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傳明顯比形傳境界高,它無需借助外在的語言、姿勢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來傳承智慧,而是以心傳心,完全超越了語言、文字,是心與心之間的直接傳遞。有點像影印機複印的過程——老師有什麼,你就有什麼,完全複製過來了。不過,這裏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師生之間必須心心相印、生命相通。
什麼叫心心相印、生命相通?通俗地說,就是師生相互之間有一個深度的接納和認可,把對方的生命接納為自己生命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視他為己,不斷地有一個認可、接納、深入的過程。我們認可多少,接納多少,老師的學問、智慧、能量就轉化給我們多少。這個認可與轉化,是同時的、同步的、同比例的。認可百分之五十,就轉化百分之五十;認可百分之百,就轉化百分之百。認可本身就是轉化,不斷認可就是不斷轉化。這是一個消極轉化法。

還有一個積極轉化法,分初級方法與高級方法兩類。初級方法是觀想老師時刻在我的面前,或者籠統地有一個老師的概念在心裏,心裏時刻有一個想法:老師的知識、能量、智慧、境界等源源不斷地進入到我的身心中來,成為我身心的有機組成部分。老師的知識、能量、智慧等是從身體的哪一個部位進來呢?不必這麼太清楚、太具體,這個時候宜粗不宜細,朦朦朧朧、籠籠統統地進入到我的身心中來。始終有這樣一個念頭,不強也不弱,淡淡地一直持續著。這是初級的心傳方法。
2
高級的心傳方法是六個字我即師,師即我。既然我即是老師,老師即是我,那麼,老師的當然就是我的,我的當然就是老師的——我與老師合二為一,不分彼此。老師所有的修行成果,都會在我的身心中按其次第有序地展現出來。
心傳的兩種方法——初級方法和高級方法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同時使用,也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種,多數人使用第二種我即師,師即我我即師,師即我,貴在理解其內涵,其要點是合二為一這四個字,是我即師,師即我的真精神,它深一層涵義是融合、融通、融化。
我即師,師即我這個過程不需要太過勉強,類似於一個水到渠成、春暖花開的過程。主觀上只是給自己一個推動,即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即師,師即我,剩下的就是與老師有一個不斷深入、融入的過程。每天打坐的過程,就是一個自然融入的過程。生活中也要養成這樣一個習慣:以老師的眼光看世界,以老師的耳朵聽世界,以老師的境界、老師的胸懷去洞察、思考這個世界,理解、感受這個世界等。總之一句話:我們所有的身心行為,都是透過老師在做。慢慢地,我們就可以被越來越深入地轉化。
我即師,師即我有動態與靜態兩種形態。
靜態的就是打坐。每天拿出一兩個小時打坐,打坐時不斷深入地強化我即師,師即我。我們與老師之間慢慢地、深入地融合。
3
動態的形式,就是在一天24小時中養成一種習慣,無論是走路、吃飯,思考或處理日常事務等,始終於心中存有一念,即我即師,師即我:不是我在走路,是老師在走路;不是我在說話,是老師在說話;不是我在思考問題,是老師在思考問題;不是我在洞察這個世界,是老師在洞察這個世界等等。不管靜態還是動態,最後做到與老師深入地打成一片才是目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徹底地做到我即師,師即我,成為師之化身。
老師的能量、智慧、功德等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從老師的老師那裏來的。老師的老師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從老師的老師的老師那裏來的……這樣一直追溯到古代的老子、孔子等,一直追到生命的本體。外在追溯到聖賢那裏去,內在追溯到神性那裏去,用我們古人的話叫追溯到。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就形成了一個脈,這條脈就叫法脈,法脈的別名就叫道統
法脈又叫心脈,一代一代的師徒之間心靈相通,這又叫血脈。常用的是法脈道統這兩個詞。道統即是法脈,法脈即是心脈,心脈即是血脈,血脈即是生命之脈,一代一代的心心相印、生命相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