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

[]魏野

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白雲遍地無人掃。

唐詩中尋訪隱者不遇為題材的小詩有好幾首。最為後人激賞,也流傳最為廣泛是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魏野的這首詩作,跟賈島的詩在情景和意境相似:尋隱、松樹、采藥、白雲以及同樣的結果:不遇。

詩題中的隱逸高人究竟是誰已不得而知,只得知詩人魏野也是宋初有名的隱士。相比賈島詩中,隱者在雲深不知處,但畢竟還有童子告知只在此山中,此詩中隱者只說未歸來,去向更加漂泊不定、難以揣度。

尋真誤入蓬萊島真人蓬萊島這兩個仙氣十足的意象點明了對方的道士身份,同時也流露出了詩人的敬仰之情。誤入道出了詩人因緣湊巧、不知不覺中闖入仙境的驚喜詫異。此中所見:香風不動松花老,仙境的一切幽寂、靜美、自在,香風不動,松花自落,高士隱者的居處自然有一番可以滌蕩心塵的清幽。

采芝何處未歸來,和許多時候的情景一般,道教的高人往往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次連影子也未得一見。想那靈芝向來是長生不老的稀罕藥,長在深山峭壁、采之十分不易,真人這一去,何時歸來就難說了。如此一來,詩人也只有心嚮往之,居處的滿地白雲,似乎也只得靜待主人歸來再做打掃了。詩歌至此而止,只一想這凡人打掃的是世間的塵土,真人打掃的是天上的白雲,是何等的飄逸瀟灑。也只有道家才有這樣仙意的浪漫了。

古人以尋隱為主題的詩不止這兩首,但優秀的詩作總要將這份浪漫收錄,讀罷令人心境曠遠,飄然塵外:

《尋西山隱者不遇》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裏。

扣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裏。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訪隱者不遇》

高駢

落花流水認天臺,半醉閑吟獨自來。

惆悵仙翁何處去,滿庭紅杏碧桃開。

《隱者居》

王建

山人住處高,看日上蟠桃。

雪縷青山脈,雲生白鶴毛。

朱書護身咒,水噀斷邪刀。

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熬。

書符、噀水的高明術法,巾柴車、釣秋水的方外逍遙,蟠桃、胡麻的服食秘方,桃花流水、天臺仙源的別樣洞天……這些既是隱者修行生活中的情愫,也是詩人心中著意追尋的道意。這流傳在古詩歌傳記中的訪道尋隱,已綿延了數千年,不論盛世、衰世、亂世,人們不曾停下尋覓的腳步,現在還在進行,將來也不會停止。

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為疲憊的心靈尋找歸宿,是人們的慣性,因為那正是我們來的地方。是以古人說,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返。世間繁華,人情過往,教人心馳神往,也教人疲於奔波,而重歸於自然的靜謐,被噪雜所淹沒的我們內心的聲音才會漸漸清晰。

那些遠離了凡塵世俗的高人隱士,他們用更多的時間來關照內心,關照生命本身,關照自然萬物的真理。古往今來,他們被認為是最能與自己的靈魂溝通對話的人。所以,他們也成了被苦苦追尋的對象;因為人們都想找到自己。

尋覓隱者,也是在尋回自己;尋覓那一方道意的樂土,也是在尋回那一顆渴望著回歸自然的真心。所以,遇或者不遇從來不是重點,也不會是終點。而那顆尋隱的心,是深埋在人性中的渴望,終將長存。

心性不過關,修道如登天。

修道不修德,早晚必入魔。

道生無量天尊

只有修行人和正能量的大修行人在一起,才能發揮你最大的潛能,開啟你無量無邊的自性智慧。

離師無法,離法無成

在修行人的一生中,要想得遇明師,談何容易,多數人一生無緣得遇明師,空修一世,未達成就而抱憾終生。古人講,明師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無緣,求也求不到。即使天天得見明師,不知珍惜求教,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努力付出,仍難得道,這就是有緣無分。

古時拜師修行,徒弟必須時刻追隨師父身邊,時刻傾聽教誨,開悟之前是不能離師出山的,古之教法,很有道理。開悟之前,如果接觸的人過多過雜,必然接受各種不同的思想,以及各種偏執偏見,因徒弟此時尚未開悟,而無辨別能力。從表相上看,有些他人教誨似乎是對的,有些做法從人道的角度來看,似乎無可挑剔,但從修道修佛的角度看,又會使你產生障礙。在未開悟之前,要一心一意接受明師的指點,不可過多的接觸他人,以免在你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旁雜感染,從而會使你分心,影響對明師虔信程度,其結果還是誤了自己的修行進程。在修行的同道中,有不少人因此而走入岔道,卻不自知,雖旁觀者清,但入事者自迷。

虔信明師,就再也不會否認明師。迷信明師,則意味著隨時會否認明師。如果用分別心去挑剔明師,早晚會離開明師。如果用嗔恚心對待明師,早晚會譭謗明師。如果以貪法之心去接近明師,只能是一無所得的背叛明師。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完全放空,把一顆心徹底地交給明師,你才能在明師那裏得到最多的收穫,甚至可能達到今生成就。

古人非常懂得師承教學之理,因此,在收徒之前要經過嚴格的考驗。收徒之後還要經過三年以上的磨性期,要達到對師父的教導言聽計從,甚至師父給個眼神即能心領神會,磨性以後合格,才能教你真功夫。而現在的人又有多少能經得起三年磨性呢?師父即使把平生的功夫都教給他,因沒有磨性和各種付出,仍然得不到,一個連自己師父都不能尊重的人,尚不夠做人標準,又何談學道呢?即使得到一些,也不過是皮毛而已,更不珍惜。因為得來的太容易了,不失不得是宇宙千真萬確的真理。

大徹大悟的明師,所說的每一句話無不是教理,無不是真我本性的自然流露,所說所行都是佛的代表。供養明師就是供養三世諸佛,輕慢明師就是輕慢三世諸佛,明師所說的一切都是在說事實真相,而沒有個人的分別和觀點。他即不傲慢,也不謙虛,而是把宇宙真相原原本本地表述出來,在他心裏根本不存在邪正、善惡、是非、對錯,一切言論皆是方便假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