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意識到自己,意識到他人,意識到過去,意識到未來的種種可能。

他能意識到,自己孤零零地活著。

他能意識到,生命短促,出生,與其意志無關;死亡,與其願望有違。

他能意識到,要麼他先于心愛的人而亡,要麼心愛的人先他而逝。

他能意識到,自己孤獨無伴,面對自然威力束手無策,在社會力量面前孤立無援。

凡此種種,把孑然孤獨的生存變成了無法容忍的囚禁。一個人,若是不能擺脫禁錮,打碎牢籠,不能以某種方式與他人融合,與身外的世界融合,就會癲狂發瘋。

孤獨引發恐懼;孤獨是一切恐懼的根源。

孤獨意味著隔離,意味著沒有能力運用自己作為人具有的力量。

因此,孤獨意味著無助,意味著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把握世界,把握人與物。

孤獨,意味著世界可能壓在我頭上,而我卻根本無法作出反應。

正因為如此,孤獨令人感到強烈的恐懼。

此外,孤獨還令人感到羞愧,感到內疚。

因此,人最深層的需求是克服孤獨,逃離孤獨這座監獄。

如果在這方面徹底失敗,就會精神失常。

原因是,唯有徹底逃離外界,才能克服對徹底孤立的極度恐懼。

精神失常的人不再感到孤獨,因為讓他感到孤獨的外部世界已經消失。

不論在哪個時代,在哪種文化中,人都需要解決一個永遠相同的問題:

如何克服孤獨,如何實現融合,如何超越自己單獨的生命,與他人融為一體。

擺脫孤獨的一個途徑是各式各樣的極樂狀態。

各種通過極樂實現的融合都有三個特點。

它們很強烈,甚至很暴烈;它們捲入人的全體,包括精神也包括肉體;

它們很短暫,必須經常重複。實現融合的第三個途徑是從事創造性活動,不論是藝術創作,還是手工製作。

通過創造性工作實現的融合不是人與人的融合;

借助極樂實現的融合不能持久;

通過從眾實現的融合不是真正的融合。

因此,所有這些都只能部分地解決人生問題。

人生問題唯一完滿的答案是人與人的融合,是與他人合一,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