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通常而言人們那些外在的言語和行為,都是由內心的思想所生成,也就是“相由心生”。心和相,是一不是二。由相知心,由心生相。
一個人修行多年,假如脾氣性格上面沒有一點改變,可能是由於還沒有真正獲得修行的益處。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本性,其實就是習氣。習氣就是陰渣,是累世形成的、習慣性的思維和行為。修行沒有別的,只是改習氣而已。習氣就是執著。
最大的神通,不是別的,而是放下一切執著,一切都無所謂,這就是“道通”。“神者智也,通者達也。智足以通達一切,不受境奪者,曰大神通。”“在物不染,處事不亂,斯大道妙乎!”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盡通這六神通,是合道之前的神智的體現。合道之後,就是“道中重生”,開始了“返樸歸真”的過程,從“舍我奉獻付出”的仙佛聖人,回歸到平凡普通的正常人,過起了真實的人生。
不同的只是心中不再執著一切的有,也不再執著一切的無;對一切都在乎,對一切又都不在乎。是真的“回家穩坐”了!踏踏實實、安安心心地過日子,只做份內之事,不做份外之想。是真的身在道中而忘了道的“道通”!之前的六神通,是在“神”的層次。現在的道通是在“道”的層次。
道通是“萬緣放下”時陽性功能的、實存在的表現,神通則是“萬緣放下”時陰性功能的、虛存在的表現。神通是“神仙聖人”的層次,道通是“凡聖不二”的凡人的層次。由凡到聖,再由聖到凡;由實到虛,再由虛到實;由無到有,再由有到無的體證過程,再次驗證了老子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否定之否定規律”)。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心為陰,相為陽。因為心已不再執著出神通、證涅磐、度眾生、祛無明,又由於“相由心生”、“陰陽不二”、“陰陽互根”的規律,所以合道之後,就真的漸漸恢復成普通人了。這個階段不再有五眼六神通,平凡得沒有一絲奇特。不但進入不了入定態,接收不到外來的陰性資訊,也感應不到自己任何的陰性資訊,甚至連感應一下的欲望都沒有。陰性的場能還是很強,表現為混混沌沌、陰陽不分的寒涼狀態。
02
由於“陰陽不二”,所以陰陽不分的陰性法身決定了陽性的思維和言行是不分別一切、不在乎一切。不在乎生與死、凡與聖,不在乎善惡是非、榮辱得失,也不在乎修行、使命、度眾生、成正果。陽性思維清楚敏捷,與什麼都感應不到、混沌的陰性功能完全相反。只是過去修煉中的點點滴滴,已經完全忘卻,真的與自己沒有關係了,也沒有用了。
再回頭看看時,陌生得就像在讀別人的故事。
合道之前,陰性的能量像在空中飄著,整個人也處在恍惚狀態。心在物外,凡塵瑣事都不在心中,仿佛不食人間煙火。合道之後,能量漸漸下沉,聚集到下丹田,穩定不動。
整個人也象從雲端飄落到了地上。從此以後,心在物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同時,正常的生理需求開始復蘇,生活也與常人無異。這一次,像重新投胎做人,像鳳凰涅磐浴火重生。這一次,雙腳穩穩地踩在了大地上,呼吸著泥土的芬芳。這一次,重新感受到“春意盎然、夏日覽勝、秋果飄香、冬曲情深”。
這一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學習、吃喝玩樂的真實生活中。難怪說“平常心是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看藍天,心胸寬闊,志向高遠;常看大地,德行深厚,包容萬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德有多高,修行的境界就有多高。繁華過後,只剩下冷清;玄妙至極,終要回歸平淡;到了頂峰,再無可去之處,只有掉頭回去。當最珍貴的都已得到,滿得再也裝不下時,還有什麼可求的呢?於是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什麼都無所謂了。
笑亦淡淡,怒亦淡淡,於是有了清淨、涼爽的“大樂境界”。
看什麼都很平常,都無所謂了,於是“無憂”。
無憂則“極樂”。此種快樂,綿綿不斷。它不是大喜之樂,而是“無喜無憂、喜憂不住”之樂,是喜怒哀樂皆如如不動、平靜恬淡。
它似未曾哭鬧時嬰兒安詳的面容,似小動物臉上純淨、清澈、安寧的大眼,又似歷經滄桑的百歲老人嘴角那抹若有若無的淺笑。既有孩童的天真純潔、樂觀求知,又有老人的從容淡定、平和寧靜。純樸與世故,冷漠與柔情,安靜與噪動,和諧地共存於一身。
冷時似寒冰,柔時似春水。動時若脫兔,靜時若處子。純樸得象天真爛漫,世故得象飽經滄桑。
03
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人心中的苦樂,再也不願意去傷害別人了。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也無論是言語還是肢體。柔軟的心,每每總被眾生的點滴善念與善行,感動得熱淚盈眶。常常覺得身邊每個人都是得道之人,唯獨自己是凡人。這時才明白,在不顧他人的感受,堅定地去做自己認為很正確的事的時候,一定會犯錯誤!因為一定會傷害到別人。
所以,我們的心,雖需堅強,卻不可堅硬。心要柔軟柔慈柔和,才能柔聲柔語柔色。只有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溫柔和仁慈,才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通達人情,善巧方便,自然無為,正是所謂的“般若妙用”,乃是“大用現前”。
心態變得極為冷靜、冷漠、冷淡,寵辱不驚、灑脫自在。不留戀過去,不幻想未來,沉靜地活在當下,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裏,活在早起晚歸的辛勞中。雖然努力爭取更好的結果,卻不在乎得失、成敗、榮辱。心雖在物中,卻不被物牽絆束縛,於是知道,所謂的“為而不為”,原來只是如此罷了。
明瞭三維陽性世界的一切現象和作用都是有價值的。“雖然一切不可著,卻一切不必廢。超然於物外,不離乎人情。”可以擁有、已經擁有的,不必刻意去拒絕和放棄。雖然知道無常,但既然擁有婚姻家庭、妻兒老小,也不妨愛之。雖然明白一切是空,但若能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也不妨享之。既然屬於你,就好好珍惜它,莫待錯過時,徒留傷悲。既然有緣,就是你生命中的珍寶,若當作沙粒棄之,其實真正受傷的是自己。敞開心扉,就擁有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忘記傷痛,才能重新擁抱幸福。
其實,幸福從來就不遙遠,幸福就在我們手中、心中。一切只是以它本來面目,如實地展現罷了,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們只需毫不抗拒地投身其中,融為一體。無論我們有多麼不舍,生命中的某些人或物,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
當那顆藍寶石從生命中逝去,才知道手中握著的那一把細沙,又何曾不是我們的藍寶石呢?才知道當擁有時,既不可握得太緊,也不可握得太松,因為太松太緊沙子都會流淌出來。只有鬆緊合適,輕鬆自然,才是最好的。
無私的關愛、奉獻和付出,就是甘露,能讓苦海中的心靈脫離煎熬,讓世界變得無比美好。幸福、喜悅和感動,像清泉緩緩流淌,能撫平受傷的靈魂,洗盡往日的悲愁。歲月的河,就象一首歌,唱盡了苦辣酸甜;歲月的歌,就象一條河,緩緩流淌,把一切記憶洗刷得乾乾淨淨……
我們可能一樣為真愛追求,為傷痛沉淪,為兒女操心,為錢財鑽營……,只是無論追求得有多苦,沉淪得有多深,操心得有多累,鑽營得有多精……,最終都能靠自己的心能力量擺脫出來。哪怕今生無望,千百世後也終能不再淪為它們的奴隸,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這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實內涵之一。
大事因緣已了,不代表每一小法小術都會,更不代表世間法能夠“不學而知之”。何為“究竟”?“究竟”的前方又該何去何從?若真有個“究竟”在,又豈是真究竟?真理只能是被無限地接近,又豈能是“已經到達”?了脫生死、到達彼岸、合道後,又是什麼呢?
合道之後,當行大道,在塵世中體證“事事圓融”的境界。
04
所謂“道中行”是無論大道小道,刻刻不離道,而又忘了道。“大道”之大,非大小之大,乃“大小不二”之大。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亦大亦小,非大非小。大中既包含無限深廣,也包含無限微小。不是說做大善事、大功德才叫大。
富翁一擲千金,不過於九牛身上拔一毛,故雖大亦小。照顧家中病人,不過是個小事,但若能堅持十幾年如一日而不放棄,則雖小亦大。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能夠對廣大有情無情眾生都生出慈愛悲憫之心,就是大慈大悲。所以心量與慈悲是一不是二。
“功行終需世上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道理領悟的再透徹,終須付諸實踐,落到“行”上(即事上)。應在生活中去踐行“不修之真修”,在每一件小事上驗證“理事不二”,達到無論順境逆境皆能自在出入。
千萬個說,不如一個行。一遇考驗就退縮,言行不一,只能被恥笑為“誇誇其談”。千萬個修,亦不如一個行。到底修得如何?是騾子是馬,還得拉出來溜溜!“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在世間需用世間法,合道之後,一切回歸“本來面目”。在現實生活中該怎樣就怎樣,不刻意順從,也不故意違拗。能夠承受一切時就承受;能夠避免一切時就避免。能夠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付出也不作付出想。不需要付出時就不付出。也不刻意行善,連“行善、付出”的念頭也沒有。這個“沒有”,是不再區分付出與索取,一切都無所謂。
所有言行都源自普通人的思維,毫無奇特之處,平凡得象路邊的小草、腳底的泥土,隨時都會被人遺忘。像純真的孩子,想當然地要他該要的、能要的,毫不吝嗇地給他想給的、能給的。通達人情世故,一切往來皆順其風俗而不改變,因為改與不改、從與不從,都沒有差別。能力不足時,甘願做雞群裏的小雞。有朝一日羽翼豐滿可以翱翔藍天時,必直上雲霄。
順其自然者,不是聽之任之、與世無爭。如此為之者,又陷入“自然”之極端。順其自然的“自然”,是自然與人為不二,爭與不爭不二。該積極主動時,就不能聽之任之,而要主動造勢。所以,修行的功用應該是積極處世,而不是消極處世。
修煉中要有法身元神被毀掉後重來的思想準備,塵世中同樣可能遇到一切毀掉後重來的經歷。無論哪種情況,都必須默默承受,堅持不懈。當明瞭該走的過程必須要走,該繞的彎路必須要繞,該摔的跤必須得摔時,就不願再說法度人,不願再談玄論妙,言語也變得簡易直白。但在不可不辯,不可不爭時,又會平心靜氣應對。自此證入“無諍三昧”。所謂“無諍”,不是連是非都捨棄,而是諍與不諍之不二。
所以說:“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辯如訥。”於是乎有了“不言之教、無為之益”,於是說“大音稀聲、大愛無痕”。由於隱匿民間,與常人無二,故曰“聖人無名”。
05
合道後,恢復到未修煉之前的普通人,好像自己從來都沒有修煉過一樣,所以叫“無修”。曾經擁有的功能神通都已消失,所以叫“無得”。任何境界也不再顯現,所以叫“無證”。明白的道理越多,越不在乎開不開悟、有沒有智慧,反而覺得有無智慧、開不開悟都不重要。於是能夠踏踏實實、輕鬆安逸、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地活著,什麼也不想,什麼也想不出來,所以叫“無智”。無修無得無證無智的境界,也可叫“大象無形”,都是真心因為無所執著、無有索取而得到的真實果報。
難怪古聖先賢說,“神人無功”,“神通不可得,智慧亦不可得,沒有境界的境界是最好的。”這個階段似退實進,是所謂“大智若愚”的真實境界,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明道如昧,進道如退,夷道如累。”
到了如此地步,世人自然褒貶不一,有辱之為魔者,有贊之為道者,而其皆能不為所動。不明白的人真的很難理解,於是老子解釋說:“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
雖說與常人無二,但和從前相比還是有些不同之處。例如對世俗中的種種見聞覺知,不易迷惑,不易動搖。對無所謂的事,總是很快忘記。對自己不瞭解的事物,有探索求知的欲望。但一經瞭解後,若判斷為不值得進一步深入下去,就會很快失去興趣。興趣的濃淡是應實際需求而來。一切嗜好都沒有了,怎麼樣都行。身體各方面都在好轉,體力較從前更趨旺盛。
需要專心致志之事,能做到精力集中,反應敏捷。有時眼睛看著一個地方同時耳聽嘴答,也能應付自如。這種境界叫做“六根同時互用”。輕易不再發脾氣了,無論平日深愛或深惡的人或事,感受上都已不再那麼強烈了,甚至無所謂了。這境界也叫“冤親不二”。
世人太注重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從而陷入貪嗔癡中不能自拔。合道者懂得因果規律、五行生克規律,知道適當地調節己欲和他欲的關係,使之處在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這就是欲與不欲不二,生與克不二。
依此類推知,無為與為不二,無常與常不二,陰與陽不二,因與果不二,質與量不二,有與無不二,天與人不二,剛與柔不二,動與靜不二,奇與正不二,福與禍不二,善惡不二……。故曰:“不二法門”。
06
實證實修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外修,即在三維的紅塵俗世中修煉,修的是陽性功能,速度在光速以下。二是內修,即在四維以上的功態中修煉,修的是陰性功能,速度在光速以上。所以內修比外修的效果來得快。
無論是內修還是外修,也無論是主動修還是被動修,都是修煉的過程,成長的過程。雖然都是修,但是單單內修或是外修,肯定不如內外結合的效果好。
內外互根,內外不二,內中有外,外中有內,內外是對立統一的。內變,外也變;外變,內也變。內即心,外即相。心與相是一不是二。內在的心可以改變外在的相,外在的相也可以改變內在的心。無論修心或是修相,無論修陰或是修陽,都能導致其對立面發生改變。所以否定一方而偏執于另一方是片面的。
至於實踐中如何把握,就有個度的問題,不是說兩種修法所用的時間非得均等,這要根據現實情況靈活安排。有閒暇就可以多多內修,無閒暇則可以一直外修,以致幾年甚至幾十年。有緣接觸內修法,內外結合,有可能今生成就。無緣接觸內修法,一直被動地外修,也是在修。哪怕無量劫後才能成就正果,又有何不可?
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無論行善或是作惡,無論順境或是逆境,都是成長的過程,都是必經之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若早知修行到最後還是變回常人,又何必出家,繞這麼個大彎子呢?直接在世間修不是更直截了當?就算是出家修行,只要心有牽掛執著,就已經是入世了。若在世間雖與常人無異,七情六欲一樣不少,卻能沒有牽掛執著,其實等同出世。
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喜清淨。在鬧市中成就“動靜不二”的境界。動中而能清淨者,是真定,是“動靜一如”。
真正的“回家穩坐”,就是踏踏實實、心無掛礙地在塵世中自在輕鬆地生活、工作、學習、修煉。看似未修,實則真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