸大定。
於是,定能生慧,自有:六通之驗。
漏盡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境通。
以前,煉精時,已有:漏盡一通,至此,方有:後五通之驗。
天眼通,能見:天上之事。
天耳通,能聞:天上之言。
宿命通,能曉:前世之因。
他心通,能知:未來之事。
神境通,乃是:識神用事。
若不能:保扶心君,即為:識神所轉。
自喜其:能修能證,歡喜魔,已久於心。
喜言:人間之禍福,
喜言:未來之事機,禍不旋踵,而至。
惟有:慧而不用,則能:轉識成智,得證:胎圓之果。
古雲:三萬刻中無間斷,行行坐坐轉分明。
十月養胎,只在:綿綿寂照之功。
卯酉子午,是:休浴之位,
初關,活子時,有沐浴之用。
中關,十月,亦有沐浴之用,並防危慮險之機。
五行,各有:長生之位,如:
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
衰、病,死、墓、絕,胎、養。
寅、申、已、亥,為:長生之位。
火,長生在:寅,沐浴在卯,死在酉。
水,土長生在申,沐浴在酉,死在卯。
金,長生在:巳,沐浴在午,死在子。
木,長生在:亥,休浴在子,死在午。
故,卯酉子午之位,是:沐浴之位,亦是:死而不動之位。
當知:
洗心滌慮,為:沐浴之首務,
二炁不動,為:沐浴之正工;
真炁薰蒸,亦是:沐浴之義。
防危慮險,是防其:不洗心滌慮。
若不:洗心滌慮,難得:真炁薰蒸,以臻:二炁不動之效。
沐浴之義之用,只在:綿密寂照之功。
所謂:一年沐浴防危險。
慧而不用,始證胎圓。
數月以前,二炁俱無,食脈兩絕,已有明征。
無論:十月關內,十月關外,
若有:一毫昏沉之意,余陰尚在。
若有:一毫散亂之念,神未純陽。
必須守到:昏沉盡絕,散亂俱無之詣,
方為:純陽果滿之胎神,已入於:神仙之域。
釋雲:
初禪:念住,
二禪:息住,
三禪:脈住,
四禪:滅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